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听是否侵犯隐私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3 11:31:32 479 人看过

一、监听是否侵犯隐私权

监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个人为了探取他人隐私而监听,这种行为违反我国法律规定,另一种是侦查机关为了侦破案件而实施的监听行为,该种行为是合法的。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地址、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同时适用隐私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二、乱发别人隐私的处罚

可能会被拘留。

个人隐私权是公民的重要权利,应当得到保护。从法律的角度来说,除非法定的机构和部门经过严格审批,不允许个人擅自使用专业器材对他人进行跟踪、监视、拍照的,更不用说放到网上加以传播了。因此传播个人隐私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可以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三、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权利主体有权依法按自己的意志利用其隐私,以从事各种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如利用个人的生活情报资料撰写自传、利用自身形象或形体供绘画或摄影的需要等。对这些活动不能非法予以干涉,但隐私的利用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有悖于公序良俗,即权利不得滥用。例如利用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制作淫秽物品,即应认定为非法利用隐私,从而构成违法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02: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隐私权相关文章
  • 侵犯艾滋病人隐私权是否犯法
    一、侵犯艾滋病人隐私权是否犯法艾滋病患者当然也有隐私权,这是基本的人身权利。保护艾滋患者的合法权益,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他们的隐私权。保障艾滋病病人的合法权益,严禁侵犯滋病病人的个人隐私。营造有利于艾滋病患者的环境,保护他们的隐私,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但是对艾滋病患者隐私权的保护也不是没有限制的,比如故意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患者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对到公共场所进行洗澡的时候,任何知情人多可以公开其情况而不构成侵犯其隐私权。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二、侵犯隐私权可以起诉吗能。侵犯了隐私,被侵犯人可以到基层人民法院进行立案,要求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附带民事赔偿及精神损失费。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民法典》规定了隐私权的相关内容。第一千零三十二
    2023-05-03
    412人看过
  • 隐私权哪个算侵犯隐私
    (一)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二)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三)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四)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五)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六)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七)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八)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九)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十)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十一)未经他人许可,私自公开他人的秘密。一、隐私权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个人生活自由权(二)个人生活情报保密权(三)个人通讯秘密权(四)个人隐私利用权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
    2023-03-21
    288人看过
  • 网络发布他人隐私是否构成侵犯隐私权?
    在网上散布他人有关隐私的照片造成受害人精神伤害算犯罪,情节严重的,构成刑事犯罪,应该报警处理,要求他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失费。情节严重的,会构成诽谤罪,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网上发布别人的个人隐私犯法吗?网上发布别人的个人隐私犯法。个人隐私权是为众多法律系统所支持的一种人身基本权利。个人隐私的主体是每个公民及自然人的只属于个人并且不轻易与人分享的机密。个人隐私包括内容:个人隐私包括:身体隐私、行动隐私、行为隐私、身份隐私、名誉隐私、肖像隐私、个人收入隐私、个人经历隐私。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
    2023-07-03
    397人看过
  • 家里装监控算侵犯隐私权吗
    如果家人意见一致的情况一般是不属于侵权的。在自家房间内安装摄像头,最好事先与家人沟通,告知其设备的存在,避免因不知情泄露隐私。相关规定根据我国现行立法及有关司法解释,隐私利益是受法律明确保护的一项人格利益,因此构成侵害隐私利益的,行为人就应承担侵权民事责任。我国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停止侵害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资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2)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
    2023-04-21
    265人看过
  • 监护人能侵犯被监护人的隐私权
    一、监护人能侵犯被监护人隐私权吗监护人不能侵犯被监护人的隐私权。任何人,包括未成年人的父母,都无权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权。法律对未成年人亦享有隐私权的强调规定,未成年人年龄虽小,但亦有隐私,亦有其不愿告诉别人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任何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行为,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是一种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二、监护人有权查被监护人的隐私吗《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第一,任何人包括未成年人的父母,都无权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任何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行为,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第二,监护权法定,父母不在身边不代表监护权可以转移,当然父母不在身边且与他人约定(如你舅舅、叔叔、姥姥等)可以视为暂岁时转移监护权。但受托人必须具备履行监护职责的能力或资格。未满18岁或者他们本身就是限制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没有资格的。第三,个人消息绝对是隐私,除非涉及国家、社会公共利益
    2023-05-06
    291人看过
  • 监控照走廊会侵犯隐私权吗
    一、监控照走廊会侵犯隐私权吗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2、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3、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4、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5、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6、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7、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8、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所以监控照走廊是否会侵犯隐私权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若违反了以上内容的,就会导致侵犯隐私权。二、居家安全和隐私保护该如何平衡在隐私权纠纷中,判定私人安装监控摄像装置是否侵犯隐私权,是否应当拆除时,主要应当考虑其合理性和利益优先性。一般来说,人身权保护优先于财产权保护,出入住宅的信息和住宅内的活动情况显然属于不愿为他人所知晓的个人隐私。另外,安装监控摄像头只
