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近似与商标混淆的区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1 11:01:50 78 人看过

一、商标近似与商标混淆的区别是什么

商标近似与混淆的关系在于:近似是因,混淆是果。即是说,正是由于产品的外观设计、商标及商品包装装潢在外观上近似的原因,才会造成对商品或服务混淆的结果。无近似之原因,便不会发生混淆之结果。

近似虽然也依赖于人主观上的判断,但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客观标准。两个外观设计是否近似,从根本上取决于设计中形状、图案和色彩的相近程度;两个包装装潢之所以构成近似,也缘于包装装潢中文字、色彩、图案等要素之间缺乏明显差异。而混淆则是基于上述近似之原因,于一般公众或普通消费者主观上无从分辨,而误将两个事实上来自不同主体的商品或服务混同为一。

但是,有近似并不必然产生混淆之结果。

近似有程度之分,所导致混淆的可能性便也有大小之别。从近似的程度来说,有一般近似、较为近似和非常近似。不同程度的近似所导致混淆的可能是不相同的,在非常近似和较为近似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混淆的结果。但在一般近似的情况下,是否产生混淆或混淆的可能有时会取决于其他因素。例如,在包装装潢侵权案中,商品的知名程度、商品的价格、装潢中的差异因素对一般消费者注意力的影响等,均会左右对是否造成混淆的判断。

司法实践中有时会把近似和混淆混同起来,认为构成近似便会造成混淆。需说明的是,混淆是构成商标侵权和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并导致不正当竞争的要件,并非近似。因此,如果不能正确界定二者之关系,有时难免会得出错误的侵权结论。

