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共犯的认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2 22:54:32 163 人看过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第2款,“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的,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基本案情】

被告人李某系一艘无船号、无船牌的铁壳船的负责人(船长),被告人林某系铁壳船的船员,二人均未经任何船舶驾驶专业技术培训,无船舶职务船员资格。2011年3月3日22时许,上述铁壳船航行至北海市涠洲岛附近海域,根据被告人李某的安排,被告人林某负责驾船,被告人李某在旁校对卫星导航系统数据。当时海面能见度低,被告人林某疏于瞭望,未及时观察海面航行状况,导致铁壳船与行驶至此的桂北渔X号木质渔船发生碰撞。肇事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被告人李某立即抢过船舵,驾船逃逸,致使桂北渔X号渔船沉没,造成渔船上六人死亡,一人失踪。经交通部门责任认定,被告人林某、李某对上述事故负全部责任。

【争议焦点】

本案的主要争议焦点在于,林某与李是否成立交通肇事逃逸的共犯,换言之,交通事故发生后,李某从林某手中抢过船舵,驾船逃逸的一系列逃离现场行为,林某是否应当负相应的责任,对此,存在着以下两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李某独立完成了全部逃逸行为,从撞船事件发生后到逃离现场的整个过程中,林某没有提供任何协助、支持和帮助李某逃跑的行为,因此,逃逸是李某的个人行为,林某并非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共犯,仅需对交通肇事行为负责,不承担逃逸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

第二种观点认为,林某交通肇事后,虽未直接驾船逃离现场,但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阻止李某驾船逃逸现场,而是选择了逃避责任,与李某一同逃离现场,致使被害渔船落水船员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溺水死亡,两名被告人主观上有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逃逸行为,因此,林某与李某成立交通肇事逃逸的共犯。

【法理评析】

笔者赞成第二种观点,认为林某与李某成立交通肇事逃逸的共犯,主要理由如下:

首先,从犯罪主观方面上看,林某与李某对于交通肇事逃逸具有意思联络,二者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共同故意要求各共犯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为的内容、社会意义与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故意的内容来说,共同犯罪要求各共犯具有法定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认识因素,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意志因素,即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本案中,林某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渔船作业人员,在违规撞船后,根据生活常识,足以判断撞船行为后果的严重性,且对于李某抢过船舵驾船离去的目的,以及由此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结果也会有相当程度的认识,在此情形下,林某选择了与李某共同逃离现场,表明了其内心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发生的心理,满足了共同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

此外,共同犯罪故意还要求各共犯人之间具有意思联络,即共犯人认识到自己不是在孤立地实施犯罪,而是和他人一起共同犯罪。双方对于共同犯罪故意进行沟通联络的形式包括了明示方式和默示方式。本案中,尽管林某与李某事先未以任何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就逃逸行为进行沟通交流,但在当时紧急的情况下,对于李某夺过船舵驾船逃逸的行为,林某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加以阻止,且在逃离现场后未向相关部门报警或寻求救助,实则是以一种默示的方式认可了李某的逃逸行为,以及逃避法律责任的希-望或放任发生的心理,二人一动一静的行为配合,表明了双方就逃逸行为的目的和社会危害后果达成了主观上的共识。

其次,从犯罪客观方面而言,在共同犯罪活动中,只要共同犯罪人实行的行为符合所犯罪名的犯罪构成要件,即使各行为人之间具体实施的犯罪行为有所差异,也只是在犯罪活动中的作用和分工不同而已,并不影响所有人犯罪行为指向同一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因此,本案中,尽管驾船逃离现场的行为由李某独立完成,并不能因此否定林某作为交通肇事逃逸共犯的认定,只要二人的行为意图和指向具有一致性,符合同一个犯罪构成要件,就能成立共同犯罪。

