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言论侵权需要赔偿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30 22:10:21 387 人看过

网络上每天都有发布言论,如果说遇到有人在网上发布言论侵害了自身的权益是可以要求对方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等法律责任,至于是否需要赔偿的问题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网络发布言论侵权行为发生的话,作为被侵权人首先要明确网络发布言论侵害他人权益是需要承担责任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网络发布言论侵害行为可能会侵害公民的人格尊严,此外,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当你确定对方的行为属于侵害你的人格权时,此时就应该收集相关的证据,例如保留发布言论网页截图,网站域名等等,收集到相关的证据后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维权。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如果因他人网络发布言论侵权的受害人不知道如何确定赔偿数额,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否获得赔偿的话,建议最好可以找个网络言论侵权专业的律师咨询了解一下。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3日 04:3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精神损失相关文章
  • 论对网络侵权损害赔偿的管辖权确定
    一、网络侵权的特点1、行为实施简便。行为人无需具备高深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也无需懂得编程就能实施大多数的侵权和欺诈行为,如将商业软件擅自复制、传播或上传至个人主页上供他人免费下载;再比如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将权利人的文学作品在互联网上登载2、合法行为与侵权行为之间界线模糊。IT业和互联网都是基于开放的技术标准,这就给认定侵权行为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比如应用程序的雷同就很难分辨是剽窃还是设计思路的巧合;再比如他人辛辛苦苦制作的网页,这对制作人来说无疑是享有著作权的,但任何人只要在IE上单击“查看源文件”或将页面下载后用Potpage等网页软件打开就能轻松得到他人的源代码,将其间的文字换成自己的内容或将多个他人的源代码进行一番拼凑就可生成自己的网页,但谁又能认定该行为侵权呢?3、证据难以取得。在网络上实施不法行为的人不会愚蠢到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有的甚至是借用或盗用他人的用户名和密码上网,即
    2023-02-04
    243人看过
  • 网络言论不当怎么处罚
    一、网络言论不当怎么处罚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网上发表不当的言论要依据情节而定,依照《治安处罚法》,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如果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依据《刑法》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网络言论侵权要到哪个法院起诉网络言论侵权给当事人带来的损害不可估量,此时作为受害一方肯定想到法院起诉维权,但究竟去哪个法院起诉可能就没几个人
    2023-04-30
    147人看过
  • 在网络平台发布不当言论,是否侵犯他人名誉权?
    名誉作为一种社会评价,是指社会或他人对特定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的品德、才干、信誉、资历、声望和形象等方面的客观评判。名誉权,是指自然人和法人、非法人组织就其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享有的保有和维护的具体人格权。名誉权的基本内容是对名誉利益的保有和维护的权利。名誉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受到法律的保护。网络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交流、传播的方式,已经成为人们向外界展现日常生活状态、发表个人言论、评论世间百态的平台和工具。在微信朋友圈散布未经查证的不实消息,造成他人名誉受损,包括经营主体社会评价降低、商誉受损的,都可能构成侵权。因此,在发布言论时,需要谨言慎行,尊重法律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律师补充:随着自媒体平台的普及和应用,个人言论传播的时空范围被极大地拓展延伸,但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社交参与者在网络发表言论时,应当对自己所表达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切不可为发泄情绪、博人眼球而无
    2023-05-06
    457人看过
  • 网络不当言论属于什么罪?
