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要为虐童行为定罪?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7 16:52:02 295 人看过

虐待儿童情节恶劣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虐童是判刑的,家庭成员犯虐待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本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家庭成员的监护、看护人犯法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犯本罪导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

犯罪未遂要不要判刑

犯罪未遂要负刑事责任,要判刑。但是可以适当从宽处罚,即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是已经着手实施了犯罪,但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

需要注意的是,犯罪未遂是可以从宽处罚,而不是应当从宽处罚,建议被告方有专业律师代理刑事辩护,有很大几率争取轻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10日 05: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法律上什么虐童行为构成犯罪?
    一、法律上什么虐童行为构成犯罪?虐童行为构成犯罪的有:对儿童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儿童受国家保护,禁止虐待儿童,并且在刑法当中规定了虐待罪,对儿童实施虐待的行为情节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作出刑事处罚。关于虐待儿童的行为,由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认为打孩子是可以接受的一种教育方式,因此,我国刑法目前并没有专门规定虐待儿童罪。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虐待儿童的行为都不会构成犯罪。二、司法解释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儿童受国家保护,禁止虐待儿童,并且在刑法当中规定了虐待罪,对儿童实施虐待的行为情节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作出刑事处罚。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对于虐待儿
    2023-04-29
    500人看过
  • 法律上什么虐童行为构成犯罪
    虐童行为构成犯罪的有:对儿童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侮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儿童受国家保护,禁止虐待儿童,并且在刑法当中规定了虐待罪,对儿童实施虐待的行为情节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作出刑事处罚。关于虐待儿童的行为,由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认为打孩子是可以接受的一种教育方式,因此,我国刑法目前并没有专门规定虐待儿童罪。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虐待儿童的行为都不会构成犯罪。一、司法解释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儿童受国家保护,禁止虐待儿童,并且在刑法当中规定了虐待罪,对儿童实施虐待的行为情节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作出刑事处罚。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侮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对于虐待儿童的行为会被认定为虐待罪。我国刑
    2023-02-15
    300人看过
  • 如何应对虐待儿童行为
    对于虐待儿童的行为,可以这样处理:1、可以找对方协商,若对方仍不悔改,可以留下相关证据,并向有关部门反映。2、对于虐待儿童,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可以拨打110向警察报案。3、出现在儿童教育机构中的虐待儿童情形,对相关涉事人员进行处理,同时可以考虑提高教学人员的素质,严格把关教学人员的进入。什么叫虐待儿童罪虐待儿童罪是: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对儿童有上述行为的,就是虐待儿童,虐待的是自己的孩子,外甥女等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构成虐待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罪,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四十八条的规定,虐待被监管人罪是指监狱
    2023-07-01
    54人看过
  • 虐待儿童行为如何处罚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儿童受国家保护,禁止虐待儿童,并且在刑法当中规定了虐待罪,对儿童实施虐待的行为情节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作出刑事处罚。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对于虐待儿童的行为会被认定为虐待罪。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关于虐待罪的规定是: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通过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可以看出,虐待罪容易同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混淆。司法实践中难以认定某一行为是构成虐待罪还是故意杀人罪时,一般从主观故意上区分二者的界限,虐待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摧残和折磨;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剥夺他人的生命。至于虐待罪与故
    2023-05-01
    298人看过
  • 虐待罪中的虐待行为
    法律综合知识
    1、虐待罪中的虐待行有对被害人肉体和精神进行摧残、折磨、迫害的行为。这种行为,就方式而言,既包括积极的作为,如殴打、捆绑、禁闭、讽刺、谩骂、侮辱、限制自由、强迫超负荷劳动等,又包括消极的不作为,如有病不给治疗、不给吃饱饭、不给穿暖衣等,但构成本罪,不可能是纯粹的不作为。单纯的不给饭吃、不给衣穿或有病不给治疗,构成犯罪应是遗弃罪。就内容前言,既包括肉体的摧残,如冻饿、禁闭、有病不给治疗等,又包括精神上的迫害,如讽刺、谩骂、凌辱人格、限制自由等,不论其内容如何,也不论具方式怎样,是交替穿插进行,还是单独连续进行,都不影响本罪成立。2、行为必须具有经常性、一贯性。这是构成本罪虐待行为的一个必要特征。偶尔的打骂、冻饿、赶出家门,不能认定为虐待行为。3、虐待行为必须是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所渭情节恶劣,指虐待动机卑鄙、手段残酷、持续时间较长、屡教不改的、被害人是年幼、年老、病残者、孕妇、产妇等。对
    2023-03-19
    281人看过
  • 虐童案为何高发
    家庭暴力
    中国政府正在努力减少虐童事件发生。3月4日,中国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不管被害人向公检法哪个机关报案,首先接报的机关都应当受理,问明案件情况。意见明确提出,家庭暴力中的虐待犯罪中,施暴人主观上具有希望或者放任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的故意,持凶器实施暴力,暴力手段残忍,直接或立即造成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应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法律界人士指出,孩子与父母及其他监护人的经济、人身依附关系强,更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等愚昧观念,部分家庭也存在关系冷漠及监护人酗酒吸毒等问题,导致虐童案高发,现行法律不足以震慑和惩处害人者。家庭成员虐童罪具有隐秘性。很多虐童、害童案并未造成实际上的重伤、死亡,让办案机关查处时无法可依。一位业内人士说。
    2023-06-11
    119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此行为是否是虐待儿童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29
      不属于虐待儿童。两周岁以下的孩子离婚时一般由女方直接。而且,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即使造成,应属遗弃。
    • 虐童认定为犯罪是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08
      浙江温岭警方认定虐童教师不构成犯罪将其释放。对此个人认为是一种司法公正的表现。法律条款没有规定,给予司法公正,很好。但看到那张图,又毛骨悚然。以上是对虐童认定为犯罪是吗的相关规定啊。
    • 此行为是否属于虐待儿童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29
      不属于虐待儿童。两周岁以下的孩子离婚时一般由女方直接。而且,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即使造成,应属遗弃。
    • 于此行为是否构成虐待儿童?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9-14
      不属于虐待儿童。两周岁以下的孩子离婚时一般由女方直接。而且,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即使造成,应属遗弃。
    • 哪些行为才是虐待儿童的行为?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08
      虐待儿童的情形一般包括身体虐待、精神虐待、性虐待和疏忽四种类型。 1、身体虐待:是指照顾者对儿童所造成的非意外性身体伤害,而导致其死亡、外型损毁、身体功能损害或丧失,或是让儿童处于可能发生上述伤害的情境中。此外,也包含过度及不符合年龄、不适合情境的管教或惩罚 2、精神虐待:包括辱骂、恐吓、威胁、藐视、排斥儿童,或是持续对子女有不合情理的差别待遇对儿童的福祉漠不关心,而导致或可能导致其身体发育、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