二、商标近似会不会视为侵权

商标近似会视为侵权。从本质讲,商标侵权行为均表现为不公平地利用或者损害他人商标的显著性或者声誉,但一般限于同一种或者类似的商品或者服务。在非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与他人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一般不构成侵权,但该商标知名度较高且显著性较强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五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02: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商标相关文章
  • 用正确的逻辑理清“类似商品”与“混淆”
    混淆是认定类似商品的标准吗?在商标侵权混淆理论中,混淆特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来源或有关方面的错误认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32号)第11条将类似商品定义为在功能、用途、生产部门、销售渠道、消费对象等方面相同,或者相关公众一般认为其存在特定联系、容易造成混淆的商品,因此出现了以混淆作为类似商标的认定标准,认为混淆是判别类似商品的基本原则的观点,司法实践中也有多份判决支持以混淆作为判定是否构成类似商品的标准。然而,以混淆作为类似商品的认定标准,存在严重的逻辑循环和因果倒置问题:认定混淆取决于商品或服务是否类似;混淆又是衡量商品或服务是否类似的标准。有学者试图通过区分混淆的对象来解决这一逻辑问题,其认为认定类似商品时的混淆是指产源上的混淆,而认定商标侵权的混淆是指商品使用价值上的混淆,但问题是产源上的混淆与商品使用价值上的混淆有时很难
    2023-04-23
    306人看过
  • 什么是近似商标,近似商标如何认定
    一、什么是商标近似商标近似,是指两商标相比较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文字与图形的整体结构相似,易使消费者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混淆的商标。例如:两商标中的图形相似、一图形商标与另一组合商标中的图形相似、一文字商标与另一图形商标所指同一事物、两商标的图形虽不近似但文字读音相同并无法区别其所指事物的、两商标虽然使用不同的文字但其含义相同的,商标设计思想和色彩相近,且整体观察容易混淆的商标。二、如何认定商标近似根据《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的规定,商标法第52条第(1)项规定的商标近似,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比较,其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其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相似,或者其立体形状、颜色组合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者认为其来源与原告注册商标的商品有特定的联系。根据《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
    2024-04-02
    290人看过
  • 商标读音相近算近似商标吗
    一、商标读音相近算近似商标吗一般说来,商标的音、形、义有一项近似即可判定两商标近似,但还需结合使用,以市场实际赋予三者的权重具体分析。商品或服务的种类不同,商品或服务投放市场的实际情况不同,音、形、义在混合认定中所起的作用也会有所不同,例如视觉商标中商标的字形通常起主要作用,而在电话订购或电视直销等购物方式中,听觉则可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些情况下,商标的“含义”又可以成为判定商标近似与否的标准。所以,在实践中认定商标是否近似要综合考虑,全方位分析。二、商标异议的基本程序是什么根据我国现行《商标法》第十九条规定:任何人对经商标局初步审定的商标,均可在初审商标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异议。商标异议的基本程序如下:提出商标异议的主体在法律上是任何人,可以是机关、团体、企业、也可以是个人;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可以是利害关系人,也可以是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是中国人,也可以是外国人。商标异议
    2023-06-19
    247人看过
  • 近似立体商标是什么,近似商标合法吗
    一、近似立体商标是什么,近似商标合法吗近似商标是指两商标相比较,其中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文字与图形的整体结构相似,易使消费者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混淆。就文字商标而言,一般需要结合音、形、义三个方面来考察。图形商标则主要以外观为准。一般说来,商标的音、形、义有一项近似即可判定两商标近似,但还需结合使用,以市场实际赋予三者的权重具体分析。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标是商标侵权的重要形式,是不合法的。我国《商标法》第三十条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凡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或者同他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已经注册的或者初步审定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由商标局驳回申请,不予公告。”二、立体商标的表现形式按照构成的不同,立体商标有四种表现形式:1、与商品无关的装饰性外形,这类立体商标的特点是商标与商品或服务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仅仅是一个立体标志。2、带有文字开图形成分的商品
    2023-06-18
    372人看过
  • 什么是商标“反向混淆”
    商标正向混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商标混淆,即考虑在后商标是否与在先商标相混淆,使消费者将在后商标的使用人的商品误认为源于在先商标的使用人。所谓商标反向混淆,是与传统意义上的商标混淆(正向混淆)相对而言的,即在后商标使用人对商标的使用已使之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以致于消费者会误认为在前的商标使用人的商品来源于在后商标使用人或认为二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实践中,在后商标使用人可能将他人在先注册的商标用作其商号、商品名称等商业标识。换句话说,如果某个大公司(知名度较高的公司)使用了与某个小公司(知名度较低的公司)的商标,即使是小公司在先使用的,但是经过大公司的广告宣传之后,消费者会反过来认为是大公司的商标,或把小公司认为是大公司的子公司,或存在某种联系。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小公司明明是商标的在先使用者,但是却不能自主使用其商标。因为大多数消费者一开始接触到商标来源于大公司,这就构成了商标反向混淆。律师
