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欺诈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0 20:41:13 372 人看过

一、合同存在欺诈如何处理

有欺诈行为的合同,被欺诈的合同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撤销合同。根据法律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合同履行中的欺诈行为有:

(一)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

(二)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行为;

(三)虚假的合同主体欺诈行为;

(四)虚假的宣传欺诈行为;

(五)虚假的价格欺诈行为。

三、合同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是要承担一定的惩罚性经济义务,通过经济惩罚强制教化;

二是对严重违法的要吊销营业执照,实行市场禁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警示作用。

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如果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及应受刑罚处罚性这三种性质时,行为人承担的就不只是民事责任,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它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理应受到刑法制裁。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1日 08: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仲裁机构相关文章
  • 银行存在欺诈行为吗
    法律综合知识
    银行是否存在欺诈如您所述,银行的确构成欺诈,但依法维权的关键在于能否收集到相关的证据。建议你不妨提供相关材料给律师,看能否找到对方欺诈的相关证据,之后可通过律师与银行进行严正交涉。如果银行的相关程序操作存在瑕疵,通过律师的严正交涉通常是可以得到解决的。法律咨询:您好,请问,去年我家去银行办理了五万的五年定期存款,他当时说办理五年这个业务赠保险。最近急需用钱去取钱时才发现是被忽悠办了保险,现在取的话连五万的本金也取不回来,得损失一千多,银行这种做法合法吗?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律师解答:建议先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由法院裁决。相关法律知识:深度整合的经营模式是我国银保合作必然的发展方向在政府态度的允许下,大的保险公司选择强有力的银行进行股份的渗透和融合,形成战略联盟的关系,增强收益,那么银行也会有更积极的表现。例如日前“平-安”与中国银行携手,双方已经明确:到2印6年
    2023-12-26
    416人看过
  • 存在合同欺诈等其他问题的
    开发商在出售房屋之前就把所售房屋抵押,或卖给购房人后,又把房子抵押给他人,购房人查明后,可起诉认定购房合同无效,要求退房。此外,造成购房合同无效的常见情形还有,开发商未取得预售许可;房屋为共有财产而未经其他共有权人书面同意的;该房屋权属有争议,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屋权利等情形。合同欺诈问题信访局是否受理应当受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
    2023-08-12
    58人看过
  • 履约执行过程中存在欺诈并且不退还保证金是否可以定性为诈骗
    履约保证金与违约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违约金是合同一方违约时承担责任的一种方式,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合同成立时预先设定而违约事实发生后据此承担给付违约金的责任,在性质上具有补偿性和惩罚性。履约保证金是合同当事人一方为担保合同的履行,而给付另一方当事人一定的金钱作为债权的担保,是合同履行的一种担保方式。在法律或行政法规没有禁止性规定的情况下,合同当事人可以设定履约保证金,以担保合同的履行。履约保证金在性质上是否具备违约金的补偿性和惩罚性,目前的法律或行政法规没有明确的界定。从一般意义上讲,履约保证金应该具备补偿性。2007年11月,日照某煤化有限公司(下称某公司)与山东某工贸有限公司诸城分公司(下称某分公司)签订红土镍矿购销合同,约定:乙方诸城分公司向甲方某公司购买红土镍矿31692.60湿公吨,总货款1300余万元2007年11月23日前,乙方向甲方指定账户汇入人民币200万元,作为该合同的履约
    2023-03-12
    382人看过
  • 涉嫌欺诈的假合同是否存在?
    假合同涉嫌欺诈。合同诈骗罪是否成立,取决于实际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制作假合同是什么罪虚假合同可能构成刑法中的合同诈骗罪。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犯本罪的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还要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
    2023-07-07
    495人看过
  • 如何鉴别是否存在合同欺诈行为
    一、如何鉴别是否存在合同欺诈行为证明合同是欺诈的要件分别有:合同一方当事人在合同中有欺骗性或诱导性行为;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在欺骗或诱导性的情形下作出了虚假的意思表示;双方就合同达成了一致意见;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二、合同欺诈应该去哪里申请撤销可以到法院主张合同撤销权。如果合同诈骗行为涉嫌犯罪,刑事犯罪案件的管辖权在公安机关,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
    2023-10-17
    320人看过
  • 合同中存在欺骗行为,是否还有效
    在实践中,一般广义上的欺诈行为都可以采取撤销或变更合同等措施进行救济;然而一旦涉及到损害国家整体利益,则函件无效。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存在以下几种情形时,该合同则为无效:首先,任何一方当事人基于欺诈或者胁迫的手段所签订的合同,若对国家利益造成实质性的侵害,那么这份合同就会被认定为无效;其次,如果一份合同的签订过程存在恶意串通,从而损害了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这种情况下,合同同样也将被视为无效;然后,当合同以合法的名义掩盖其非法的目的,这种合同也是不能够成立和生效的;再者,如果一份合同的履行严重地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它同样将会被判定为无效;最后,无论合同内容如何,只要其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那么这也将导致合同无法产生有效的法律效力。《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4-08-07
