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犯见义勇为让刑法尴尬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1:51:56 316 人看过

据《羊城晚报》报道,10年前,广东东莞青年叶灿辉因参与团伙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叶灿辉在狱中立志重新做人,由于表现良好,三次获得减刑,并被假释提前出狱。去年,仍处于假释期的叶灿辉在乘坐中巴时目睹歹徒抢劫,义愤填膺,奋然挺身与歹徒搏斗,不幸被歹徒连捅数刀,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对于叶灿辉的这一见义勇为的壮举,是否应当授予其烈士或英雄称号,引起了社会广泛的争议。多数人认为,英雄不问出身,关键看他是否在危急时刻作出了见义勇为的行为。叶灿辉虽然是假释犯,但他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遭遇不法侵害时,挺身而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按照《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第三条第(五)项的规定为保卫或抢救人民生命、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壮烈牺牲的,应当被授予革命烈士的光荣称号。

笔者也十分敬佩叶灿辉为救他人英勇献身的壮举,如果因为叶灿辉曾经犯过罪,因为他现在还是个假释犯,就看不到叶的行为的闪光点,是不符合唯物主义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的要求的,也是极不公平的,更加不利于对其他犯罪人的改造。他虽然曾经犯过罪,但在关键时刻,他越过了妨碍他向公民甚至高尚的人过渡的所有障碍!在他犯罪的时候,法律已对他制裁;在他为制止恶行交上生命的答卷后,正义理应把勋章颁给他!他的这一壮举值得全社会颂扬,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宣传他的事迹对于激励大家勇于同犯罪作斗争,弘扬正气,必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叶灿辉能否被授予烈士称号呢?翻开《刑法》的相关规定,我们不得不处于一种无奈的尴尬之中。

尽管我们在道义上对叶灿辉的行为是完全肯定的,但我们还是不得不面对叶灿辉的特殊身份:叶灿辉在十年前被判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后来三次减刑并获得假释。按照刑法规定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而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则从假释之日起计算。由此可以判断出,叶不仅是假释犯,还在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刑。

而《刑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了剥夺政治权利,包括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四项内容,没有规定剥夺获得荣誉称号的权利,但从剥夺政治权利中剥夺了公民最基本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推断,叶似乎不应当享有获得革命烈士这一崇高荣誉称号的权利。

再看《刑法》第四章第七节专门规定了关于假释的六条具体内容,分别规定了假释的适用条件、程序、考验期限、假释犯应遵守的规定、监督假释犯的机关、违反规定或者发现漏罪的处理等,其中明确规定假释犯在假释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不知是否是立法者的疏漏,纵观假释这一节的刑法条款,只有对假释犯应遵守的法律义务的规定,没有涉及假释犯立功受奖的权利。但在《刑法》关于减刑一节的第七十八条中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有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也许立法者在立法之初认为,假释犯到社会上不再惹是生非、重新犯罪就不错了,断然不会做出什么见义勇为的壮举,所以根本没必要规定假释犯有立功表现如何处理。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说刑法是被告人权利的大宪章,我国刑法许多的法条往往只规定对被告人如何惩处,没有规定被告人在面临刑事处罚时应当享有的权利。究其根源,反映了传统立法者思想深处对犯罪人正当权利的漠视,面对假释犯叶灿辉英勇献身的壮举,我们不得不面对无法可依的尴尬。

