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的开庭时间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由人民法院在案件审限内,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人民法院的工作安排自行决定。
不同的案件,以及适用不同的程序,都会有不同的审限,人民法院立案后,会在规定的审限内开庭审理的。
一、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
1、普通程序的一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需要在六个月内进行审结。
存在特殊情形的,经过本院院长的批准,审限期限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2、简易程序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需要在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批准,批准后,审限期限可以延长一个月。
3、对判决上诉的二审程序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需要在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过本院院长的批准,审限期间可以进行相应的延长。
4、对裁定上述的案件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会在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二、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时:
1、适用普通程序的公诉案件,一审:
(1)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会在受理后的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2)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审限期限可以延长三个月。
(3)因以下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批准;
a.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b.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c.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d.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2、自诉案件
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期限,应当根据被告人的羁押情况进行确定:
(1)被告人被羁押的,审理期限应当适用公诉案件的规定;
(2)被告人未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
3、简易程序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审理期限是二十日,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审理期限可以延长到一个半月;
4、速裁程序
人民法院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审理期限是十日,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审理期限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5、二审
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审理上诉、抗诉案件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
6、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审理期限可以延长2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批准:
(1)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2)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3)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4)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7、最高人民法院在审理上诉、抗诉案件时,审理期限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自行决定。
三、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时:
1、一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简易程序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3、二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案子一般到法院多久开庭?
开庭时间包含在审结期限内,具体开庭时间由法院安排。民事案件审理期限、审结期限,是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期间不应计算在内。
《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
开庭通知一般多长时间通知
399人看过
-
开庭迟到一般多长时间算缺席?
94人看过
-
延期开庭一般延期多长时间呢?
268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开庭一般多长时间
258人看过
-
一般传票后多久开庭时间是多长
250人看过
-
法院一般在开庭前多长时间通知辩护人开庭时间
392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两次开庭时间间隔一般多长时间贵州在线咨询 2023-03-0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民商事案件延长审限和延期开庭问题的规定》第二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民商事案件后,认为需要再次开庭的,应当依法告知当事人下次开庭的时间。 两次开庭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但因不可抗力或当事人同意的除外。
-
一般法院开庭大概会判多长时间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161、宣布所审理的案件,查明当事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住址和职业; 2、如果当事人、证人、鉴定人有未到庭的,法庭在听取到庭当事人的意见后,即酌情决定案件是进行审理或者延期审理。决定延期审理的案件,应当酌情确定开庭日期、时间和地点,并再送达传票或通知书。决定进行审理的,即查明已到庭的证人、鉴定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住址和职业,及其与当事人的关系,告知作证和鉴定在法律上应负的责任; 3、接着审判员告知当
-
案件开庭后法庭结案一般多长时间开庭青海在线咨询 2023-04-07法律并没有直接规定开庭后多长时间结案,但是对于案件的总体审限有相关限制。 法院审理案件因案件种类不同,审理期限也不相同 以民事案件为例: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
-
收到法院传票后,一般多长时间开庭,一般多久开庭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03等法院传票通知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第一百三十六条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