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转化抢劫怎么认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3 17:34:10 110 人看过

一、对于转化抢劫怎么认定

在盗窃、诈骗、抢夺取得财物后,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实施暴力、胁迫行为时,以行为人是否最终获得了财物为标准区分既遂和未遂。如果行为人最终取得了财物,就是转化型抢劫罪的既遂,反之就是未遂。因为行为人出于拒绝交还财物的目的而实施暴力、胁迫行为,那么行为人最终是否取得了财物就能反映出犯罪得逞与否。但行为人如果是基于避免抓捕或者毁灭罪证的目的而实施暴力、胁迫行为如何认定呢?行为人在取得财物后,出于上述二种特定目的而实施暴力、胁迫行为客观上也起着保护、控制赃物的作用。

因此,即使行为人是出于避免抓捕或者毁灭罪证的目的而实施暴力、胁迫行为,也以行为人最终是否取得了赃物作为既遂未遂的标准。区分转化型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是以行为人最终是否取得财物为标准,因此在盗窃、诈骗、抢夺没有取得赃物,出于抗拒抓捕、毁灭罪证这二种特定目的而实施暴力、胁迫行为的成立转化型抢劫罪的未遂。它抓住了此类犯罪属于贪利型犯罪这一本质特征,把着重点放在了是否夺取财物上,而不在于是否实施了暴力、胁迫行为,而不是以是否实施了暴力、胁迫行为决定既遂与未遂的区别。

二、转化型抢劫怎么处罚

转化型抢劫罪是抢劫罪的一种特殊形式,我国法律对于这种行为也做出了详细规定,那么刑法具体对于转化型抢劫是如何规定的呢转化型抢劫罪,根据《刑法》第269条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即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这就是转化型抢劫罪。

另外,根据《刑法》第267条第2款的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这也是转化型抢劫罪。关于“携带凶器抢夺”的理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的规定: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抢夺或者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行为。

