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事实的分类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18 22:11:28 378 人看过

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按照行为人所处的地位和实施的目的、性质和职责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劳动法律行为、劳动行政管理行为、劳动争议仲裁行为和劳动司法行为。

一、事实行为是民事行为吗

事实行为属于民事行为的一种。

民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事实行为。

1、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包含三个成立要件,即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主体、有意思表示、有确定并且在客观上具有实现现实性的标的。它与事实行为最大的区别就是民事主体具有意思表示,即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

2、准法律行为

准法律行为,如催告、通知、宽恕。此类行为并没有创立新的权利义务的关系,仅仅是对已有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认识或者澄清。

3、事实行为

此类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件。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事实行为也能引起法律后果,它是按照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与民事法律行为不同,事实行为的构成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农村的人在自己的宅基地建造了一栋房子。这种建造的行为属于事实行为。将来这栋房子的主人去世,其继承人继承房屋的行为,则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二、什么情况属于欺诈劳动合同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或可撤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劳动合同的无效】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很多劳动者都知道,劳动者基于欺诈或者受到胁迫而签订的劳动合同属于无效合同。该法律要点来源于《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项的规定。注意这里的劳动合同不仅指劳动合同文本,还包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的补偿协议、变更协议、劳动合同的各类附件等。实务中存在不少劳动者被欺诈或者胁迫而认可劳动合同的某项约定的情况。但遗憾的是不少劳动者并未能成功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程序将该类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相关条款认定无效。

胁迫指的是当事人以某种不利后果的可能到来要挟对方当事人做出不利于己方的意思表示的行为。实务中此种情况一般发生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续签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的补充协议过程中。用人单位对规章制度实施调整,要求劳动者确认同意。如果劳动者拒绝签字,则对劳动者实施绩效扣罚、辞退等处理。这种以不良后果要挟劳动者的行为已经构成胁迫。

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何变更

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就已经订立的合同条款进行修改或补充的法律行为。前面界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即明确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既非长期合同也非终身合同,它可以依法终止、解除,当然也能依法变更。只要双方当事人平等自愿协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就可以就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和违反劳动合同的赔偿责任等合同内容进行变更。

《劳动合同法》对合同变更的规定过于简单缺乏灵活性,只是规定可以协商变更,而对变更的后果没有明确。而根据《法国劳动法》规定,“不定期劳动合同的变更可分为实质性变更和非实质性变更。实质性变更是指企业单方对合同所作的重要变动,如果雇员能够接受,那么新的条款代替旧的条款,劳动合同继续履行。如果雇员拒绝接受,辞职雇员时要付一定的补偿金。非实质性变更是指企业单方面对合同所作的较小的变动,既不影响雇员工作量和劳动报酬,也不涉及工作地点变更条款、工作稳定条款、非竞争条款,一般雇员能够接受。如果不接受,辞职不会得到补偿。”