最后,将林某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共犯,符合刑法“入罪举轻以明重,出罪举重以明轻”的司法原则。“入罪举轻以明重”,是指刑法已经明确将一个罪轻的行为规定为犯罪,那么罪重的行为也应当作为犯罪来处理;而“出罪举重以明轻”是指,刑法已明文规定一个重的行为不是犯罪,则较之更轻的行为也不应当作为犯罪来处理。通过这一原则,可以使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为犯罪或没有明确规定不是犯罪的行为能够按照罪或不罪来处理。

“指使肇事人逃逸”的行为是指为肇事人提供逃逸方案、逃逸路线等任何形式的逃逸协助,这其中的逃逸协助,并不仅仅局限于口头形式的出谋策划,还应当包括了为肇事人提供实质帮助其逃逸的行为。本案中,李某作为肇事船舶所有人,当时身处案发现场,情急之下,“抢过船舵驾船逃离”是以实际行为帮助林某逃逸,根据“举轻以明重”的司法原则,既然口头形式的“指使逃逸”成立交通肇事逃逸共犯,则实质上采取行动“帮助逃逸”的行为,岂有不成立交通肇事逃逸共犯之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林某与李某在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范围内成立共犯,应当以共同犯罪进行处理。

【处理结果】

一审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林某有期徒刑七年;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三年,二人息诉服判,均未上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22日 22: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交通肇事逃逸相关文章
  • 交通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
    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的情节加重犯。构成该情节加重犯,首先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能作为定罪情节在确定其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加以考虑;其次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对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一、交通肇事逃逸拘留多少天1、无伤亡情况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
    2023-03-26
    117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逃逸是否构成累犯,交通肇事的逃逸认定
    一、交通肇事罪逃逸是否构成累犯结合实际情况而定。如果肇事者在上次交通肇事逃逸被有期徒刑,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的5年之内再犯交通肇事逃逸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就构成累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的逃逸认定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
    2023-04-20
    308人看过
  • 交通肇事的逃逸认定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一、交通肇事法规有哪些《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2023-03-30
    115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以下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一)明知发生交通事故,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二)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三)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四)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五)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六)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七)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八)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二、交通肇事逃逸主观表现是什么?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
    2023-04-14
    143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即,所谓交通肇事逃逸就是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中具有以下情形并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4)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5)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6)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7)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
    2023-04-22
    61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的共同犯罪
    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这已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界形成共识,这种过失表现为对肇事结果具有过失,既有过于自信的过失,也有疏忽大意的过失,当然行为人对于违章驾驶是故意而为的。而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人对于发生交通事故是明知的、对于交通肇事后有抢救伤者和财产并听候处理的法定义务也是明知的,但为了逃避责任追究(包括民事赔偿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行为人不履行法定义务,因此逃逸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只能是故意,而且以逃避责任追究为目的,是直接故意。根据《高院解释》第五条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对此规定,理论界进行了激烈的批评,认为它违背了共犯是共同故意犯罪的基本刑法理论。但是,我们认为,交通肇事罪在主观上是过失,但是,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在主观上明显是故意的。因为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与交通肇事
    2023-04-22
    249人看过
换一批
#交通肇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交通肇事逃逸一般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处罚标准有以下两点: 1、发生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更多>

    #交通肇事逃逸
    相关咨询
    • 交通肇事逃逸共犯的认定是什么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15
      交通肇事逃逸共犯的认定:在共同犯罪中具有联络,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各共犯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为的内容、社会意义与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 交通肇事逃逸共犯是怎样认定的?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15
      交通肇事逃逸共犯的认定:在共同犯罪中具有联络,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各共犯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为的内容、社会意义与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 交通肇事逃逸共犯的认定是怎样的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1-24
      交通肇事逃逸共犯的认定:在共同犯罪中具有联络,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各共犯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为的内容、社会意义与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 交通肇事逃逸逃逸的认定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2-18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即,所谓交通肇事逃逸就是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中具有以下情形并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
    • 交通肇事逃逸逃逸认定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08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