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家喻户晓的蘭王安全生鲜鸡蛋登陆上海后,因为合作方之间的矛盾引发了不可开交的口水战,随着战斗升级,两大公司先后在各自销售的鸡蛋产品内发表声明以证明自己鸡蛋的正宗,最终导致诉讼。
今天下午13时45分,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就蘭王鸡蛋引发的商业诋毁案、名誉侵权案分别作出一审判决,对原告上海百兰王贸易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兰王公司)、夏某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合作破裂引发鸡蛋商标战
蘭王生鲜鸡蛋是日本的一个知名品牌。2005年5、6月间,台湾人夏某与日本蘭王鸡蛋的生产商负责人大嶋正顕联系,筹划在中国生产、销售蘭王鸡蛋的事宜,双方联系了养鸡场,大嶋正顕为此也专程来沪考察了鸡蛋的生产条件。
2006年1月,百兰王公司成立。3月,大嶋正顕投资的上海大鹤蛋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鹤公司)也正式成立,百兰王公司作为大鹤公司的经销商开始正式负责蘭王鸡蛋的宣传和销售。5月,百兰王公司开始在主要销售对象为日本人的超市内销售蘭王鸡蛋,该鸡蛋的外包装盒与日本销售的蘭王鸡蛋包装相同。
然而,令大鹤公司没有想到的是,当他们向商标局申请注册蘭王商标时,却发现早在2005年12月夏某已经抢先在中国申请注册了蘭王,并将此商标无偿授予百兰王公司。2007年3月,百兰王公司与大鹤公司发生矛盾,大鹤公司停止向百兰王公司供货,百兰王公司随即与上海阿强禽蛋合作社有限公司合作,另起炉灶销售鸡蛋,使用的包装盒仍然与原来的蘭王鸡蛋包装盒一样。
5月11日,百兰王公司先发制人,率先在日本报刊上刊登公告,称最近在上海市场上发现其他公司销售的与其商品相类似的或同名的商品,该商品与百兰王公司没有任何关系,百兰王公司无法保证该类商品的使用期限及品质,敬请注意;为了防患于未然,对于未经百兰王公司允许,在市场上销售标注蘭王商标或相类似商标的商品的行为,一律认定侵犯百兰王的商标权。
大鹤反击导致商业诋毁案
百兰王公司的公告显然直指大鹤公司,大鹤公司随即在自己生产的鸡蛋包装盒内附上了一份日文文书:
对于从今年3月以来与销售公司之间发生的纠纷,对本公司来说是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特向经常惠顾的各位顾客表示衷心的歉意;蘭王这个品牌是由本公司的日本法人经过多年的努力打造出来的;2005年12月台湾人夏某在未经本公司同意的情况下在中国申请注册了蘭王商标,本公司在中国成立公司后在申请商标时才得知这个情况;
至今年春季为止,我们的销售还是顺利的,但与代理店上海百兰王贸易发展有限公司间发生了业务上的纠纷,自今年3月5日以后本公司已停止向该公司供应标准化生产的商品蘭王;蘭王商标原先是由日本的有限会社AVIAN(农事组合法人协和)从15年前开始经过其多年的努力确认品质后打造出的品牌;只要看一下上海蘭王鸡蛋的包装盒就一目了然,纯粹是日本的本公司设计的;我们已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时代,即鸡蛋产品是以怎样的目的生产的、由谁生产的,均需要进行溯源管理,因此本公司今后还将努力向各位供应与日本同样水准的蘭王。为避免市场混乱,大鹤公司开始在市场上供应蘭皇商标的鸡蛋。
百兰王公司对大鹤公司的说明迅速作出回应,其在自己销售的鸡蛋产品盒内作了题为关于同名类似蘭王商品的相关情况的文书说明,内容为:大鹤公司根本没有鸡蛋生产的养殖场,蘭王鸡蛋一直是由百兰王公司进行一元化管理的,一段时间内百兰王公司曾把GP工作委托给大鹤公司,但其在鸡蛋的管理、清洗、包装等方面发生了诸多问题,在8月左右大鹤公司还上市了金蘭、草蘭等众多类似的商品,因此百兰王公司终止了与其合作。
法院判决大鹤没有虚假陈述
双方的含沙射影使得矛盾越演越烈,2007年6月,百兰王公司和夏某分别以商业诋毁和名誉侵权为由将大鹤公司告上法庭,指责大鹤公司在声明书中采用捏造事实或混淆视听的方式侵犯了自己的权益。
