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合同纠纷的证据是什么(一)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如果当事人是自然人,他/她应提交身份证件,如身份证或户口簿。当事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提交工商登记机关核发的《营业执照》或者《工商登记表》、《企业法人登记证》等主体登记材料,等
3。当事人变更诉讼事实的,应当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二)劳动合同、工资单等证明双方建立民事法律关系的证据
(三)发生劳动争议的,如果因雇主的决定,如解雇、退市、解雇、终止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工人工作年限等,而发生劳动争议,雇主应承担举证责任(四)如果有具体要求,应提交索赔金额的计算清单。单位辞退证据如何提供因辞退、除名、辞退员工引起的劳动争议的证据范围:
(一)企业辞退、除名、辞退员工的决定通知
(二)对根据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受到处罚的人员提供相应的规章制度
(3)员工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证据材料
(4)员工的工资、奖金和收入
(五)涉及培训费的,用人单位必须提供支付培训费的具体依据、服务期限等劳动关系证明;例如,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和雇佣关系证明,如果劳动合同未签订,则应提供工作开始和结束日期以及双方之间的相关证明或其他协议。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当提供居民身份证明;如果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应提供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负责人身份证明等
-
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如何提供证据
429人看过
-
劳动纠纷的证据:如何收集证明劳动纠纷存在的证据?
289人看过
-
证据提交规定:房屋买卖纠纷如何提供证据?
113人看过
-
单位未依法到庭,劳动者提供的证据如何认定
369人看过
-
找人解雇不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提供证据吗
400人看过
-
单位解雇员工时,如何提供证据保护其权益
154人看过
劳动合同纠纷是劳动争议的一种。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在中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都属于劳动合同纠纷。 劳动合同纠纷列举了七种情形: (1)确认劳动关系纠纷; (2)集体劳动合同纠纷... 更多>
-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据如何提供?北京在线咨询 2021-11-14根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必须履行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证明的义务,包括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责令用人单位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出具证明的时间是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规定用人单位有义务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主要考虑方便劳动者办理失
-
劳动仲裁怎么应对不提供证据证据单位是否可以不提供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05《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第三十九条规定“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内不提供的,应当承
-
劳动者在交接后解除劳动合同的同时,用人单位多为劳动者提供证据?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2-10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者因争议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的相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责举证,不能举证则承担不利后果。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不依法和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关系。但要履行通知义务,已利于单位作出安排。具体到现实情况,用人单位多为不接受或不承认劳动者已书面通知辞职。那么面对此情形,劳动者应灵活的采取邮寄等方式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这样可保
-
劳动者与单位打官司,加班的证据如何提供?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12根据2010年9月14日开始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九条的规定,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所以,如果你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加班,你可以举证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如果你证明了这一点,即使用人单位仍然拒绝提供,法院仍然会支持
-
提供虚假证据的劳动合同有效吗?提供虚假证据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0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八条规定: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提供了伪造的文凭,并签订了劳动合同。因此该劳动合同的签订具有欺诈性质,属于无效劳动合同。仲裁委裁决,可以基于其欺诈行为随时提出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并不需要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有关专家认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建立过程中具有知情权,知情权的范围仅限于对影响劳动关系建立的对方的重要信息的知悉,劳动者应当如实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