    439人看过
  • 和中介签了合同,中介存在欺诈怎么处理
    和中介签了合同,中介存在欺诈,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法律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4-08-15
    316人看过
  • 合同履行中欺诈行为有哪些
    合同履行中,一般有以下欺诈行为:1、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2、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行为;3、虚假的合同主体欺诈行为;4、虚假的宣传欺诈行为;5、虚假的价格欺诈行为。合同中存在欺诈行为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效力。合同履行中欺诈行为有哪些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2-07-11
    350人看过
  • 合同存在纠纷,还能在履行吗
    一、合同存在纠纷,还能在履行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之规定,在纠纷产生期间,相关合同仍然具有效力,且需要继续执行。然而,仅当合同得以解除或者其所涉及的权利与义务宣告终止时,方能停止履行。在此之后,如有尚未进行的履行事项,应立即予以终止;对于已经完成的履行部分,则需根据实际履行情况以及合同的本质属性,由当事人决定是否要求恢复到原始状态或者采用其它可行的弥补方法,同时亦可据此主张相应的赔偿权益。《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二、合同存在欺骗怎么解决在完成相关协议签署之后,若发现遭受欺骗,可选
    2024-07-16
    346人看过
  •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的欺诈行为
    外来务工人员李*妹(化名),去年9月买了一份假高中毕业证,应聘到某商场熟食柜台当售货员,并签订了一年劳动合同。不久前,商场称其文凭系伪造,要求与她解除合同,但她以自己怀孕为由拒绝解约。北京丰台区司法局员调查发现,该商场招聘售货员的岗位时,明确要求应聘者具有中专以上学历,而根据《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以欺诈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因此,李与商场签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她不能享受医疗待遇。(5月20日《北京晨报》)看完了以后,大概意思应该是:李*妹提供了假文凭,尽管怀有身孕,其所在单位仍可解聘她。如果是这样的话,个人认为是不适当的。分析:1、个人认为司法局是否有权认定该合同效力是值得商榷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
    2023-04-27
    100人看过
  • 施工合同指南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施工企业在执行施工合同标准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1)目前合同总收入和预计合同总成本的确定有一定难度,建筑市场不规范,而且有些工程项目的合同总价是不确定的;有些工程项目经常发生设计变更,合同总价变化很大;有些工程项目是同时设计、同时施工,根本没有合同总价。部分工程造价受市场价格影响较大,难以准确估算合同总造价。这些实际问题给施工企业在施工合同执行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2。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同总收入和预计合同总成本的确认和计量。新的施工合同准则要求施工企业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判断能力,以保证合同总收入的准确确认和合同总成本的预测。目前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相关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判断能力较低,从而大大降低了合同总收入确认和合同总成本预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2)完工百分比法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困难,大多数
    2023-05-02
    326人看过
  • 少算3万中介存在欺诈
    签了购房合同后才发现房产中介少算了将近3万元的税款,一边是购房费用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一边是不按时办过户手续要承担违约责任。日前,市民何先生遇到这样的尴尬事。他怀疑房产中介可能存在交易欺诈。前不久,何先生通过宁波海鑫房产经纪有限公司介绍,看中了鄞州彩虹社区两套店面房。经房产中介工作人员测算,购买该两套店面房的税费大约6.7万元,何先生认为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就于3月13日正式签订了购房合同,最终以95.8万元与房东成交。可是,当他去鄞州地税部门缴纳税费时,却被告知实际所要缴纳的税费是9.4万余元。这让何先生措手不及,如果早知道要交9万多元的税,我当初就不一定会买了。对此,房产中介公司史经理说,当初业务员的确忘算了一笔土地增值税,但依据合同约定,买方要缴纳的税费是按税费发票或收据按实结算,多退少补。史经理还说,鄞州区地税部门去年7月推出一项新政:对鄞州钟公庙街道的二手商业用房买卖,要加征
    2023-06-10
    397人看过
  • 房产中介市场现实存在的欺诈行为