法院在审理中查明,蘭王品牌来源于日本,蘭王品牌的鸡蛋在日本的销售时间已有十多年,涉案蘭王鸡蛋的销售对象也主要是上海的日本人。大嶋正顕在2006年1月在日本取得了蘭王书法字的著作权登记证书。
法院判决认为,百兰王公司以蘭王书法字申请注册商标应当获得著作权人即大嶋正顕的许可,但百兰王公司无法证明自己注册蘭王商标时取得了大嶋正顕或有限会社AVIAN的同意。故大鹤公司称夏某未经同意在中国申请注册了蘭王商标属于客观陈述。同时,在合作期间,大鹤公司租用养鸡场并使用自己提供的饲料配方,鸡蛋产出后也由其负责清洗、包装,最后才由百兰王公司销售,故大鹤公司称鸡蛋由其生产也没有捏造事实。
此外,法院认为,在鸡蛋的销售上百兰王公司与大鹤公司之间是购销关系,故大鹤公司称百兰王公司是其代理店并无不妥。2007年3月以后大鹤公司不再向百兰王公司提供蘭王鸡蛋,由于此后双方鸡蛋的生产厂家不同,养鸡的饲料配方也不同,其生产出的鸡蛋在质量标准上也会有差异,因此大鹤公司的陈述未虚构事实。由于双方销售的鸡蛋均使用蘭王商标,势必会使消费者产生疑虑,大鹤公司称为避免混乱在一部分销售店供应蘭皇商标的商品并无不妥。
-
由鸡蛋而起的商业诋毁案
371人看过
-
诋毁商誉与名誉权侵权的区别是什么
266人看过
-
什么是诋毁侵犯名誉权
406人看过
-
我的名誉被别人随意的诋毁,那么名誉侵权是自诉案件吗
290人看过
-
日常琐事引发名誉权案鲜有侵权
308人看过
-
如何处理诋毁他人名誉的案件?
143人看过
名誉侵权指的是文学作品、通告文字、行为语言或其他形式对当事人产生了名誉上的消极影响所构成的一种违背人权的行为,行为人要负法律责任。 任何个人、媒体不得发布捏造虚假信息、刊登新闻、PS图片,否则构成名誉侵权。如果是真实事件发布,则不构成名誉侵... 更多>
-
商业诋毁与一般侵犯名誉权是怎样的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12商业诋毁行为,也被称为商业诽谤行为,是指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具体而言,它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每个公司都有经营范围,不能随意的变更经营范围,不能采取违反公司经营法规的竞争方式来扩大公司的竞争力。公司经营法规是约束公司经营行为,保证市场平稳运
-
名誉权与诋毁商誉是什么山西在线咨询 2022-06-14公民或法人享有的就其自身特性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而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人格权的一种。人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任何人对公民和法人的名誉不得损害。凡败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都是对名誉权的侵犯,行为人应负法律责任。
-
商业诋毁与侵犯名誉权行为有什么区别?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25《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再次,《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赔
-
名誉权与商业诋毁有什么区别河北在线咨询 2023-09-03商业诋毁与一般的名誉权侵犯行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民事责任调整法律不同、侵害主体不同、侵害对象不同以及最终的赔偿损失的计算标准不同。商业诋毁的行为比较严重,可能会涉及到刑事责任。
-
引发性的商业诋毁判什么刑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6-04诋毁商业信誉罪的立案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七十四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 2、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