    2023-05-06
    135人看过
  • 什么是商标近似侵权?如何区分商标侵权和近似侵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人民法院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的规定,认定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按照以下原则进行:(一)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二)既要对商标进行整体比较,又要对商标的主要部分进行比较,比较应当在比较对象隔离的状态下进行;(三)判断商标是否相似,应当考虑请求保护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商标近似侵权需要负刑事责任吗?行为人因商标近似构成侵权的,一般不承担刑事责任,仅应当承担侵权行为所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我国《民法典》规定,对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人民法院依据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的规定,认定商标相同或者近似按照以
    2023-08-06
    294人看过
  • 商标与商号容易产生混淆的原因是什么
    商号是企业名称中字号的俗称③,它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表明不同于其他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的特征而在商事交易中使用的特定名称。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七条及《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九条的规定,企业名称应当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组织形式依次组成,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由于企业名称是企业的代号,而且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区别其它的生产者或经营者,因此,企业名称是独一无二,不允许相同的。在同一行政区内,企业名称构成要素中的行政区划、行业、组织形式均可以相同,唯一不允许相同的就是商号。可见,商号不仅是企业名称中的法定构成要素之一,而且是其最关键的核心部分,只有它才具有真正的识别价值。作为一般的消费者只会记住企业的商号,而很少会记住企业完整的名称。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名称应当使用符合国家规范的汉字,不得使用汉语拼音字母、阿拉伯数
    2023-04-30
    261人看过
  • 近似的商标版权也一定近似吗
    一、近似的商标版权也一定近似吗商标相似性的判定过程甚为复杂,尤其当涉及到那些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商标时,我们需要更为审慎地考虑除了商标相似程度之外的其他诸多因素。如果两个相关的商标在整体构图方面展现出高度的相似性,那么我们就会认为这两枚商标之间构成了近似商标。若相关的两个商标在整体构图方面并未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但是其中一方,即我们所说的权利商标,却拥有极高的声誉度,涉及到被指控侵权的另一方面,那么我们就有可能通过对比分析这两枚商标的主要组成元素来确定它们是否构成近似商标。如果这两枚商标都享有相对较高的知名度,或者说它们的共存是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那么在进行商标相似性的判定时,我们还需结合这两枚商标的实际使用情况、使用历史、相关公众的认知以及使用者的主观态度等多重因素进行全面评估与判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人民法院依据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
    2024-05-10
    133人看过
  • 商标混淆侵权判定步骤
    混淆一词字面汉语解释就是指迷惑,将一样东西误认为另一样东西。在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进行了列举,其中第二项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因此,在商标侵权中构成混淆的前提是被控侵权的商标标识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容易使消费者对二者产生误认。在商标侵权中混淆一般指公众将商品来源进行误认,消费者无法辨认所购商品是来源于不同生产者或提供者。理论界为了适应企业多元化经营模式,对商标侵权中混淆的概念做出内容上的扩大解释,认为即使消费者可以区分商品是来源不同生产者或提供者,但基于经营者之间密切联系,消费者认为这不同生产者或提供者之间有授权使用商标的行为或者之间有赞助行为。一、商标产生混淆的原因有哪些(一)外观近似商标外观近似主要指商标文字字形,英文字母组成以及图案构成近似
    2023-03-16
    91人看过
  • 侵权商标混淆的判断原则
    按照商标法理,是否会造成混淆(包括可能的混淆)是认定商标侵权的主要依据。只要有可能导致消费者混淆,就可以认定使用行为构成侵权,而没有或不存在混淆可能性的,就没有构成商标侵权。混淆的实质是,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来源及相关信息发生错误认识。然而,混淆本身又是一个难题,它需要借助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商品和商标的相似性。“商品类似”、“商标近似”是商标法的一个重要命题,其重要作用首先体现在商标确权过程中,商标申请、异议、评审无不围绕着这两大要素展开。商标注册采取分类申请的原则,设立这一原则的直接目的是防止在后商标与在先商标在标识和对象上过于接近而导致混淆,更为深远的目的是在分工日渐细化的市场背景下优化商标资源的配置。我们看到,在分类注册申请原则的制度下,存在着大量近似甚至相同的商标,但这种情况的存在并未导致消费者的混淆,也未引起竞争秩序的混乱,原因就在于这些商标标示的商品或服
    2023-05-01
    97人看过
  • 近似商标侵权的认定标准,如何认定近似商标侵权
