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人权的成因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0:20:27 252 人看过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利的犯罪,是对人权的严重侵犯。这些犯罪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破坏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犯罪案件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由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人权的司法保障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

笔者认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侵犯人权犯罪频频发生主要是由于公权力扩权、集体性侵权(公权力失控)、个人腐败或准腐败、监督不健全等因素造成的:

一、向服务型社会的转变中,公权力定位不够清晰,私权利依然弱化。

(一)公权力与私权利划分不明,因公权力扩张造成个人权利侵害的事情时有发生。

中国传统以来早已形成的草民意识、等级观念成为公权力扩张滋生的观念基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既是对人的尊重,也是社会正义、公平的体现。像“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之流,把立法者、执法者排斥在守法者之外的等级观念已是不可取。如江津检察院查处的古某某非法拘禁案,就是在清理乡镇计生罚款工作中漠视人权,将超生二胎的人员或超生二胎人员不在家者的直系亲属带到镇会议室,让全镇机关干部轮流去“帮助”他们学习计生条例及国家有关法律,提高认识,自觉接受处罚。期间甚至出现用箩兜将超生户捆绑抬到镇里的情况。公权力的扩张可见一斑。

(二)应有人权同实有人权存在差距,实有人权范围较应有人权范围窄。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概念写进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但实践中,只要法律没有禁止就可以施为,这样一来,每个人的权利都难以用法律全权约束或标明,保护人权的相关规定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往往凭任人的主观而为。

同时,上位法与下位法之间的滞后带来的矛盾也影响了实有人权的保护。在我国刑事法律规范中,对侵犯人权非法取证所导致的程序性后果如何,是没有明文规定的。

(三)封建家长意识的遗毒,认为只要有理就是合法,实际是将公权力滥用而不是程序化。

基层部门往往重实体、轻程序,过分强调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忽视对私权的保护,认为只要执法行为实际效果合法,违反法定程序无关紧要。在这样观念下的群体性执法会存在“刑外刑,法外法”之嫌,因为此时的政府行为没有明文的法律为其“保驾护航”,我们只能承认行为之间具有因果联系,但政府却不能因此开脱掉责任。

古某某非法拘禁案实际就是行政性权力的失控,而采用群体性执法的方式会使个人责任分散淡化,执行者往往因人多势众默认在混乱局面中的过激执行行为,从而引起群众不满甚至更加极端的举动。再比如何某某刑讯逼供案,由于滥用警力,工作方法过于简单,作风粗暴间接造成被羁押人员在留置盘问期间死亡。

二、利益异化的驱动,导致公权力私化。

对于行为前仔细计量利害得失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而言,其隐秘性高,潜伏期长,法定刑期又比较低,权力的制约相对弱化,所以相应的犯罪成本小,因而频繁出现公权力的私化。

(一)集体性侵权是权力私化的背景。

通过清理发现,此类案件撤诉、不起诉的理由主要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对违法主体内部人员间是否有授意无法确认。此类犯罪嫌疑人往往集体规避法律处罚,在违纪违法后常利用职权找到替罪羊或互相证明推卸责任,从而大大增加了检察机关的办案难度。如杨某破坏选举案。杨身为选举委员会选区主持人,为他人谋取私利,在选举中指使人员私填选票80份,造成选举失败。但由于证据单一,无法证实杨有授意行为,故检察机关撤诉。

(二)个人腐败、“准腐败”是权力私化的重要体现。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人权是对自身职责的背弃,它比一般的侵犯人权的行为影响更恶劣、危害更严重。如江津检察院查办的杨某某破坏选举案,就是为谋取本人私利,以贿赂人大代表等方式拉选票,当选上领导干部,给当地群众造成极坏影响。

同时,社会风气的普遍下降,使社会上存在相当一部分虽未达到追究违法责任但权力本身已不干净的“准腐败”行为,“准腐败”行为的大量发生使权力的廉洁度普遍下降,最大的危害在于构成了职务犯罪腐败现象群发的丰厚土壤。在握有一定权力的行政执法部门,这种“准腐败”的普遍存在,使该行业的职业道德标准逐渐下降,甚至在个别人手中彻底沦丧。

三、对国家机关的制度约束力不强。

一是行使权力部门的准入机制不足。此类部门工作点多、面广、量大,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水平不一。

二是重要职能部门司法人员职权过大。如行政执法部门的性质决定了其属下的大部分执法人员在工作中具有相对独立的执法权,执法权的分散使对这种权利的管理产生一定难度,执法过程中各部门的相对独立性,使其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

三是行使职权中有的缺乏监督,有的监督滞后,往往是发生之后才引起重视。检察机关的侦查属于最后一道防线的司法救济,也是事后监督,预防能力差。由于我国法律对此没有规定相应的监督内容和程序,导致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处于一种监督与被监督双方之间“协商监督”的不规范状态。又比如,由于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之间缺乏相互衔接法定工作机制,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中发现的可能是犯罪案件的线索无法进行有效的立案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犯罪,影响了通过打击犯罪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效果。