这些年来,司法界的有识之士指出我国的刑事司法中存在着重打击、轻保护的不良倾向,许多司法人员只注重刑法的惩罚功能,而忽视对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呼吁确立平等保护所有诉讼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司法新理念。眼前的尴尬,追根溯源,让我们感到更新司法理念,立法机关首先必须树立重视保护犯罪人合法权益的立法新理念,否则更新司法理念也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1日 20: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假释相关文章
  • 见义勇为假想防卫过当怎么判刑
    因见义勇为引起的假想防卫过当,需要进行处罚,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一、什么情况下构成假想防卫?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假想防卫的构成条件如下:(1)不法侵害行为的实际不存在。这是假想防卫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假想防卫行为区别于正当防卫和其他防卫错误的关键。(2)行为人主观上存在防卫意图。这是假想防卫在主观上的必备条件。这种防卫的意图来源于行为人主观上判断错误,如果行为人明知不法侵害并不存在,也就不会产生防卫意图,假想防卫当然也就不会发生。(3)行为人的“防卫”行为给无辜者造成了损害,这是假想防卫成立的结果条件。《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
    2023-06-25
    298人看过
  • “强奸罪”定义十大尴尬
    目前性犯罪五花八门,然而在处理的过程中却碰到了很多尴尬和盲区,法律条文如果不进行适当及时的修改,就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举几个近日的例子吧:一、法律条文规定:明知妇女是精神病患者或者痴呆者(程度严重的)而与其发生性行为的,不管犯罪分子采取什么手段,都应以强奸罪论处。请问这个里面的“明知”是什么意思?如果不知呢?“明知”和“不知”又如何界定?精神病患者有时候并不发生症状,或者症状并不严重,或者干脆就是传说中的“花痴”,女方“性”起,男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就一定能算强奸吗?另,此条文中出现“犯罪分子”字样,在正式判刑前,都应该称“犯罪嫌疑人”!另一个尴尬就是,自己也是精神病患者怎么办?近日出现男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病院里和女精神病患者发生的性行为,结果是双方各自好好监管处理,那这个女人就白给人XX了?工作人员就不负有责任吗?他们的过失导致病人给XX了(这里不能用强奸),难道就不犯渎职罪?二、如
    2023-05-03
    302人看过
  • 法律对于制假售假尴尬乏力
    1造假以商标侵权为主,这些造假企业或业主几乎无一例外地抢注与驰名、著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当遇到执法人员查处时,用商标代理机构的受理证明搪塞,致使打假工作因侵权难以认定而半途而废(在广东,因与索尼近似的商标被抢注成功,索尼公司和打假执法部门都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商标和包装装潢真假难辩的仿冒品也时有发现,只是更难找到窝点。国家颁布了许多有关打假的法律法规,但对制假售假的定性依然含糊不清,条文过于原则而缺乏可操作性,违法者逃避制裁的漏洞不少,这样一方面给行政执法、司法人员的执法带来很大的难度,另一方面又由于定性和自由裁量度的宽泛,给某些执法人员太多的依法不作为(实质是徇私枉法)的理由。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违法犯罪?它的社会危害与谋财害命有多大的区别?法律应该怎样来惩戒这一类违法犯罪?法制社会的执法是不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或敌我矛盾??2、执法人员不怕投诉企业告,因为执法部门既
    2023-06-07
    230人看过
  • 什么是见义勇为,如何理解见义勇为免责条款?
    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法条中的见义勇为适用有三个特征,即自愿性、利他性和紧急性。自愿性就是救助人自愿对他人实施紧急救助,而且强调非义务性,这不同于专业救助行为和职业行为。他性是指救助人必须是为了受助人的利益而紧急救助,为了自己利益所实施的紧急救助行为不能构成见义勇为。紧急性要求不马上实施行为就可能导致难以挽回的损失或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时间、空间或者行为上缺乏紧急性的不能构成见义勇为。《民法典》第184条是对善意救助人责任豁免的规定,该条颁布之后,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民法典设立的“好人条款”,为见义勇为者撑起了“保护伞”。律师补充:按照民法典第183条、第184条规定,因见义勇为而导致自己受伤的,应该由侵权者承担赔偿责任,并且在无侵权者或侵权人逃逸或无力承担民事责任时,可要求受益者适当补偿。同时,
    2023-05-07
    155人看过
  • 如何看待见义勇为
    以前,在民法中,一般主张的是“过错责任”。这也造成了现实中,见义勇为者“救人未果反被追责”的诸多事例。此次将见义勇为免责纳入民法典体现了立法对见义勇为等紧急救助行为的宽容和鼓励,意在消除救助者的后顾之忧,匡正社会风气。徐州律师认为:建议删去“重大过失”草案中的“重大过失”在实际生活中不好界定,比如老人倒了敢不敢扶?扶了的话,老人出现了“损害”就要承担民事责任?建议删去“重大过失”这句话,鼓励、引导更多的人传递正能量。近年来,由“扶不扶”引发的新闻热点,时常刺激公众神经。好人伸出援手却遭遇“碰瓷”讹诈的事件,以及双方各执一词、舆论频频反转的“罗生门”,让“扶不扶”“帮不帮”成为拷问社会道德的难题。目前全国不少省市出台了见义勇为条例,但各地的规定大相径庭,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存在各种限制性规定,损害了公平。此次一部全国性的法律规范,降低认定门槛,严格限制除外性规定,最大程度地降低见义勇为的风险
    2023-06-12
    225人看过
  • 见义勇为反被刑拘法律道德失衡
    近日,在深圳发生了一起荒唐的刑拘案,路见不平夜打色狼的小李(化名),却被指控故意伤害而刑拘两个星期,直至检方做出不予批捕的决定后,小李才被无罪释放。尽管警方也做出不留案底、不付药费和协助申请见义勇为奖励的补救措施,不过,刑拘见义勇为者举动仍遭到公众的广泛批评,事后警方的回应也值得商榷。警方称根据刑诉法、轻伤需立案的说法站不住脚。我国《刑法》第20条明文规定了正当防卫适用条件:为公共利益、自身或他人免受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行为,对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本案中小李的行为完全符合正当防卫的范围,既没有采取防卫过当的过激举措,又没有事后防卫或假想防卫。深夜之中出手相救本来就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正义感,即便是造成犯罪嫌疑人一定伤害,也是救助者意料之外和犯罪嫌疑人咎由自取,何来负刑事责任一说?正当防卫是法定免责事由,深圳警方也应明知这一点,却执意片面适用刑诉法的立案标准,忽视见义勇为正当防卫的法
    2023-06-11
    428人看过
  • 见义勇为的定义与实践
    见义勇为的定义:是指公民在履行特定义务之外,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全,与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可以认定为见义勇为的:以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为目的;具有不顾个人安危的情节;实施了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的行为。见义勇为?还是故意伤害?核心内容:被告人麦某某与吴某、潘某认为何某企图偷菜。遂对其进行追赶并殴打,以致何某在五个月后身亡。虽三人辩称是见义勇为的捉贼行为,但法院最终认定三人构成故意伤害罪,分别判处刑罚。在市场里听见有人喊抓贼,麦某某等人闻声追上去,抓住一名男子拳打脚踢,致其倒地­脑损伤,最终不治身亡。中山市第一人民
    2023-07-07
    119人看过
