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节严重程度考虑出发量刑。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一、诈骗罪多少钱可以立案?
一般个人诈骗数额要达到3000元以上才能立案。诈骗金额达到2千元即构成立案追诉的标准,如果不构成犯罪标准,而有诈骗行为的,可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诈骗罪立案之后可以撤案吗?
诈骗罪立案后能撤案,一般需要出现以下情形,才可以撤案: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刑事诉讼法》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
诈骗罪量刑100万从犯
379人看过
-
诈骗款和票据承兑罪从哪些方面来判定
255人看过
-
量刑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372人看过
-
诈骗罪的行为方式有哪些诈骗罪怎么量刑处罚
135人看过
-
量刑难题:诈骗罪与胁从犯
488人看过
-
量刑诈骗罪的方法
327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网络诈骗从犯有哪些从犯情节方面量刑标准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08网络诈骗案件的从犯按照诈骗罪定罪量刑,并可以比照主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二十七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
团伙诈骗从犯罪量刑是哪些情况香港在线咨询 2022-05-09团伙诈骗,应根据诈骗数额及犯罪情节定罪量刑。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累犯,从哪方面量刑江西在线咨询 2021-11-18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五条,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即必须从重处罚的原则。确定其刑事责任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累犯必须从重处罚。也就是说,无论成立一般累犯还是特别累犯,都必须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相对较重的刑罚。2、从重处罚相对于不构成累犯的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参考累犯从重处罚的标准是不构成累犯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具体来说,当累犯的犯罪行为在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方面与不构成累犯的犯罪行为基本相似时,应
-
过失爆炸罪可以从刑法哪些方面量刑安徽在线咨询 2022-06-07过失实施爆炸,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借款诈骗可以从哪些方面起诉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04可以以借款合同诈骗罪起诉。是否判定为借款合同诈骗罪,需要几个构成要件是:有欺诈故意。即行为人必须有使对方当事人受欺诈而陷入错误,并因此为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有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既可以表现为欺诈人以一定的方法故意使对方当事人陷入错误,也可以表现为欺诈人以一定的方法故意阻碍对方当事人使其发生错误;既可以表现为积极的作为方式,也可以表现为本应作为而故意不作为的方式;受欺诈人因受欺诈而陷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