四是在认定犯罪和证据等方面,各方面态度和意见也常有不一致的地方,往往导致渎侦案件有罪判决率低,降低并减少了案件的影响力和办案效果。如古某某非法拘禁案就是由侦查终结移送至起诉部门后不予认定的。

五是公民的法制观念有待进一步深入,救济渠道不完善。不光要保护自身权利的行使,还要在侵权后能够有理有据的维权。只有公民具有强烈的权利意识与权利观念,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公权力的非法扩张与恣意滥用。王世超罗君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0日 04: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直系亲属相关文章
  • 对于滥用职权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该如何进行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处罚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上述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滥用职权罪该怎么处罚如果犯罪嫌疑人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并存在超越职权、玩弄职权、故意不履行应当履行的职责或者以权谋私的行为,导致国家和人民利益、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就构成了滥用职权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滥用职权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第一,这个罪的基本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如果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依法判处三到七年有期徒刑。其中,“情节特别严重”主要指的是:造成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造成众多人员伤亡
    2023-07-03
    83人看过
  • 滥用职权一定是国家工作人员吗
    是的,本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一、妨害公务事件怎么处理?妨害公务的处理:构成妨害公务罪的,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的刑事处罚。构成妨害公务罪的行为主要包括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等行为。构成本罪的,应承担本罪相应的刑事责任。二、妨碍公职怎样定罪通过暴力和威胁阻碍公职的行为可以构成妨碍公务的罪行。具体分析如下:一、客观行为有三类:1、以暴力或威胁的方式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灾害、突发事件期间依法履行职责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2、故意阻碍国安和公安人员执行职务,即使不使用暴力,只要造成严重后果,也会成立本罪;3、暴力袭警,从重处罚;二、主观过错必须是故意的。也就是说,如果知道国家工作人员在依法执行公务,仍然希
    2023-03-27
    106人看过
  • 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是否一定?
    是的。滥用职权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和各级司法机关,因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非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构成滥用职权罪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般是不能够构成滥用职权罪的。但是可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共享身份,从而成为共犯。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侵吞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等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侵吞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等行为。滥用职权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致使国家机关的某项具体
    2023-07-17
    99人看过
  • 在国家行政机关辱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在国家行政机关辱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辱骂或者诽谤他人都是属于违法的行为,不管是国家公职人员还是其他人。辱骂他人违反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可以对当事人处行政拘留。如果是在执行公务的时候被辱骂、恐吓、要挟,可能对方涉嫌妨害公务罪。如果不是执行公务期间,则可以追究对方侮辱罪。不构成犯罪的,可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第二百七十七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
    2023-03-07
    487人看过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罪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罪的法律依据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具体内容如下: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案件(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案(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禁或者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拘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24小时以上的;2、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并使用械具或者捆绑等恶劣手段,或者实施殴打、侮辱、虐待行为的;3、非法拘禁,造成被拘禁人轻伤、重伤、死亡的;4、非法拘禁,情节严重,导致被拘禁人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5、非法拘禁3人次以上的;6、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是没有违法犯罪事实的人而非法拘禁的;7、其他非法拘禁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非法拘
    2023-06-03
    299人看过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了失职罪,应该怎么处理
    我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明确规定,国有公司、企业员工严重不负责任或滥用职权,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损失,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失,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的国家利益受到特别严重损失,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定金行为,造成国家利益严重损失的,按定金规定处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犯了执行判决失职罪既遂要咋样判刑由事故责任车主自己承担应当承担的所有部分的赔偿。交通事故属于民事诉讼,没有钱赔一般不会坐牢。如果对方申请强制执行,在限定的期限里仍然不能履行义务的,法院会冻结、划拨你的财产以赔偿对方,发现你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8-06
    450人看过
  • 浅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林木被伐造成重大损失的认定
    高检院规定的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标准的第五种“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中的“重大损失”的标准,目前,法无明文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就难以把握罪与非罪的界限。河南省新县是全国林业生态示范县,笔者试对已查办的几起滥用职权致使林木被伐这类案件“重大损失”的认定,谈几点看法。一、从行为人主观动机不同上来认定。一是行为人具有徇私情节,滥用职权致林木被伐。这种情形,往往造成的危害结果严重,主观恶性大,社会影响恶劣,应属打击对象。我们立案查处某镇副镇长汪某滥用职权致使林木被伐一案中,汪某为使分管的林站“增加收入”,明知无权批准申请人砍树,在向多名申请人收取数额不等的“育林费”后,非法同意采伐,致使多处林木被伐。汪某的行为致多处林木被伐,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虽未达到立案,也应打击。二是行为人主观上过失,滥用职权致林木被伐。实践中对待这类案件,只要未造成特
    2023-06-11
    167人看过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的处罚方式评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可以划分为以下三大类:(一)贪污贿赂犯罪(第八章)贪污贿赂犯罪,在我国刑法中第八章中用了十五个条文,规定了十二个罪名(394—396)包括:1、贪污罪2、挪用公款罪3、受贿罪4、单位受贿罪5、行贿罪6、对单位行贿罪7、介绍贿赂罪8、单位行贿罪9、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10、隐瞒境外存款罪11、私分国有资产罪12、私分罚没财物罪。(二)渎职罪(第九章)渎职罪在我国刑法第九章中用了二十三条规定了34个罪名。包括:1、滥用职权2
    2023-07-02
    368人看过
  • 网络诽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采用各种方式恶意诋毁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给他人造成一定的后果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追究其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能构成诽谤罪。根据法律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一、恶意造谣属什么罪名恶意造谣属侮辱罪、诽谤罪。通过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1、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2、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二、诽谤罪和侮辱罪1、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