对转化型抢劫的认定,主要建立在三种犯罪上面,也就是盗窃、诈骗、抢夺。除此之外的其他犯罪行为,并不能成为转化型的抢劫犯罪。一般在认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事实上述三种犯罪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等三种行为,若有同时伴随了暴力或者胁迫行为的,就可以认定构成转化型的抢劫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3月31日 07: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对聚众哄抢罪也应规定转化型抢劫罪
    聚众哄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聚集多人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它是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新增设的一个罪种,侵犯的客体与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侵犯的客体一样,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为更有效地打击侵犯财产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该规定是关于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犯罪的规定,而人们通常把它称为转化型抢劫罪。从基本特征上看,聚众哄抢罪与抢夺罪最为相似,二者的区别是聚众哄抢罪具有聚众哄抢的特征,而抢夺罪则是行为人单独夺取他人财物。应该说,聚众哄抢罪的性质比抢夺罪更为恶劣,对公私财物造成的损失更大,社会危害性更为严重,使被害人、群众以及司法机关在同聚众哄抢犯罪作斗争的过程中显得更为困难,且更易遭受暴力或者暴力威胁,这种情况理应受到法律的严厉
    2023-06-11
    427人看过
  • 转化行抢劫定罪处罚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实施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满足上述条件的才会构成抢劫罪。抢劫罪的定罪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抢劫罪抢到50是既遂吗抢劫罪抢到50是既遂。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持刀入室抢劫判刑几年持刀入室抢劫的判刑为:持刀入户抢劫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三、入室抢劫有谅解书会判多少年?入室抢劫的行为人有谅解书的,一般会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
    2023-03-13
    277人看过
  • 转化型抢劫罪共犯的认定有何规定
    对于转化型抢劫罪之共同犯罪者的认定,必须依循特定个案的事实情形予以严谨细致的分析与评估。通常而言,若有两名或更多的人合谋并实施了具备转化型抢劫罪要件的行为,并且每一位参与者的行为均足以单独构成转化型抢劫罪,则这些人均可被视为该罪行的共同犯罪者。然而,倘若在上述情况下,其中某一名参与者的行为尚不足以单独构成转化型抢劫罪,那么他/她可能无法被认定为共同犯罪者。举例说明,假设甲、乙二人共同策划并实施了盗窃行为,由甲负责在外望风,乙负责潜入室内进行盗窃,随后乙被发现,为了抵抗追捕而采取了暴力手段,在此种情况下,甲和乙都有可能被判定为转化型抢劫罪的共同犯罪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
    2024-04-25
    333人看过
  • 转化型抢劫罪暴力针对谁
    转化形式的抢劫罪所涉及的暴力行为主要针对的是财物的所有者、持有者或者看护人员。这类暴力手段或是恐吓行为往往是为了立即夺走被害人的财产,其频繁发生的情境一般是在盗窃、诈骗以及抢夺等各类犯罪活动中。当普通犯罪的预谋无法得到顺利执行施行时,实施犯罪行为的个人就会采取更为激烈的手法甚至诉诸于暴力或威胁来实现其原来的计划。在中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转化形式的抢劫罪有着明确且具体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5-11
    117人看过
  • 认定转化型抢劫罪应注意的问题
    转化型抢劫罪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规定在《刑法》第267条第2款,即携带凶器抢夺的定抢劫罪;第二类规定在《刑法》第269条,即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转化为抢劫罪;第三类规定在《刑法》第289条,即聚众“打砸抢”,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对首要分子,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相对于其它两类转化型抢劫罪而言,第二类转化型抢劫罪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在理解和认定上争议较多,本文拟对第二类转化型抢劫罪的理解和认定进行探讨。一、对“犯盗窃、诈骗、抢夺罪”是否必须构成犯罪的理解对此问题的认识,理论界争议较多,但归根结底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构成转化型抢劫罪,就其实质而言是罪与罪的转化,因此盗窃、诈骗和抢夺的行为必须构成犯罪,才有可能产生向抢劫罪的转化;另一种观点认为,盗窃、诈骗和抢劫行为只要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就有可能实现向抢劫罪的转化。笔者同意第
    2023-06-11
    312人看过
  • 论转化型抢劫罪情节严重的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应按抢劫罪定罪处罚。”在刑法理论上,称其为转化型抢劫罪。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如何适用刑法第153条的批复》规定:“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行为,虽未达到”数额较大“,但情节严重,也应适用本条规定,以抢劫罪论处。情节不严重,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一解释突破了以往认为必须以构成盗窃、诈骗、抢夺罪为前提,才可认定转化抢劫罪的传统观点,它肯定了在犯罪构成要件方面的转化,同样能构成抢劫罪。笔者认为,从司法解释的文字表述看,“情节严重”是指“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之情节严重,尽管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行为本身就是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对于尚不构成盗窃、诈骗、抢劫犯罪案件来说,要认定行为人的行为已构成转化抢劫罪,光有一般的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行为是