    一、近似商标侵权的认定标准近似商标是指商标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近似,商标图形的构图、着色、外观近似,或者文字和图形组合的整体排列组合方式和外观近似,立体商标的三维标志的形状和外观近似,颜色商标的颜色或者颜色组合近似,使用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商标相同和近似的判定,首先应认定指定使用的商品或者服务是否属于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其次应从商标本身的形、音、义和整体表现形式等方面,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并采取整体观察与比对主要部分的方法,判断商标标志本身是否相同或者近似。近似商标的判断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标准:1、人的标准。即以大多数消费者的注意程度作为标准。2、地的标准。在近似商标的判断中应根据地区的各种差异而异。3、物的标准。在根据商品的性质和价值的不同而相应的标准也有所不同。4、时的标近似商标的判断时准。在判断商标是否近似时要考虑
    2023-03-30
    470人看过
  • 美国商标法中的“反向混淆”
    绝大多数的商标侵权都是“顺向混淆”,即在后的商标所有人让消费者产生一种虚假印象,自己的商品或服务来源于在先的商标所有人,或者说在先商标人制造了或认可了自己的商品或服务。在这种侵权中,在后的商标所有人利用了在先的商标所有人的商誉。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由于在先的商标人在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在后的商标人在市场上处于强势地位或者非常著名,可能就会出现“反向混淆”。在这种情况下,在后的商标所有人可能让消费者产生一种错误印象,在先商标所有人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是来源于在后的商标所有人。这种“反向混淆”不仅会使消费者混淆,而且会损害在先商标人的信誉,侵权者也要承担责任。美国联邦商标法“兰哈姆法”中没有明确的关于“反向混淆”的规定。“反向混淆”是由法院的一系列判例所确定的。在1977年的“轮胎分销商”一案中,原告“BigO”是一家轮胎制造商,向一些独立的轮胎零售商提供自己的产品。从1974年2月开始,原告
    2023-06-08
    381人看过
  • 区分相同商标与相似商标
    一、商标相同或者商标近似如何判定商标是否相同或相近似是有其可能标准,这个标准是两个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流通时,是否会容易使消费者或经营者对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因为判定两商标是否相同或相近似的目的在于通过法院的审理活动为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保护,如果两商标不存在使消费者或经营者产生误认的可能,则商标注册人就?有受到实际的损害,也?有受到损害的可能,两商标就不应判定为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商标是否相同或相近似进行判定时,法官应当将自己虚拟成“相关公众”,而不是具有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的法官自己,以“相关公众”的眼光看,两者有产生误认的可能,就属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可见,法官进行判定的商标实际上只是一个逻辑判断的过程。是心证的过程,并不要求就两商标是否会产生误认进行实际的实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商标法与第五十二条第(一
    2023-02-22
    72人看过
  • 商标局怎么判定商标近似
    想要判断商标是否近似,一般得从两商标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着色、外观近似,或者文字和图形组合后的整体排列组合方式和外观查看,或者其三维标志的形状和外观近似,或者其颜色或者颜色组合近似,使用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按照简单的理解就是,商标近似的判断,就是看消费者对两种商标产品会不会产生误认。而商标权利人在申请后,主要是对文字商标的审查、图形商标的审查和组合商标的审查。而且,商标局一般是通过以下的方式判定相似性:1、指定使用的商品或者服务是否属于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2、从商标本身的形、音、义和整体表现形式等方面,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并采取整体观察与比对主要部分的方法,判断商标标志本身是否近似。实践中,人民法院认定商标近似则按照以下几点进行:1、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审查标准;2、既要进行对商标的整体对比,又要进
    2023-06-01
    54人看过
换一批
#商标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商标
    词条

    商标,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牌子,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商标的本质作用是区别商品的来源或服务的提供者。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由文字、... 更多>

    #商标
    相关咨询
    • 商标用与类似混淆怎么投诉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2-10
      商标权类似混淆可以收集证据之后直接向相关法院提起诉讼。
    • 商标权类似混淆如何投诉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04
      商标权类似混淆可以收集证据之后直接向相关法院提起诉讼。
    • 商标侵权和商品混淆有什么区别?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25
      如果是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是商标侵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五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
    • 商标侵权的混淆标准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17
      按照商标法理,是否会造成混淆(包括可能的混淆)是认定商标侵权的主要依据。只要有可能导致消费者混淆,就可以认定使用行为构成侵权,而没有或不存在混淆可能性的,就没有构成商标侵权。
    • 如何投诉和纠正商标类似混淆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5-15
      商标权类似混淆可以收集证据之后直接向相关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