    2023-05-03
    58人看过
  • 侵犯隐私权怎么判,如何认定侵犯隐私权
    对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一般是属于侵权行为,如果没有造成一定的后果,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包括精神损害赔偿,不构成刑事责任。不过也不能说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就一律不构成犯罪,不需要对行为人判刑。根据《刑法》当中的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怎么构成侵犯隐私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侵犯隐私权的构成要件如下:(一)主观具有过错侵害隐私权因属于一般侵权行为,要求行为人主观上须具有过错才能构成侵权责任,故意、过失在所不问,但过错形态影响侵权人法律责任轻重的承担问题。(二)违法行为的存在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因直接违反法律规定抑或违反社会公德受
    2023-08-04
    411人看过
  • 监护人会侵犯隐私吗
    1、监护人能否侵犯隐私权(《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骚扰、泄露或者公开的方式侵犯他人的隐私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第一,任何人,包括未成年人的父母,都无权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法律不允许任何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的行为。第二,监护权是法定的,没有父母并不意味着监护权可以转移。当然,父母不在以及与他人(如你的叔叔、叔叔、奶奶等)的约定,可以视为临时年龄的监护权转移。但受托人必须具有履行监护义务的能力或者资格。未满18周岁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不符合民事行为能力条件。第三,个人信息是绝对保密的,除非涉及国家、社会和公共利益,或者在紧急情况下,任何人都无权窥视任何信息。如果监护人不遵守法律规定,无论被监护人的权益是否受到侵害,监护人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甚至被取消监护资格
    2023-05-31
    384人看过
  • 办公室设监控,员工隐私是否受侵犯?
    办公室装监控监视员工,并不必然侵犯隐私权,不一定违法。但用人单位使用摄像头应受到如下限制:1,安装监控设备应当按规定报批备案。2,应当向员工明示先知,因为这些监控手段的使用会使雇员的人格尊严部分丧失,如未明示则有偷窥之嫌。3,监控仅限于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监控的内容仅限于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有关,如单位的更衣室、卫生间、浴室等处不得设置,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公共场所都可以安装公共安全图像系统。4、公民享有平等权,所安装的摄像头应面对整个办公场所,不得只针对特定的一个人。监视居住能正常工作吗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所以监视居住期间肯定是不能上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2023-08-05
    436人看过
  • 怎么认定侵犯隐私权,侵犯隐私权如何认定
    一、怎么认定侵犯隐私权侵害隐私权或者侵害隐私利益的责任构成,必须具备侵权责任构成的一般要件,即须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所适用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1、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首先,侵害隐私权的行为须具违法性。2、侵害隐私权的损害事实。隐私是一种信息、一种活动、一种空间领域,也是一种秘密状态。隐私的损害,表现为隐私被刺探、被监视、被侵入、被公布、被搅扰、被干预。3、侵害隐私权的因果关系。它是指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与隐私损害事实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符合规律的联系。4、侵害隐私权的主观过错。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备主观过错。主要是故意,即预见侵害隐私权的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该种结果的发生。二、侵犯隐私权怎么承担赔偿责任国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停止侵害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
    2023-03-02
    383人看过
  • 侵犯隐私权的形式有哪些,侵犯隐私权的后果
    一、侵犯隐私权的形式有哪些侵犯隐私权的形式包括: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二、侵犯隐私权的后果侵害名誉权和隐私权后果是要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
    2023-06-07
    412人看过
  • 自家监控侵犯邻居隐私权咋办
    自己家监控侵犯邻居隐私权怎么办应当改装,以免再次侵犯他人隐私权。【事件经过】周寨镇居民周某是经营建材的个体户,家有轿车、电动三轮车及经营的货物等放在院子里,以前曾发生过失盗现象。去年11月,为响应镇政府关于加强群防、技防冬季治安防范的号召,在自家二楼安装了一个监视探头,院子里的东西便一览无余,周某感觉自家安全了。去年12月的一天,与周某住宅仅一墙之隔的王老师,同邻居在一起拉家常,邻居说“还是你们夫妻感情好,老公出门前都要亲吻你”。王老师红着脸问邻居怎么知道的,邻居无意脱口到“从周某监控里”。王老师回家后,反复查看周某装在其二楼的监控探头,发现自家的院落有近二分之一纳入周某的监控范围。在随后的日子里,王老师在自家院落里活动感到很不自在,有一种无形的压力。王老师找周某协商拆除探头,而周某以监视探头装在自己家为由拒绝。无奈,王老师只好求助周寨司法所,要求周某拆除监视探头,并向王老师赔礼道歉、赔偿
    2023-06-13
    175人看过
  • 网络舆论监督谨防侵犯隐私权
    从网民参与调查云南“躲猫猫”事件,到抽“天价烟”的周*耕被判刑……网络舆论监督在揭露渎职腐败行为、谴责道德缺失现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舆论监督也应依法进行,网络调查不能取代政府和司法部门对事件的调查处理。”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负责人日前表示。随意个人道德审判超出正常监督范畴“正当的舆论监督,对于促进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公权力正当行使具有重要意义。”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负责人肯定地说。这位负责人称,一些网民出于朴素的善恶意识、正义观念、嫉恶如仇思想和同情弱者心理等人之常情,打抱不平、“行侠仗义”,可以理解。但是在并不了解全面情况和因果关系的情况下,轻率出手,置法律于不顾,随意进行个人道德审判,就超出了正常舆论监督的范畴。判定网络侵权行为缺乏明确法律依据人民法院去年审理的王-菲案被称为“网络暴力第一案”,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对此案,这位负责人表示,网络技术是把双刃剑,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
    2023-06-12
    437人看过
  •  侵犯隐私权的最短监禁期限是多久?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将会受到以下处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将被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较重,将会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将会受到以下处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将被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较重,将会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偷
    2023-09-12
    83人看过
换一批
#人格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隐私权
    词条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作为一种... 更多>