    2023-06-11
    201人看过
  • 事后抢劫是转化型抢劫吗
    事后抢劫与转化型抢劫是不一样的。要构成转化型抢劫罪需要满足以下两个层面的条件:1、行为人犯盗窃、诈骗、抢夺等侵犯财产的犯罪。侵犯财产的犯罪基本上都是数额犯,如盗窃以上、诈骗5000以上构成盗窃罪或者诈骗罪。但抢劫罪并没有规定数额标准,只要实施抢劫行为,不管抢到多少钱都会构成抢劫罪;2、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因为抢劫罪必然是适用暴力、胁迫或者其它方法使得受害人不敢、不能或不知反抗,因此,暴力胁迫行为是构成抢劫罪的基本要件。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抢劫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打击或强制,借以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从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入户抢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
    2024-04-23
    428人看过
  • 浅谈转化型抢劫罪未遂如何认定
    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论处。刑法第267条第2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刑法第2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即按抢劫罪定罪处罚)。刑法第刑法第269条、267条第2款都是有关转化型抢劫罪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转化型抢劫罪时有发生,对转化型抢劫罪是否存在未遂的认识有较大争议,笔者试结合检察业务工作实际,就转化型抢劫罪之未遂如何认定进行探讨。转化型抢劫罪之未遂如何认定在司法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观点:1、转化型抢劫罪是准抢劫罪,其社会危害性不及抢劫罪,其既遂和未遂之分应有所不同,只有既没有抢到财物又没有伤人,才属于抢劫未遂。2、转化型抢劫罪应按刑法第263条所规定的一般抢劫罪处罚,因此有既遂和未遂之分,其既遂与未遂的标准也应该与一般抢劫罪相同,应以行为人是否非法取得财物作为既遂和未遂的的标准。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
    2023-06-11
    271人看过
  • 怎么区分事后抢劫罪与转化型抢劫罪
    一、怎么区分事后抢劫罪与转化型抢劫罪一、事后抢劫与转化型抢劫之别两者的分别主要在于犯罪进行时的方式,若在盗窃过程中使用暴力威胁受害者,即可转化为抢劫罪;而在其他罪行之后再实施暴力或以暴力恐吓来掩盖赃物、逃脱抓捕或销毁证据的行为即属事后抢劫。二、抢劫罪的判罚依据其判罚需依照实际案件而定。通常情况下,抢劫罪的惩罚力度较大,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乃至无期徒刑甚至死刑。但是具体量刑还需考虑犯罪情形、作案手段以及危害结果等诸多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实施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从而构成的犯罪第二百六十九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后,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的规定定罪处罚。二、怎么区分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被列为重点保护对象的耕地通常会被明确标注为基本农田,而那些未被列
    2024-07-12
    207人看过
  • 抢夺能转化为抢劫吗
    能。如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夺取他人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一)夺取他人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强行夺取的;(二)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者强行逼倒他人夺取财物的;(三)明知会致人伤亡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的。抢夺罪转换成抢劫犯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可见,转化型抢劫罪分两类:第一类是携带凶器抢夺转化而成的,第二类是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后出于某种目的继续实施特定行为转化而成的。在这二类转化型抢劫罪中,第一类是基于前提行为携带凶器而转化,第二类是基于后续行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而转化,二者相对而言,携带凶器是静态的、消极的,而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
    2023-08-01
    210人看过
  • 抢劫罪转化犯年龄规定
    刑事责任能力
    抢劫罪转化犯年龄没有规定。只要是符合抢劫罪构成要件的,一律按照抢劫罪转化犯处理。一、抢劫罪从犯怎么判刑从犯及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7条第1款的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从犯包括两种人:一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对共同犯罪的形成与共同犯罪行为的实施、完成起次于主犯作用的犯罪分子;二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即为共同犯罪提供有利条件的犯罪分子,通常是指帮助犯。从犯是相对于主犯而言的。主犯是共同犯罪中的核心人物,没有主犯就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只有主犯(须二人以上)没有从犯的现象是存在的,而只有从犯没有主犯的现象则不可能存在。从犯也应对自己参与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但根据刑法第27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如何正确认定抢劫罪认定抢劫罪,需要知道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只要知道了构成要件,按照要件就可以认定一个行
    2023-02-21
    301人看过
  • 怎么认定抢劫罪抢劫罪如何认定