    网上发布不当言论的行为可能构成诽谤罪或者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犯罪行为人应当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我国《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一、诽谤罪的量刑标准如何诽谤罪量刑根据其情节处管制、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剥夺政治权利。诽谤是指故意捏造、散布虚构的事实,目的为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即构成诽谤罪,根据法律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被害人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诽谤罪量刑标准诽谤罪是指犯罪嫌疑人故意捏造不实信息诽谤他人的恶劣行为。诽谤罪的量刑标准如下:行为人通过暴力或者其他手段公然侮辱他人,又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应该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2023-03-11
    76人看过
  • 在网络空间发表违规言论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网上发表不当的言论要依据情节而定。依照《治安处罚法》,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如果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依据《刑法》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在微信上遇到网络诈骗怎么做当事人在微信上遇到网络诈骗行为之后,应当及时保存证据并向公安机关进行举报,同时还应当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
    2023-07-14
    171人看过
  • 论网络知识产权的侵权方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假冒资源、非法转载、盗版视频等各类网络侵权行为也日益增多。那么,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具体请阅读下文按照传统的知识产权分类,网络知识产权的侵权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类:1。网络侵犯著作权的主要方式有: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的,未经授权使用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对著作权的侵犯。网络著作权内容侵权一般可分为三类:1。其他网页内容的完全复制2。虽然其他网页的内容略有修改,但仍严重损害了被抄袭网站的良好形象。侵权人通过技术手段窃取其他网站的数据,与其他网站一样非法制作网站,严重侵犯了其他网站的权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销售已成为交易手段之一。在网上交易中,了解网上商品的唯一方法就是浏览网页并点击图片。但是,在网上宣传中真假难辨,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仍在销售,或者将注册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广告或者展示
    2023-05-02
    172人看过
  • 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会被判刑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网上发表不当的言论如果捏造、虚构事实侮辱、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可能被判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网络言论侵权要到哪个法院起诉网络言论侵权给当事人带来的损害不可估量,此时作为受害一方肯定想到法院起诉维权,通常侵权案件的法院管辖地为侵权行为地、被告住所地。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对于侵权案件的地域管辖,秉持的原则是:侵权行为地、被告住所地。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023-06-12
    355人看过
  • 网络侵权赔偿的原则
    一、全部赔偿原则;二、法定标准赔偿原则;三、法官斟酌裁量赔偿原则;四、对精神损害赔偿适当限制原则。侵权损害赔偿是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害后最为重要的民事救济方式,损害赔偿额直接关系到权利人所受的损害能否得到有效补偿。损害赔偿原则则是确定赔偿数额的关键之所在,是法院在确定赔偿义务人就具体赔偿范围与配额金额时所需遵守的基本准则。在民事侵权领域中,有学者主张我国法律上存在5种赔偿原则,即全部赔偿原则、财产赔偿原则、损益相抵原则、过失相抵原则以及衡-平原则。全面赔偿原则是现代民法的最基本的赔偿原则,是各国侵权行为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通例。全面赔偿原则也同样体现在英美法系国家的侵权行为法之中,被有的学者称为损害赔偿的最高指导原则。在知识产权侵权领域中,损害赔偿原则主要有全面赔偿原则、过失相抵原则和衡-平原则。其中,全面赔偿原则为知识产权乃至整个民事侵权赔偿领域中的最高指导原则,也是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全面赔偿
    2023-04-20
    386人看过
  • 网络侵犯肖像权赔偿
    侵犯肖像权
    11月13日,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法院审结了一起消费者起诉某摄影馆及某商务会馆侵犯肖像权一案。在法庭的主持下,两被告某摄影馆及某商务会馆最终双方达成和解,两被告当庭向王小姐道歉,立即在其网站删除已使用的王某的照片,并当庭赔付2000元,原告王小姐对两被告使用其肖像一事不再予以追究。镇江市的王小姐于2006年7月在该市某摄影馆拍摄了若干艺术照片,并约定选其中几张进行制作,并交付了相关费用。但今年8月王小姐上网时发现她在摄像馆拍摄的艺术照中的几张被某商务会馆发布在其用于宣传的商业网站上。王某认为某摄影馆和商务会馆在未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使用其肖像,侵犯了她的肖像权,遂向起诉至京口法院。经过法院调解,两被告承认有失误之处,与原告方达成谅解。
    2023-06-07
    431人看过
  • 如何惩罚不正当的网络言论
    1、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应视情况而定。根据治安处罚法的规定,对违法者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构成编造或者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依照刑法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不到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前款所列罪行,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以外,只在被告知后处理。第一款行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的,被害人会告知人民法院,但举证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其次,向哪家法院起诉网络言论侵权,网络言论侵权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害是不可估量的。此时,作为受害方,必然要向法院起诉以保障自己的权利,但很少有人能准确说出向哪个法院
    2023-05-31
    122人看过
  • 一般网络不当言论包括哪些