    2023-03-12
    305人看过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考核办法
    一、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二、年度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三、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数,一般掌握在本机关参加年度考核的公务员总人数的百分之十五以内,最多不超过百分之二十。公务员年度考核工作的存在的问题(一)考核指标比较笼统考核指标包括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两项。考核内容是指公务员的任务和职责,即要你做什么。评价标准指要达到内容的质量要求,即怎样才算做得好。现行的考核制度将考核内容分为德、能、勤、绩、廉五个部分,考核标准也只是定性地做了说明。考核内容大体相同,没有体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公务员的基本要求,在实践中,一方面缺乏评价实绩的客观标准,从而使注重实绩这一考核原则变得模糊;另一方面,公务员的考核仍以定性的为主,而定量的较少,主观性评价的作用仍然很大,这样就给划分等次带来一定困难。(二)考核结果等次偏少按照《公务员考核规定》
    2023-07-08
    361人看过
  • 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罪是否只能由国家工作人员构成?
    渎职罪主体有以下: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就是按照宪法的规定,属于国家机构序列的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2、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3、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此类人员是指一些法律、法规授权在某些领域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某些非国家机关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4、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主要是指那些虽不属于国家机关正式在编人员,但在国家机关中行使国家机关职权的人员。5、其他人员。主要是指个别罪名规定的可以由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的犯罪。非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如果行为人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罪中的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构成要件应是:主体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害的客体是国家的保密制度;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实施了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
    2023-07-20
    487人看过
  • 新刑法渎职罪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解释
    一、新刑法渎职罪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司法解释刑法缩小渎职罪的主体范围,其目的是从严治吏,保护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免遭重大损失,但是由于刑事法网本身不严,直接影响了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的效果。在办案实践的推动和呼吁下,最高司法机关不得已而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就渎职罪的主体问题作出扩大解释,以填补刑法漏洞。由于检察机关肩负着查处渎职犯罪的重任,因此,检察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最多,各级检察机关要求扩大渎职罪主体的呼声也最强烈。正是在这种办案实践的大力推动下,最高人民检察院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司法解释。这些司法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对具有行政职责或管理职权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依照法律从事公务时,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论的解释。这类解释目前有四个,即《对【关于中国证监会主体认定的请示】的答复函》、《对【关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体认定的请示】的答复》、《关于镇财政所所长是否适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批
    2023-04-13
    495人看过
  • 失职被骗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如何量刑?
    我国刑法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规定是在第九章渎职罪中,具体规定在第四百零六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的构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的构成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有公司的财产权益度;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罪在主观为过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07
    214人看过
  • 哪些罪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罪有挪用公款罪、受贿罪、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等。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第三百八十六条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一、严重职务违法判多少年严重的职务犯罪会判多少年依据犯罪的罪名、犯罪的情节、犯罪嫌疑人有没有自首立功表现等的实际情况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2023-03-17
    435人看过
换一批
#血亲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直系亲属一般指的是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血缘联系的亲属,其中包含有配偶、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等等,如果养父母因为收养、或者抚养关系也能成为直系亲属的关系,例如收养人与收养的... 更多>

    #直系亲属
    相关咨询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滥用职权罪的共犯有哪些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15
      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共同犯罪中,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能是滥用职权犯罪的共同实行犯,但可以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教唆或帮助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否能被认定为国际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罪的共犯,主要取决于其行为是否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如果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劝导、说服,或者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甚至代为实施部分本该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行为
    • 何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行为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8-13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行为,是指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行为。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侵犯公民法人和其组织合法权益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04
      按照法律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可以申请国家赔偿。《国家赔偿法》第三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吗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1-14
      1、非法拘禁,并不是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一般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3、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 国家机关人员滥用职权的刑事处罚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10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 (3)造成有关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产、严重亏损、破产的; (4)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5)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