    一、怎么认定抢劫罪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对于抢劫犯来说,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抢劫财物,侵犯人身权利,只是其使用的一种手段。无论犯罪嫌疑人是否取得财物,也不论被抢财物价值的大小。只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并当场采取暴力或暴力相威胁手段,就构成抢劫罪。“数额特别巨大”和“致人特别严重伤残或死亡”只是本罪从重处罚的两个情节。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抢劫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打击或强制,借以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从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依刑法第17条规定,年满14周岁
    2023-06-03
    189人看过
  • 如何认定转化型聚众抢劫共同犯罪
    转化型抢劫罪共犯的认定,应当仅仅围绕行为人对当场实施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主观意志和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之目的进行运用证据,进行确定。二人以上的行为人共同实施盗窃、诈骗、抢夺时,其中一人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该行为人转化为抢劫罪,而其他行为人知情而未阻止的,也转化为抢劫罪。转化型抢劫罪的前提转化型抢劫罪前提依照刑法典第269条的规定,行为人必须是先犯盗窃、诈骗、抢夺罪,而不能是先犯其他犯罪,这是适用该条的前提条件。实施中也存在着把先行实施其他性质的违法犯罪作为适用现行刑法典第269条前提条件的观点和做法。例如有的学者认为,盗伐树木过程中为抗拒抓捕或为护住所盗伐的树木而对护林人员实施暴力或暴力威胁的,属于现行刑法典第269条的前提条件。这不符合立法原意。因为该条载明是要先犯盗窃、诈骗、抢夺罪,这些都是侵犯财产罪,其犯罪对象与客体均不同于盗伐林木罪,前者犯罪对象为一般公私财物,
    2023-08-08
    303人看过
  • 转化型抢劫罪共同犯罪的认定是怎样的
    一、什么是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即各共犯人必须对共同实施的犯罪有共同的故意和共同的行为,才能对共同实施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二、转化型抢劫罪共同犯罪的认定是怎样的在转化型抢劫罪中,先前的盗窃、诈骗、抢夺的犯罪行为的共同故意比较容易认定,而对于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的行为及后面的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是否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在实践中往往难以把握,不易认定。如案例:甲、乙两人共同实施盗窃,犯罪完成后,甲携赃物已离开现场,乙正要离开时即被被害人抓住,乙为了挣脱逃跑,暴力击伤被害人后逃跑。本案中乙的行为根据269条定抢劫罪是没有异议的。那么对甲的行为是否也以抢劫罪定罪呢?甲、乙两人是否构成共同故意的转化型抢劫罪呢?笔者认为,在本案中甲、乙有着共同盗窃的共同故意,但无抢劫的故意,乙为抗拒抓捕而实施的暴力行为甲并不知情,也没有提供任何的支持和帮助。因此乙的行为应该
    2023-03-31
    20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抢劫罪转化犯怎么认定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1-17
      抢劫罪的转化犯成立如下:抢劫罪的转化犯是指盗窃、诈骗、抢劫罪在一定条件下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犯盗窃、诈骗、抢劫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威胁暴力的,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通知》,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劫行为,未达到数额较大,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
    • 抢劫罪是如何认定的?转化型抢劫罪是怎么认定的?转化型抢劫罪量刑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4-05
      抢劫罪是如何认定的?转化型抢劫罪的认定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可见,转化型抢劫罪分两类:第一类是携带凶器抢夺转化而成的,第二类是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后出于某种目的继续实施特定行为转化
    • 对于转化型抢劫罪与其他同伙的犯罪构成是什么?如何认定转化抢劫罪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5
      黎先生,你堂表弟的行为构成了转化型抢劫罪。根据《刑法》第269条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即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这就是转化型抢劫罪。同时,你堂表弟与其他同伙是共同犯罪,对其他同伙实施的犯罪行为,共同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该种犯罪的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
    • 如何认定盗窃转化为抢劫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7-17
      在司法实践中,对转化抢劫认定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条件来把握: 第 一、转化的前提条件是已实施了盗窃行为。 第 二、转化的目的条件是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罪证。 第 三、转化的客观条件是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 转化型抢劫罪的定义和认定
      甘肃在线咨询 2021-09-29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可见,转化型抢劫罪分两类: 第一类是携带凶器抢夺转化而成的, 第二类是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后出于某种目的继续实施特定行为转化而成的。在这二类转化型抢劫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