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录用职工后没有即时签订劳动合同,一年以后,用人单位提出签订合同却遭到职工拒绝。发生这样的事情又将如何对待呢?
法律咨询:由于经济效益不佳其开办的公司企图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以逃避责任。该公司的人事主管清理企业用工档案时发现了问题,立即向他说明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后果。了解情况后的他不禁一身冷汗,立刻与职工补签了劳动合同。但此时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一位员工提出只肯补签2007年的劳动合同,而2008年至今的劳动合同该名职工以当初企业未与他签订为由声称如今再签也没有意义。无奈之下,该读者只好向本报求助。
律师解答:首先,不签劳动合同错在用人单位本身,那么单位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这位职工如果把用人单位告到仲裁庭,用人单位就要支付该职工的双倍工资。不但如此,如果该员工在工作满一年后提出诉讼要求,那么,用人单位还需与这位职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3款明确指出,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企业未与该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虽然错在企业,但如今企业提出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双方应该签署劳动合同。双方在协商具体劳动合同条款时,职工可以提出其自身要求。这事拖不得,哪怕用人单位要承担双倍工资和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责任,用人单位还是要及时止损,立即与这位职工协商,提出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为劳动者,继续工作就要签订劳动合同。如果既不愿意签订,又不愿意走人,这样对劳动双方都会造成损失。
-
劳动合同续签遭拒绝
341人看过
-
员工补签合同对方拒绝签署,如何应对?
69人看过
-
弄丢劳动合同员工拒绝补签被裁
162人看过
-
员工能否拒绝改签合同吗
424人看过
-
合同将到期受工伤续签合同遭拒
384人看过
-
员工拒签合同企业是否要埋单
335人看过
仲裁庭的组成方式:一般由三名仲裁员或者一名仲裁员组成。且由三名仲裁员组成的,当事人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一名仲裁员成立的,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 更多>
-
合同签订后企业有权拒绝员工竞业限制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101、员工能拒绝和公司签订竞业限制协议,若是用人单位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很有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若是签订之后,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
-
员工要签合同劳动合同员工拒绝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23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员工拒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且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只要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无论劳动者出于何种原因不签,用人单位都可以在一个月内及时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合同,从而免除支付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的法律责任。 但必须明确的是,在劳动者拒绝签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必须在法定的一个月内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合同。
-
有个员工入职两年未签订现单位提出补签劳动合同遭到拒绝怎么办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11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务派遣合同是指由实际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公司首先签订劳务派遣协议,之后由劳务派遣公司代替用人单位招聘员工进行派遣的合同。双方的不同点有:一,签订合同的时间长短不同。劳动合同对于签订时间没有法律规定,劳务派遣合同相关规定应该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用工形式不一样。劳动合同签订双方直接用工,而劳务派遣合同双方并不直接用
-
企业怎么拒绝员工调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27公司给员工调岗,员工可以拒绝吗?当然可以,这是你的权利,公司在调岗之前应该问你的意愿,建议和公司好好协商。 1、调岗是否有明确法律依据。如员工不胜任原岗位工作、孕期妇女因身体原因需调离原岗位等。 2、是否属单位生产经营的合理需要。员工所在岗位性质有此需要且属于单位正常生产经营需求,员工具有服从义务。 3、工作条件和劳动便利是否可以维持,劳动者增加的劳动成本是否有补助。工作环境、在途时间等都是劳动者
-
企业拒绝与员工协商或解除劳动合同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05员工拒绝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 1、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员工需要依法办理相关的离职手续; 2、若不符合约定的,则员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支付给员工双倍的经济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