应该支持用人单位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和自身发展需要,在不损害劳动者依原合同可得到预期利益的前提下,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劳动合同内容进行非实质性变更,因此导致的劳动合同解除的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这也可以起到一个平衡劳动合同中劳资双方权益的作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8日 07: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继承人相关文章
  • 变更劳动关系的的法律事实是怎样的
    1、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已经修改或者废止。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必须以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前提。如果合同签订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发生修改或者废止,合同如果不变更,就可能出现与法律、法规不相符甚至是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导致合同因违法而无效。因此,根据法律、法规的变化而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是必要而且是必须的。2、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用人单位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或者根据市场变化决定转产、调整生产任务或者生产经营项目等。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或者根据市场变化可能会经常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和产品结构,这就不可避免地发生转产、调整生产任务或者生产经营项目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工种、产品生产岗位就可能因此而撤销,或者为其他新的工种、岗位所替代,原劳动合同就可能因签订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更。3、劳动者方面的原因。如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生变化、劳动能力部分
    2023-03-26
    192人看过
  • 事实劳动关系适用劳动合同法的依据是什么
    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当中,我国的生产关系能够和谐的发展,最关键的是要调节好劳动关系的。从表面上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发展到今天好像是来自于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的,但实际上都是因为劳动关系有所保护,才呈现出了这样一种稳定的局面。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对事实劳动关系的保护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可能现在还是有少部分劳动者不清楚,事实劳动关系适用劳动合同法的依据是什么?事实劳动关系适用劳动合同法的依据是什么?制定《劳动合同法》,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立法宗旨也称立法目的。本条规定的立法宗旨有三层意思:1、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依据。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
    2023-04-29
    352人看过
  • 劳动法律事实怎样认定
    劳动法律事实的认定: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4.考勤记录;5.其它劳动者的证言等。2019劳动法律事实认定注意事项要注意确认劳动关系的依据有哪些:劳动关系,即双方当事人是被一定的劳动法律规范所规定和确认的权利和义务联系在一起的,其权利和义务的实现,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的。劳动法律关系的一方(劳动者)必须加入某一个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并参加单位的生产劳动,遵守单位内部的劳动规则;而另一方(用人单位)则必须按照劳动者的劳动数量或质量给付其报酬,提供工作条件,并不断改进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根据劳动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
    2023-07-25
    88人看过
  • 什么是合同的法律事实?
    合同,行为,当事人,表示,法律,形式什么是合同的法律事实?凡能导致合同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主客观因素,法学上称之为合同的法律事实。主要包括:(1)合同事件。是指不依合同当事人主观意志转移的,能导致合同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一切客观情况和现象(如:不可抗力事件,国家政策调整或计划的变更等)。(2)合同行为。是指能在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上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主要包括:①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如:查处违法、停止整顿、吊销执照、冻结账户等);②仲裁机构的仲裁行为(如:裁决定金的给付返还、损失的赔偿等);③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如查封、扣押、判决等);④合同当事人双方(多方)的法律行为(如:合同的变更、解除等)。前三项是指行政管理机关、仲裁机构、司法机关对无效合同的确认、违法行为的处理、经济纠纷的仲裁、判决等行为,这些行为都要在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上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至于合同当事人的法律
    2023-06-09
    351人看过
  • 公司法的法律规范分类是什么
    公司法的法律规范分类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我国现行公司法,通过分析公司章程和公司法规范的性质,结合我国公司法实务和相关纠纷处理的司法实践,对处理公司章程和公司法规范关系的问题上提出创新的观点。首先,对公司法规范和公司章程的性质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认为强行法说和任意法说都不能够准确归纳公司法规范的性质,折衷说虽略显中庸,但却最能全面、客观地揭示公司法规范的性质。然后,论述了允许公司章程修正公司法规范的理由;分析了从宏观上对公司法规范进行分类的必要性,同时在借鉴和评析现有主流观点后,提出了自己关于公司法规范划分的观点。最后,从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两类公司的不同角度分析,提出了认定公司章程修正公司法规范效力的具体考量标准并对章程修正限制修正性规范的效力进行了重点分析。在进行效力分析的同时,提出了对公司章程修正公司法规范的效力进行判断的三个具体步骤。法律规范的分类标准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法律规范划分为不同
    2023-06-12
    445人看过
  • 法律事实和法律事件的区分
    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事件为法律事实中的一类。法律事实大体上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律事实的一个主要特征,它必须符合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中假定的情况。证明有法律意义的事实(1)证明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国籍、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未受(受过)刑事处分等每件收费50-80元。(2)证明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资格、资信,每件收费300-500元。(3)证明不可抗力事件,每件收费200-400元。(4)办理证据保全(5)制作票据拒绝证书,每件收费40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023-07-06
    243人看过
  • 哪些属于事实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的含义是什么?
