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如果合同标的系非金钱债务,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拆迁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我们发现,法律已经赋予了拆迁当事人很多的权利,因为不知道、不了解、不清楚,导致了权利的白白失去,使自己的利益受损,这方面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们应该吸取这些教训,拿起法律的武器,充分维护自己的权利。
同时,我们亦应遵守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义务的人,同样会损害自己的权利。
(一)拆迁人:
主要权利有:
1.拆迁权
拆迁人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具备在房屋拆迁许可证确定的拆迁范围和拆迁期限内实施房屋拆迁的资格。
2.仲裁、诉讼权利
拆迁补偿协议订立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未在协议约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拆迁,拆迁人可依据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期间,拆迁人已对被拆迁人提供货币补偿、产权调换或周转用房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
3.申请裁决权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在房屋拆迁公告公布的拆迁期限内达不成安置补偿协议时,拆迁人可以向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行政裁决。
4.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权利
对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不服的,可以自裁决送达之日起60日内向拆迁主管部门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也可自裁决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主要义务有:
1、房屋拆迁公告发布后,向被拆迁人做好拆迁政策宣传、解释工作。
2、应在拆迁许可证规定的拆迁范围及拆迁期限内进行拆迁,不得超范围、超期限进行拆迁。
3、拆迁人实施房屋拆迁的补偿安置资金应全部用于拆迁补偿安置,不得挪作他用。
4、依法与被拆迁人进行拆迁补偿安置的协商。
5、充分尊重被拆迁人的补偿安置方式的选择权,即货币补偿或产权调换。
6、应与被拆迁人协商或投票决定房屋拆迁评估机构。
7、拆迁人进行项目转让时,应书面通知被拆迁人,并在转让协议签订之日起30日内予以公告。
8、不得委托不具有拆迁资格的单位实施拆迁。
9、过渡期限内,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自行安排住处的,拆迁人应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拆迁人不得擅自延长过渡期限,擅自延长的应增加临时安置补助费。
10、拆迁安置完成后,拆迁人应当将房屋所有权证书和土地使用权证书收回,移送房屋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注销。
11、实施强制拆迁前,拆迁人应当就被拆迁房屋的有关事项,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
(二)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
主要权利有:
1、拆迁许可证的知情权:
即拆迁许可证颁发后,拆迁人应就拆迁许可证的拆迁范围、拆迁期限,补偿资金、价格评估、及拆迁方面的法律、政策向被拆迁人进行充分的解释与说明。
2、依法要求拆迁人给予合理的拆迁补偿安置。
3、依法要求拆迁人就拆迁补偿进行协商的权利
4、选择拆迁补偿安置方式的权利。货币补偿或产权调换。
5、评估机构的选择权:在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不能达成补偿协议时,双方可协商或投票决定评估机构对拆迁房屋进行市场评估。
6、评估结果的复核权: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对评估结果不服时,均有提起复核的权利。
7、申请鉴定权:拆迁当事人一方对评估结果有异议,则可申请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组织专家鉴定委员会对评估结果进行技术鉴定。
8、申请裁决权:
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时,被拆迁人可以向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行政裁决。
9、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诉讼权利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拆迁补偿安置裁决不服时,任何一方均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0、依法请求回避的权利:
(1)请求评估机构的工作人员回避
(2)请求作出行政裁决的工作人员回避
(3)请求听证主持人的回避
(4)请求仲裁员的回避
(5)请求审判工作人员的回避
主要义务有:
1、按照拆迁公告规定的期限与拆迁人协商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2、按照拆迁补偿协议约定的内容履行搬迁义务,按时腾退房屋。
3、使用周转用房的,按时腾退周转房。
4、依法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裁决。
5、依法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
6、依法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及调解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
保证人的义务及不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
74人看过
-
法律制裁未履行法院判决会产生哪些后果
473人看过
-
不按合同履行义务违反哪条法律
92人看过
-
不履行还贷义务会带来哪些后果和影响
107人看过
-
不履行社保缴纳义务会对公司产生什么后果?
157人看过
-
股东未能履行出资义务会产生何种后果
495人看过
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保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将来的判决难以执... 更多>
-
合同中有关履行,违反合同义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山西在线咨询 2021-12-26经营者违反先合同义务的法律后果:使有效合同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消费者可以终止合同;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经营者应当按照实际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
义务具体包括哪些,不履行赡养义务有何法律后果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6一、赡养义务具体包括哪些(一)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国《婚姻法》也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赡养扶助的主要内容是指在现有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子女在经济上应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费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对父母应尊敬、关心和照顾。有经济负担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已婚
-
合同如果不履行,应承担哪些法律后果河南在线咨询 2021-12-26不履行合同的法律后果: 1、因一方过错而不能履行合同的,另一方可以终止合同,并要求过错方承担违约责任; 2、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 根据2021年《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的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减少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当事人延迟履行
-
劳动合同解除后需要履行哪些法律义务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0-24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工人应当按照双方的约定进行工作交接。用人单位按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交接工作时支付。使用者对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2年的准备。
-
有哪些法律规定下,诺成合同无法履行会产生什么后果?北京在线咨询 2025-01-05如果一方不遵守诚信合同条款,那么他/她就犯下了违约行为,并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如果合同中事先约定了违约金,那么违约方必须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如果双方没有事先约定违约金,那么违约方应根据自己的违约行为承担守约方实际造成的损失的违约责任。 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那么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适当增加违约金。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那么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也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