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业市场,劳动者遭遇到的企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劳动法中虽然有明文规定平等原则,但是一些用人单位还是大张旗鼓地弄出一些无谓的求职因素如姓氏、属相、血型等来挑剔求职者,面对就业歧视,劳动者要勇敢说不,用于维护自身权益。
歧视1
遭遇男士优先女士有权说不
某医院招门诊医生,招录条件中除了年龄、文凭、户籍等有具体要求外,最后还特别强调男士优先。
整个应聘考核中,孙女士的成绩一直名列在前,但最终却没有被录用。经朋友托人询问,孙女士才知道,只是因为自己是女性。
■点评:《就业促进法》第27条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劳动法》第12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性别不同而受歧视。门诊医生,并没有法律法规规定其属于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对此,孙女士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或以该医院为被告起诉至法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歧视2
碰上年龄门槛劳动者可投诉
33岁的吴女士系某中学执教4年的教师。她不满足自己的工作岗位,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她辞掉教师职务,考取了省内一重点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时已经36岁的她想继续当教师,去几所大学应聘时,却因为年龄超过35岁而一直未能如愿。
■点评:如今,35岁对很多求职者来说成为一个非常尴尬的年龄。不少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在招录人员时,将用人的最高年龄限定在35岁,致使一些35岁以上的求职者屡屡因年龄不合格而失去工作机会。
其实,上述限制不符合法治社会的要求,不仅与法律规定相悖,更是一种违法行为。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年满16周岁的公民有权利从事劳动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就业促进法》第3条及第26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对此,吴女士可依法向有关部门举报和投诉。
歧视3
身高不够被拒可以申请仲裁
研究生毕业的小刘,是个聪明且品学兼优的男士。唯一不足的是身高只有1.60米,这不仅影响了他谈对象,有几次成了他求职时无法迈过的门槛。
不久前,他从网上应聘某银行信贷员职位,对方收到他的简历后,对他的学历等条件非常满意。
可等到约见时,一看他矮矮的身材遂直言相告:单位招聘有个不成文的内部要求,即男性的身高不能低于1.70米,否则单位不会接收。
■点评:银行职员并不是法律、法规规定属于需要对身高设置特别要求工种或者岗位,其限制身高属于一种就业歧视。为此,小刘可依法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所享有的平等就业权。
歧视4
被限婚姻自由遭辞有权索赔
26岁的汪先生与女友一同就职于某公司。双方在签订3年期劳动合同的同时,还应公司要求,又签订了一份补充劳动合同,其中明确约定员工在28周岁之前不得结婚。可二人经过一年时间的相恋,最近举行了婚礼。公司得知他们结婚的消息后,认为他们违反了合同约定,遂通知他们解除劳动合同,并拒绝支付经济补偿金。
■点评:《就业促进法》规定,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尽管二人在补充合同上签字表示同意,但因该约定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属无效条款。因此,二人的结婚行为不存在违约问题,由此造成的损失,他们有权索赔。
歧视5
遭遇户籍歧视可告单位违法
张女士大学毕业后前往南方某市找工作,在一家快餐店打零工不久,得知当地一家石化公司招聘技工,立即报名应聘。虽然她的笔试、面试成绩名列在前,可最终还是未能如愿。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该市政府曾有内部文件规定,凡本市用人单位招工,同等条件下,有本地户口者,优先录用。
■点评:该市政府的内部规定是一种违法、违背国家的就业政策。《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等部门曾联合发出通知明确规定:要求各地取消限制高校毕业生包括专科(高职)毕业生合理流动的政策,允许高校毕业生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跨地(市)就业。
因此,张女士可起诉单位违法。
-
女性就业遭遇性别歧视,何解?
466人看过
-
女性因怀孕遭受歧视如何维权?
102人看过
-
劳动者就业不因什么而受歧视
385人看过
-
专家提醒劳动者认识就业歧视维护自身利益
364人看过
-
反就业歧视不能只靠劳动者自诉
241人看过
-
职业女性遭遇性别歧视
365人看过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
遭遇就业歧视怎么办?河北在线咨询 2023-02-18就业歧视 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合法目的和原因而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出身、学习方式、性别、户籍、残障或身体健康状况、年龄、身高、语言等原因,采取区别对待、排斥或者给予优惠等任何违反平等权的措施侵害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行为。 就业歧视的类型有: (1)工资收入歧视。指从事相同工作的员工,一部分人由于非经济个人特征而导致所获工资收入低于另一部分人。 (2)就业歧视。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
劳动者遭遇工伤如何维权, 遭遇工伤如何维权, 经济补偿金如何确定?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6一、劳动者遭遇工伤如何维权《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实际生活中,经常有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人身损害事件的发生。而事情发生后,用人单位和雇佣老板往往逃避自己的法律责任。为最大限度地维护劳动者权益,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劳动者应提高
-
-
遭遇“隐性辞退”,劳动者该怎样维权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05员工和单位出现劳动纠纷,员工应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是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的。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
-
申请失业保险金遭拒,劳动者该如何维权贵州在线咨询 2022-04-14失业保险金,是指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支付给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费用,是对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失去工资收入的一种临时补偿,目的是为了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失业保险金依法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参加过失业保险,并且失业前至少连续缴费满一年 2.非本人意愿失业 3.进行就失业登记和求职登记因此很明显,主动辞职的劳动者是不能享受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