    一、一般网络不当言论包括哪些?在网络上发表的违反国家法律制度的言论都属于不当言论,在这里无法一一概述,网络发布不当言论的处罚标准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例如在网络侮辱、诽谤他人的,构成侮辱、诽谤罪。二、网络犯罪案件的管辖地怎么确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七条针对或者主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用于实施犯罪行为的网络服务使用的服务器所在地,网络服务提供者所在地,被侵害的网络信息系统及其管理者所在地,以及犯罪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使用的网络信息系统所在地,被害人被侵害时所在地和被害人财产遭受损失地公安机关可以管辖。三、网络诈骗的判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
    2023-04-14
    363人看过
  • 微博言论需有度名誉侵权应避开
    微-博言论需有度名誉侵权应避开该院法官介绍,这类案件主要特点是:侵权博主均较年轻,对微-博言论的后果无客观认识,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构成侵权。另外,此类案件双方多存恩怨,博主大多因不当的方式构成了侵权。法官发现,微-博侵权确认中存在以下困难:涉及微-博的侵权行为取证较难。微-博不要求使用人必须用真实姓名,网名可随意使用甚至可经常变换,故要取证证明某一网名的使用者是现实中的某人有相当难度。另外,微-博言论以数据的形式存在于网络服务器中,使用者一般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操作,从而删除该数据,这些数据一经删除即不可恢复。这种情况下,侵权行为人可能在实施侵权行为并达到损害后果后即将其言论删除,使法院或律师难以取证证明其侵害行为的存在,从而逃避法律追究。微-博侵权范围较难估量。微-博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使微-博中的内容能快速在网上传播,评论、转发等功能也使微-博内容呈点面扩散,一般来说,侵权范围很难估量。
    2023-06-03
    418人看过
  • 论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抗辩
    一、合理使用所谓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作品而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情形。[1]作品的合理使用制度是著作权法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保护的需要,同时也是法律对个人私益与社会公益平衡的体现。合理使用作为一种对著作权进行限制的法律制度,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国内法和国际公约的普遍认可。《伯尔尼公约》第9条第二款、第10条对同盟国之间的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做出了规定。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将著作权合理使用归纳为十二种情形。美国版权法则明确规定了判断合理使用的四个标准:(1)使用的目的和性质非用于商业用途;(2)著作权作品的性质要有独创的内容;(3)所引用的数量不能构成作品的实质内容;(4)这种引用不能对版权作品的经济性质做出不利影响。[2]网络作品的使用可归纳为三种具体的表现:一是传统作品在网络上的使用;二是网络作品以传统形式使用;三
    2023-06-13
    115人看过
  • 论网络著作权侵权的地域管辖
    1、网络著作权又称著作权,是以文学、艺术、科学作品为基础,依法赋予公民等民事主体和其他组织的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著作权的主体是作者和网络管理者,客体是以数字信号形式通过网络传播的作品。从作者的角度看,他是指作者对其依法创作的作品享有的专有权;从使用权的角度看,是指作品的复制、复制和使用权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迅速发展,著作权保护的范围和内容不断被夸大和深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已经成为一个利益巨大的经济领域,传统著作权人希望把对传统作品的权利自然延伸到网络上,而网络上的既得利益者则希望网络上的权益能够得到传统版权的扩张和保护。网络著作权纠纷也随之产生,大量出现网络著作权是指网络环境下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著作权。基于此,网络著作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相对于传统作品,是指著作权人在传统作品上传网络时所享有的权利,这里具体指的是“信息网络传播权”。2001年我国
    2023-05-07
    163人看过
换一批
#损害赔偿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精神损失是指因为他人的错误行为或过失而遭受到精神上的伤害时,他有权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精神损失赔偿责任。这种赔偿是针对精神上的痛苦、悲伤、焦虑、精神恐惧等非物质性损失的一种补偿。精神损失要求在法律上的确立是为了保护个人...... 更多>

    #精神损失
    相关咨询
    • 网络微言算侵犯著作权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25
      微信公众号文章属网络文字作品。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列举了八类受保护的作品类型,其中包括文字作品,并未区分作品的载体
    • 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
      云南在线咨询 2021-12-2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网上发表不当的言论要依据情节而定。依照《治安处罚法》,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如果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依据《刑法》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在网络上为什么限制言论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6-10
      网络并不是一个纯粹自由的空间,它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上的延伸,受到现实社会法律的约束,从而防止因权利滥用对国家、组织或者他人造成侵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都对网络言论自由作出了限制。网民作为一个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要言责自负,不能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国家利益。根据《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
    • 在网络上发布诋毁的言论犯罪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 网络表演不当言论怎么量刑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5-22
      一、法律分析: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网上发表不当的言论要依据情节而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公共秩序的行为,处以拘留、罚款,如果捏造、虚构事实侮辱、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可能被判刑的。 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