  • 见义勇为法律有什么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明确了见义勇为者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条文所述“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从法律上解释系指行为人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了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免受损失,而实施的制止、防止损害发生的行为。《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也意在保护和鼓励见义勇为的行为:“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该条适用的情形是受害人为了保护他人的民事权益不受非法侵害而遭受损害。通常情况下,存在侵权人的,由该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若出现侵权人逃逸或其他无法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况,为了公平起见,由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此外,法律援助法规定因见义勇为行为主张相关民事权益当事人申请
    2023-08-14
    86人看过
  • 怎样界定见义勇为行为
    剥夺政治权利
    按照见义勇为行为的性质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两个方面。一种是与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行为,另一种是各类抢险救灾的行为。1、见义勇为的法律定义。严格来说,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制度之中,并没有对见义勇为的明确定义,只能够在一些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中找到相关的内容。见义勇为应该指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制止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的合乎正义的行为。2、见义勇为的法律构成要件。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构成见义勇为行为至少需要下列四项法律要件。(1)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所谓自然人是指与法人相对的社会公民个体的统称。由于见义勇为行为是紧急情况下实施者根据主观判断后所采取的行为和行动,因此无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具有完全政治权利者抑或剥夺政治权利者,都无关紧要。因此,只有将见义勇为的实施者定义为自然人,才能够
    2023-06-03
    303人看过
  • 修改法律方能为见义勇为撑腰
    深圳世界之窗的色狼保安猥亵刘小姐,路过此地的23岁大学生小涂见状救下刘小姐,打伤该保安。该保安因猥亵女子被处行政拘留五天,见义勇为的大学生被警方以涉嫌故意伤害刑事拘留,警方认为大学生将保安打成轻伤,行为存在过度的嫌疑,按相关法律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目前南山警方已将案件提交南山区检察院审查。这起事件之所以有这样的走向,有一个原因,色狼坚持要见义勇为者赔偿5万元医药费,而见义勇为者不愿意承担。在这起事件中,最感到不可思议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被救女士,她说这成啥了,小伙子为了救我还要被法律严惩,而这色狼强行摸了我的腿还摸了我的下体;一个是见义勇为的小伙子,他认为打伤色狼是为了救女孩,难道也错了?其实,正如警方和律师所说的一样,按照法律规定,这小伙子是需要承担责任的,因为色狼已经被打骨折,这就是刑事问题。丝毫不怀疑警方适用的法律,毕竟在法律知识上,警察比我们强,小伙子被刑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此后没
    2023-06-11
    240人看过
  • 见义勇为者的追偿权
    见义勇为者的追偿权,是指见义勇为者因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时,可以要求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或要求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的权利。这种追偿权产生的条件有二:1?主观目的具有合法性,即见义勇为者实施的行为是为了“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至于这种侵害的来源,可以是他人的侵权行为,亦或是会使国家、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受到侵害的自然灾害等危险。2?见义勇为者实施的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的行为与其受到的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对这样一种损害后果,方可依法律规定转移给侵害人或受益人承担。值得注意的是,在见义勇为者实施“防止”、“制止”行为的过程中,他应当负有尽量减少自己受到的损失的义务,如果损害的发生完全或部分是基于他的故意或重大过失,就应当相应地扣减侵害人的赔偿责任或受益人的补偿责任
    2023-06-05
    385人看过
  • 怎么认定见义勇为呢
    剥夺政治权利
    一、怎么认定见义勇为呢认定见义勇为至少需要下列四项法律要件:1.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无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具有完全政治权利者抑或剥夺政治权利者,都无关紧要。2.见义勇为者必须实施了危难救助行为。3.行为人并不具备法律约定的义务。所谓法律约定的义务是指行为人与救助对象之间存在法律规定的救助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产生了救助效果,但是存在与救助对象的法律约定,那么这种行为就不能够算作见义勇为。4.行为人主观存在维护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愿。二、《民法典》见义勇为有哪些规定《民法典》见义勇为的规定是第183、184条,即为保护他人民事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可以从三方面理解:1.因见义勇为受损害,由加害人负责,没有加害人的,谁得好处
    2023-06-15
    80人看过
  • 见义勇为会入档案吗
    中央国家机关
    见义勇为会入档案。见义勇为是社会公德,是社会行为,得到单位的重视,会记录个人档案会影响一辈子。档案留会存在当地的民政局。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科技等方面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国家档案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档案工作,负责全国档案事业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建立统一制度,实行监督和指导。县级以上地方档案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人员负责管理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九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确定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档案,并对所属单
    2023-08-11
    207人看过
  • 民营电企业让《电力法》处境尴尬
    山东省一家民营发电企业向周边居民供电价格低于国家电网价格三分之一,国家发改委认为其违反了《电力法》,由此引起了社会的强烈质疑。一种观点认为,民营企业制定的价格反映出我国电力行业垄断经营的问题;还有人认为,只有放开市场竞争才能实现价格的回归。作为长期从事经济法研究的学者,专家认为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垄断问题,而是既得利益集团将既得利益法律化的问题。依照我国现行《电力法》的规定,首先,国家实行电网运营统一调度、分级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电网调度,这就为我国电力行业垄断体制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国家对电价实行统一政策,统一定价,分级管理,上网电价实行同网同质同价,这就使得我国在电力价格方面根本不存在自由竞争的空间。换句话说,《电力法》根本不允许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竞争,如果民营企业进入发电行业,制定有竞争力的价格,那么,其行为违反我国《电力法》。其次,国家制定了《电力法》配套规
    2023-06-07
    24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假释
    词条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更多>