    #隐私权
    相关咨询
    • 公司监听员工手机算侵犯隐私权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1-09-29
      公司监听员工手机是侵犯隐私权的。 1、员工拥有隐私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的确有权对员工实施组织、领导、监督、管理,劳动者也理应服从,但这并非毫无条件、毫无原则,而是必须以合法为前提,用人单位并不能据此剥夺法律赋予劳动者的人身权利和人格权利,劳动者同样享有作为公民所应该具有的一切基本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人格尊
    • 侵犯隐私权是否侵犯名誉权?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3
      看了他人的日记应当是对隐私权的侵犯;到处传播他人的日记秘密,宣传:“A想当明星。”致使受害人的社会评价受到影响,应当有侵犯A的名誉权。但考虑到小学生年龄问题,这个应当酌情处理。对隐私权的侵犯,我国《民法通则》未明确列举,在实践中经常适用关于名誉权的具体规定。可实际上,名誉权与隐私权有着各自不同的含义:一般说来,名誉权是民事主体对自己人格的社会评价享有利益而不受他人干涉的权利;隐私权则是指公民享有的
    • 侵犯隐私权能否反诉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2-14
      侵犯隐私权可以反诉,只要符合以下这些反诉条件: 1、提出反诉的人必须是本诉的被告,反诉的对象必须是本诉的原告; 2、反诉的提起必须以本诉的存在为前提,反诉的诉讼标的和理由须与本诉有牵连; 3、反诉的目的在于吞并或者抵销本诉的请求; 4、反诉的提起必须是在本诉起诉以后,法庭辩论终结之前; 5、反诉必须向受理本诉的人民法院提起。 【相关延伸】 问:侵犯隐私权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答:侵犯隐私权的法律后果
    • 侵犯隐私权是否可以报警
      江西在线咨询 2021-12-21
      是的。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是违法的。受害人可以依法向公安机关报告,要求立案调查。根据案件,公安机关将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 什么是侵权,侵犯隐私,侵权和隐私的区别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3-26
      有四个构成要件: 1、侵犯隐私权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中曾提及侵害隐私权行为的方式,仅限于“宣扬”,“公布”,“披露”,事实上,除了上述方式之外,还包括侵入侵扰、监听、监视、窥视、刺探、调查和干扰等。 2、受害人受到损害 侵害隐私权对受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就是因为受害人的隐私因被他人知悉而感到羞辱、痛苦、焦躁、忧虑等不正常的心理情绪。侵害隐私权所造成的财产损失,主要是受害人因其隐私被披露而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