    事实劳动关系含义:事实劳动关系,指的是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后不按规定立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以前签订过劳动合同,但是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同意劳动者继续在本单位工作却没有与其及时续订劳动合同。事实劳动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应签而未签订的劳动合同;2、以口头协议代替的书面劳动合同;3、以其他合同形式代替劳动合同,即在其它合同中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力、义务条款,比如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兼并合同中规定了职工的使用、安置和待遇等问题,这就有了作为事实劳动关系存在的依据;4、劳动合同期满没有终止也没有续签而形成的事实延续的劳动关系;5、劳动合同构成要件或者相关条款缺乏或者违法,事实上成为无效合同,但是双方依照这一合同规定已经建立劳动关系。
    2023-04-28
    169人看过
  •  法律体系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法律的分类标准包括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本法和普通法、实体法和程序法、一般法和特别法、国际法和国内法、公法和私法。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由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呈体系化的有机整体,其理想化要求是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在协调。法律体系的特征包括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现行法构成的体系、构成法律体系的单位是法律部门、法律规范是法律体系构成的最基本单位。法律的分类标准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根据法律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2.根据法律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3.根据法律的内容不同,法律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4.根据法律的地理效力、时间效力或者对人的效力不同,法律可以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5.根据法律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国际法和国内法。6.根据法律适用的对象不同,法律可以分为公法和私法。
    2023-11-15
    470人看过
  • 公司分类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法律对不同类别企业的具体需求,如设立的条件、设立的程序、内部组织机构等来组建企业。关于企业的种类,我国《公司法》、《合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法律及有关法规有相关规定。企业种类的确定一般有两个标准,即学理标准和法定标准。学理标准是研究企业和企业法的学者们根据企业的客观情况以及企业的法定标准对企业类型所作的理论上的解释与分类。这种分类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和强制性,但学理上的解释对企业法的制定与实施有着指导和参考作用。法定标准是根据企业法规定所确认和划分的企业类型。法定的企业种类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和强制性。但因企业的类型不同,法律对不同种类企业规定的具体内容与程序上的要求也有很大区别。企业法定分类的基本形态主要是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法律对这三种企业划分的内涵基本作了概括,即企业的资本构成、企业的责任形式和企业在法律上的地位。
    2023-04-12
    424人看过
  • 企业分立的分类和法律效果是什么
    一、什么是企业分立?企业分立是母公司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母公司的股东,形成与母公司股东相同的新公司,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从母公司中分立出来。二、企业分立的分类是什么?从不同的角度,可将企业分立业务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按照企业分立后组织形式的变化,可以分为存续分立和新设分立。1.存续分立。存续分立是指企业分立后,被分立企业仍存续经营,并且不改变企业名称和法人地位,同时分立企业另行注册登记。如果设被分立企业为A,分立企业为B;则这种分立结果为A→A+B。存续分立与整体资产投资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是从原企业中分离出一部分资产另行设立一家公司,原企业继续经营。其区别在于:存续分立后,分立企业的股份由被分立企业的股东持有,分立企业与被分立企业是“兄弟关系”;而整体资产投资业务中,投资方(类似于“被分立企业”)投资设立的新公司(类似于“分立企业”)的股份由投资方部分或者全部持有
    2023-03-16
    228人看过
  • 损害事实的分类
    不可抗力
    一、损害事实的分类损害事实包括三大类:一是人身损害事实,二是财产损害事实,三是精神损害事实。人身损害事实是侵害物质性人格权所造成的损害事实。侵害自然人身权、健康权、生命权,其人格利益的损害为有形损害。财产损害事实,是对财产权利的侵害所造成的财产利益的损失。包括侵害所有权、他物权、债权、知识产权所造成的财产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精神损害事实是侵害精神性人格权和身份权所造成的人格利益损害,是无形的人格利益损害。二、哪些情况属于不可抗力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洪水、冰雹;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三方面。主要因素不可抗力因素之一:不可预见性合同当事人对于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必须根本无法预见。如果能预见,或应该能够预见,则不构成不可抗力,例如某船运输一批货物从一海港到另一海港,船长出海前未听广播
    2023-06-08
    369人看过
  •  劳动法规阐述:揭示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
    本文介绍了劳动关系的特征,包括复杂性、特殊性、合法性和隐匿性。劳动关系的形成涉及多种因素和众多参与人员,因此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劳动关系的产生具有独特性,原因多样,且涉及的社会关系较为特殊。事实劳动关系依照现行法律的规定属于有效的劳动关系,具有合法性,而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只有在事实劳动关系引发时才引起人们的注意。以下是改写后的内容:劳动关系的特征:1.复杂性:劳动关系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涉及范围广泛,参与人数众多,因此具有很高的复杂性。2.特殊性:劳动关系的产生具有独特性,原因多样,且涉及的社会关系较为特殊。事实劳动关系与非法劳动关系有着主体、内容、保护手段等方面的本质区别;3、合法性。事实劳动关系依照现行法律的规定属于有效的劳动关系,具有合法性;4、隐匿性。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只有在事实劳动关系引发时才引起人们的注意。 事 实
    2023-09-01
    282人看过
  • 劳动法律事实证明材料的应用与实践
    一、劳动法律事实证明材料: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考勤记录;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用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二、证明力:都是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有利证据,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都会认的。劳动法律事实证明材料有哪些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
    2023-07-06
    390人看过
  • 确定劳动关系:事实还是法律概念?
    一、事实劳动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应签而未签订的劳动合同;2、以口头协议代替的书面劳动合同;3、以其他合同形式代替劳动合同,即在其它合同中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力、义务条款;4、劳动合同期满没有终止也没有续签而形成的事实延续的劳动关系;5、劳动合同构成要件或者相关条款缺乏或者违法,事实上成为无效合同,但是双方依照这一合同规定已经建立劳动关系。借用关系属于事实劳动关系吗?借用关系不属于事实劳动关系,而属于法律规定中的非标准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无书面合同或无有效书面合同形成的劳动雇佣关系以及口头协议达成的劳动雇佣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
    2023-07-13
    255人看过
换一批
#遗产继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继承人
    词条

