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审判实践中,所有权保留制度适用于动产和不动产,且对其的设立没有要求必须是书面形式,但从证据角度讲,笔者认为订立书面形式是最好的选择。设立所有权保留买卖的双方应包含以下权利义务:
(1)出卖人对标的物享有所有权,享有支付价款和履行其它义务的请求权,还包括当买受人不履行支付价款或其它义务时取回标的物的权利;出卖人的义务则包括了交付、瑕疵担保等。
(2)买受人享有对标的物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享有履行相应义务后即可取得标的物所有权的期待权,以及当出卖人行使取回权之后,在法定或出卖人指定的期限内,其得以在履行其义务的情况下行使的回赎权;买受人的义务则体现在约定的条件支付价款、对标的物妥善保管使用等等。
所有权保留,是指在买卖合同中,根据法律规定或双方当事人之间约定买受人先占有使用标的物,但在双方约定的特定条件成就前,出卖人仍保留标的物所有权,待条件成就后,再将所有权移转给买受人的一种交易方式。
医疗法律关系
医疗法律关系是指由医疗法律规范在调整医患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医疗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法律关系,其特殊性是由医疗法律规范的特殊性和医患关系的特殊性决定的。
医疗法律规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它具有双重性,即既含有民事法方面的内容,又含有行政法方面的内容。目前,我国的医疗法律规范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和基本完备的内容。关于公共卫生方面,有“食品卫生法”、“急性传染病防治条例”、“国境卫生检疫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水污染防治法”等。关于医疗方面,有“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家庭病床暂行工作条例(试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医院工作制度”等。关于药物方面,有“药品管理法”、“新药审批管理办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等。分析研究上述各类法律规范的条文可知,其内容既有民事性质的,又有行政性质的。民事性医疗法律规范调整的那部分社会关系形成医疗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性医疗法律规范调整的那部分社会关系形成医疗行政法律关系,两者融合共同构成医疗法律关系。这就使之与其他法律关系有了明显的区别,其他法律关系,如合同关系、继承关系、市场管理关系等,其构成都是单一的。
医患关系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它既具有民事契约关系的某些特征,同时又存在与民事契约关系相抵触的某些特征。医患关系从职业的角度讲,其实质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反映在法律上,就其主要性质而言,就是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因为,在一方提供服务,另一方接受服务的过程中,双方之间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也就不存在行政上的命令服从关系。有人认为,患者一旦进入医院挂号就诊,就要无条件地服从医院的安排和管理,医方也无从选择病人,由此认为医患双方的法律地位并不平等,进而否定医患关系的民事契约性质。笔者认为,医患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是由医疗这一特殊服务行业的职业特点决定的,并非基于行政隶属关系而形成的命令服从关系,也不是行政意义上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所以不能据此否定医患双方法律地位的平等。而法律地位平等正是民事契约关系的最根本特征。
但是,医患之间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与社会中其他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又有很大区别。其他服务关系的两者之间不仅法律地位平等,而且还是自愿和等价的。这是民事契约关系的两个重要特征,而医患关系却缺少自愿性和等价性,所谓与民事契约关系相抵触之处也正是就此而言的。在医患关系中,医方首先是国家安排的服务者,代表国家为公民提供健康服务,医方只有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的职责,没有选择病人或拒绝提供服务的权利,所以说根本没有自愿可言。患者虽然可以选择医院,但一经选定,进入诊疗过程,就必须服从医方的管理和安排,其自愿性也大打折扣。除自愿性之外,医患关系也不完全是市场调节的等价交换关系。目前,我国医院还是靠国家财政扶持的福利性、公益性事业单位,患者就医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享受国家的福利待遇。由我国的国情决定,医院在短期内还不能彻底推向市场,不等价的情形也就不能很快消除。
总之,医疗关系的平等主体之间服务与被服务关系的实质,决定了其基本性质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而非自愿性和不等价性又决定它不是纯粹的民事法律关系。医疗法律关系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医疗纠纷民事责任的认定和处理上的特殊性,这方面的内容将在后面具体述及。
-
因赌博欠债构成法律关系吗
386人看过
-
判断是否构成劳动法律关系
347人看过
-
构成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关系
114人看过
-
哪些法律法规构成了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
315人看过
-
赠与是否构成单方民事法律关系
178人看过
-
律师与律所能否构成劳动关系
113人看过
医疗法律关系是指由医疗法律规范在调整医患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医疗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法律关系,其特殊性是由医疗法律规范的特殊性和医患关系的特殊性决定的。 医疗法律规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它具有双重性,即既含有民事法方面的内容,又含... 更多>
-
构成违法分包关系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14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分包的就是合法分包,是有效的。不符合法律规定而进行分包的,就不合法。分包必须取得发包人的同意;分包只能是一次分包,即分包单位不得再将其承包的工程分包出去。《建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
-
构成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甘肃在线咨询 2021-12-01劳动法关系的对象是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对象,即劳动力。1、劳动行为。即劳动者为完成用工单位安排的劳动任务而支出劳动力的活动,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基本客体。它作为被支出和使用的劳动力的外在形态,在劳动法律关系存续期间连续存在于劳动过程中,在劳动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关系中主要承载或体现用工单位的利益。2、劳动待遇和条件。也就是说,劳动者因支出劳动力而有权获得的,用人单位因使用劳动力而有义务提供的各种待遇和
-
-
XX构成委托关系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8邮政代办员与邮政局之间是委托代办关系而非劳动关系。理由如下:一、邮政代办员与邮政局双方之间无身份上的隶属关系。因为邮政局的各项规章制度除基于代理业务方面的工作规则,邮政代办员必须遵守,其他各项劳动管理制度如劳动考勤、晋升晋级都不及于邮政代办员,邮政代办员以自己的技能从事代办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八条规定代办人员办理邮政业务时,适用本法关于邮政工作人员的规定,故邮政代办员与邮政局双方之间无
-
主要构成构成劳动关系的是?山西在线咨询 2021-11-11劳动法关系是指劳动法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劳动权利和义务关系。劳动法关系是劳动关系的法律表现,是当事人之间符合劳动法律规范、具有权利义务的关系。那么,劳动法关系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呢?劳动法关系的主体是依照劳动法享有权利和义务的劳动法关系的参与者。劳动法关系的主体是自然人,包括本国公民和外国人(外国公民没有国籍)。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具体来说,在中国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