    1.以包销的名义,隐瞒委托人的实际出卖价格和第三方进行交易,获取佣金以外的报酬。委托人一般分两种:房产开发企业和私有房产权人(自然人)房地产开发企业委托中介服务机构销售商品房的,受托机构应当是依法设立并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与受托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订立书面委托合同,委托合同应当载明委托期限、委托权限以及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权利、义务。受托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销售商品房时,应当向买受人出示商品房的有关证明文件和商品房销售委托书。受托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销售商品房时,应当如实向买受人介绍所代理销售商品房的有关情况。受托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不得代理销售不符合销售条件的商品房。同样,自然人委托房产中介机构销售商品房的也应当参照上面开发企业委托的方法办理。同时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2001年3月14日建设部第38次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1年6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八条规
    2023-06-10
    81人看过
  • 如果报价中存在欺诈行为,是否可以终止合同
    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修改或者撤销合同:(一)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二)在签订合同时,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当事人一方以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合同的,受害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具有撤销权的一方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撤销权第五十六条无效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从一开始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合同的一部分无效且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有效性,其他部分应保持有效第57条无效,合同的解除或终止不影响合同中有关争议解决的独立条款的有效性第五十八条合同无效或解除后,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应予返还;不可能或者没有必要退货的,给予折扣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023-05-07
    488人看过
换一批
#仲裁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仲裁机构
    相关咨询
    • 在房屋合同履行过程中常见的欺诈行为主要哪些?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6-11
      履行合同规定的维修和保养义务。租赁房屋的缺损虽然不是因为承租人的过错所引起,但纠纷的发生却是频频出现。 3、承租人不按合同约定支付租金,主要是迟延交付。 4、承租人擅自改变租赁房屋的现状。 5、承租人擅自将租赁房屋变相转租、转让、变相合租等。 6、承租人逾期不返还租赁房屋,或拒不腾房。 7、出租人利用租赁房屋套取押金、保证金、转让费。此种情况比较典型,现举一案例:出租人利用租赁合同的缺陷(是否容许
    • 在赠与合同中存在欺诈情形属于欺诈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6-03
      没有效。根据法律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所以,赠与合同存在欺诈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相关延伸】 问:撤销合同有时间限制吗? 答:针对可撤销合同的法定撤销权有时间限制,权利人应该在法定时间内行使权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
    • 哪些购房合同中存在欺诈行为
      上海在线咨询 2024-12-14
      合同民事欺诈行为的表现形式包括:1、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2、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行为3、虚假的合同主体欺诈行为4、虚假的宣传欺诈行为5、虚假的价格欺诈行为。这些欺诈行为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行为人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是合法的,通过订立、成立和履行合同等行为使自己的行为合法化;另一方面,行为人的行为本质上是非法的,破坏了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使相对人作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这种双重性质使得合同欺诈行为成为一种典
    • 合约中存在欺骗的情况,合同应该怎么履行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3-26
      我国并没有对合同履行情况作出强制性规定,当事人只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写即可,比如可以这样写: 1、公司履约范围包括合同销售、采购、劳动用工、保险等以及在合同履行中的书面签证、来往信函、文书、电报等均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2、一切与合同有关的部门、人员必须本着“重合同、守信誉”的原则,严格执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确保合同履行。未经审批部门同意,任何个人或部门不得消极理或擅自变更、中止、终止合同。 3、合同
    • 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存在欺诈情况该如何办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9-03
      1、如劳动者不具有履行劳动合同的资格,却未如实告知用人单位,劳动者属于欺诈行为,应确认无效;2、劳动者不具有履行劳动合同的能力,但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却故意隐瞒或提供虚假情况,在此后亦无法胜任工作,劳动者可认定为欺诈行为,双方所签劳动合同应确认无效;3、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虽未向用人单位如实说明情况,但在履行合同期间能够胜任工作,且并未使用人单位的利益受损,则劳动合同不宜确认无效。根据《》第八条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