    #假释
    相关咨询
    • 无效的尴尬尬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20
      结婚证无效很无奈,今年4月在香港给宝宝办出世纸时,香港警署说我的结婚证第一页没有签名,属于无效证件,最终我以未婚生育的名义办为孩子办了出世纸。今天去宝安油松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警察说我的结婚证第一面公章不清晰,结婚证无效,并且莫名其妙的对我说:“就算你去打官司也没有用。”记得2004年刚领结婚证时我把两本证件当宝贝一样包好收起,想不到现在要用时居然连续被指责是无效证件。t相关知识:t结婚证无效说明
    • 法律是否遇到尴尬?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23
      这不是法律的尴尬,而说此话的人的无知。实际上,多数人自己认为有理却打不赢官司的实际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对法律的无知中,本人自己违反了法律还意识到不到;另一个就是,也是最多的是,证据不足,打官司要以证据为凭,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就是再有“理”,法律上也是无法支持的。就是这句“我就是没钱”,也是认为法官受贿了,可是,你有证据么说这话也是要有证据的,没有证据则有诽谤之嫌了。从你的补充看,你前边的表述不准确
    • 当钉子户碰到户,网友: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7
      只能说有钱的不在乎巴不得拿钱就走,但是没钱混的不好的就这一套房子,谁想受那罪,只能说见好就收吧
    • 见义勇为打死人有犯法吗?
      河北在线咨询 2023-12-03
      见义勇为致人死亡是否犯法要具体分析。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但是行为已足以制止不法侵害人行为或者不法侵害人已无力进行继续侵害的,仍然防卫致其死亡的,构成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
    • 见义勇为是否构成犯罪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2
      不构成犯罪。通常来讲,一个公民对另一个公民的救助义务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道德上的救助义务;一是法律上的救助义务。道德上的救助义务归人们的良心管辖,是自愿行为,在有能力救助的条件下选择不救助的人,受到的是其自身的良心和社会道德的谴责,无强制性义务。而法律上的救助义务是有强制力的,如果负有救助义务人没有积极地履行救助义务应承担法律上的赔偿责任。伴随法律上的救助义务而产生的法律责任是由于有特定的作为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