如何正确区分家庭暴力和虐待的行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4 05:34:23
460 人看过
一、如何正确区分家庭暴力和虐待的行为
正确区分家庭暴力和虐待的行为如下:
1.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以暴力或胁迫、侮辱等手段,侵害其他家庭成员的人身权利包括身体上、精神上和性方面的权利,并造成一定损害后果的行为。
2.虐待,是一个人以胁迫的方式控制另一个人的一种行为模式。这种行为能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和心理上的恐惧,虐待包括使用人身暴力和性暴力、威胁和恐吓、情感虐待和经济剥夺。
二、家庭暴力离婚流程
1.起草暴力离婚起诉状;
2.准备诉讼暴力离婚所需要的证据;
3.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4.等待法院将决定是否受理该暴力离婚诉讼;
5.法院受理该暴力离婚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的时间之内会通知对方发送起诉状的一个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的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7.开庭,双方均可以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专业的人士代理诉讼;
8.法院依照原告方的诉讼请求和双方提交的证据,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准予离婚。
三、反家庭暴力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反家庭暴力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1.预防为主;
2.教育、矫治与惩处相结合;
3.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
4.保护当事人隐私;
5.老幼病残孕特殊保护。如果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家庭暴力和虐待行为要如何区分
234人看过
-
家庭暴力中如何区分故意与虐待?
195人看过
-
家庭暴力和虐待行为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190人看过
-
家庭暴力和虐待家庭成员如何应对
448人看过
-
家庭暴力和虐待:区别明显吗?
153人看过
-
遭受家庭暴力或虐待:如何分辨?
439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虐待与家庭暴力的区别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14禁止家庭暴力,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是当前各国都关注的社会问题,家庭暴力与虐待行为有重合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一是虐待行为可以构成犯罪,但《刑法》未设立“实施家庭暴力罪”的罪名;二是虐待行为具有连续性、经常性的特点,而家庭暴力可以只是一次,如一次性殴打或一次性暴打,例如,一对夫妻吵架,丈夫在一怒之下失手打死了妻子,这种行为属于家庭暴力,但不属于虐待,在刑法上适用“过失杀人罪”而不是适用“
-
对于家庭暴力和虐待该如何治疗?甘肃在线咨询 2023-06-12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法院提出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
如何处理好家庭暴力和虐待家庭亲属的关系澳门在线咨询 2023-02-19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
家庭暴力和虐待有本质上的区别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11有。 一次性的殴打行为就可以构成家庭暴力,但不一定构成虐待,虐待具有连续性和长期性的特征。家庭暴力和虐待是两种不同的行为。从法律的规定看,虐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要比一般的家庭暴力更严重,家庭暴力通常是偶发性和间断性的,只有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才构成虐待。
-
为什么都说虐待和遗弃是家庭暴力福建在线咨询 2023-01-27《婚姻家庭编的解释 (一)》第一条写道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所称的“虐待”。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虐待是家庭暴力的升级版,矛盾的激化版。 我国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反家庭暴力法》第2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