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罪判刑出来后,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让对方偿还欠款;非法集资罪判刑要根据非法集资数额确定,一般判处有期徒刑的,最短五年,最长可为无期。
一、非法集资罪判刑出来后如何偿还欠款
非法集资罪判刑出来后偿还欠款,可以通过提请民事诉讼,请求对方进行偿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五条,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被追缴、退赔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经过追缴或者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虽然说非法集资债务人被判刑后仍然要对受害者进行赔偿的,但如果这里非法集资的债务人已经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了,那受害者除了接受损失也没有其他任何的办法了。而且,收缴回来的这些赃款就只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去退还,有些非法集资的债务人得逞以后就全部挥霍一空的,那受害者是一分钱也追不回来了。
二、非法集资罪判刑多少年
非法集资罪判刑,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它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它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三、非法集资是什么
非法集资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
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这里"不特定的对象"是指社会公众,而不是指特定少数人;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五条
-
非法集资罪判多少年非法集资如何处理
119人看过
-
非法集资罪量刑后欠债就取消吗,非法集资多少能判死刑
376人看过
-
p2p非法集资还款多少不判刑
396人看过
-
联宝非法集资案,非法集资罪法律会判多少年?
395人看过
-
非法集资提成钱怎么退,非法集资罪判刑出来没钱还债怎么办
153人看过
-
多少钱构成非法集资罪,非法集资罪量刑标准
325人看过
-
如何量刑非法集资,非法集资罪如何定罪量刑江西在线咨询 2021-12-14我国并没有没有“非法集资罪,涉及非法集资的罪名有二个: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2、集资诈骗罪。 以集资诈骗罪为例,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二)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
-
非法集资公安判刑多久的,犯非法集资罪怎么判刑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14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非法集资罪判多久,公司员工非法集资被判刑西藏在线咨询 2021-11-18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个人未经有关部门依照法定程序批准,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向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等方式向投资者偿还本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公司利用非法渠道获得资金。这些非法行为违法,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当公司因非法集资受到处罚时,许多人害怕他们会被牵连。非法集资公司员工的判决取决于具体情况。根据我国法律,员工负责帮助公司
-
非法集资罪的量刑标准,非法集资罪如何量刑云南在线咨询 2021-06-22涉及非法集资的罪名有二个: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2、集资诈骗罪。量刑要看具体情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
-
非法集资被判刑后,集资款咋办?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07根据《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因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活动而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所形成的债务和风险,不得转嫁给未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活动的国有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以及其它任何单位。债权债务清退后,有剩余非法财物的,予以没收,就地上缴中央金库。在取缔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活动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只负责组织协调工作,而不能采取财政拨款的方式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