    继承人是指依法继承财产的人,分为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 法定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遗嘱继承是指按照立遗嘱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遗嘱的内容要求,确定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及各继承人应继... 更多>

    #继承人
    相关咨询
    • 劳动法律事实的分类具体是怎样的,有没有法律规定
      广东在线咨询 2023-10-20
      劳动法律事实的分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其他。劳动法律事实指的是能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 2020律事实的分类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6
      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它是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必要条件。分类: 1、劳动法律实事的行为:是指劳动法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变消的与人的意志有关的有意识的活动。按照行为人所处的地位和实施的目的、性质和职责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劳动法律行为、劳动行政管理行为、劳动争议仲裁行为和劳动司法行为。它可以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2
    • 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有哪些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6-11
      可以把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1)事件:法律事实的发生与人的意志无关,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又称为自然事实。例如:雷击将牛劈死,导致所有权关系的消灭。 (2)行为:行为是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行为可以分为:民事行为、事实行为。民事行为:指行为人旨在确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或条件的民事行为,称为民事法律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民事行为,称为无效的民事行为。事
    • 劳动合同法中事实劳动关系的定义是什么,事实劳动关系的特征是什么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2-14
      事实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订立书面合同,但双方实际履行了劳动权利义务而形成的劳动关系。其特征是: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遵守用人单位的劳动纪律,获得用人单位支付的劳动报酬,受到用人单位的劳动保护等。由于历史遗留原因以及用工制度不规范的原因,在实践当中,不少单位存在建立劳动关系不签订书面合同的问题。《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
    • 劳动合同分类管理的要求是什么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05
      企业人事管理上的风险正日益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最大风险!如何顺应法律规定,借助新法契机,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思路和模式,更进一步提升和改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一步建立更加专业、合理、精细的人力资源体系,控制用人风险,正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知名猎头烽火猎聘公司在新劳动法颁发后,对于企业招聘人员要求的把握变得更加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