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陷害吸毒会坐牢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5 17:01:29 283 人看过

一、被人陷害吸毒会坐牢吗

单纯的吸毒行为不构成犯罪。吸毒被抓到,可能面临十五天的拘留,警方如果认定吸毒成瘾可以对其强制戒毒。法律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2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三)吸食、注射毒品的;(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第七十三条教唆、引诱、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2020元以下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

(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二、吸毒被抓的处理流程如何啊

吸毒被抓后,首先对吸毒人员进行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然后会对吸毒人员是否吸毒成瘾进行认定,如果认为吸毒人员已成瘾,就要进行强制戒毒。相关法律规定: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三)吸食、注射毒品的;(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第七十三条教唆、引诱、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二、《吸毒成瘾认定办法》(公安部令第115号)第八条吸毒成瘾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认定其吸毒成瘾严重:(一)曾经被责令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含《禁毒法》实施以前被强制戒毒或者劳教戒毒)、社区康复或者参加过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二)有证据证明其采取注射方式使用毒品或者多次使用两类以上毒品的;(三)有证据证明其使用毒品后伴有聚众淫乱、自伤自残或者暴力侵犯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等行为的。

三、吸毒被抓关多久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但如果吸食毒品持有量超过《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之规定,则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所以因为吸毒被抓,行政拘留的话最多15天,但有可能会进行隔离强制戒毒,第一次可能六个月,复吸毒的话可能会两年,更严重的话还可能劳教。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04: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医务人员相关文章
  • 毒品种类有哪些吸毒了会坐牢吗
    毒品种类吸毒一般不会坐牢,如果是单独吸毒,但配合调查的,不构成犯罪行为,算违法行为。轻则拘留、罚款,吸毒成瘾者会被强制戒毒两年。如果被定为非法持有毒品,这也是会被定罪,要看持有毒品的数量而定,轻的三年以下,重的七年以上或无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三条教唆、引诱、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一、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怎么判刑?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根据行为人的犯罪情节是否严重来分别判刑,欺骗他人吸毒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3-03-26
    143人看过
  • 公民个人存在吸毒坐牢吗?
    公民个人存在吸毒的一般不会坐牢,根据《治安处罚法》及相关规定,对于吸毒的人,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二年。执行强制隔离戒毒一年后,经诊断评估,对于戒毒情况良好的戒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可以提出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批准。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前,经诊断评估,对于需要延长戒毒期限的戒毒人员,由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提出延长戒毒期限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批准。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延长一年。一、强制戒毒所戒毒要关多长时间强制戒毒所戒毒要关两年,但是如果戒毒成功的,可以在一年后放出来。根据禁毒法的规定,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二年。执行强制隔离戒毒一年后,经诊断评估,对于戒毒情况良好的戒毒人员,强
    2023-06-21
    223人看过
  • 容留他人吸毒取保候审后会坐牢吗
    一、容留他人吸毒取保候审后会坐牢吗可能。允许他人吸毒。取保候审候审后,如果犯罪情节符合刑事起诉,法院可以开庭审理,可以判处实刑。取保候审候审并不意味着不判刑。允许他人吸毒罪是指为他人吸毒和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允许他人吸毒是指为吸毒者提供吸毒的场所,可以由行为人主动提供,也可以在吸毒者要求或主动前来时被动提供;它可以是付费的或免费的。主要要素: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主观要素:本罪的主观表现是故意的,即知道他人吸毒并为其提供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
    2024-01-17
    94人看过
  • 吸毒要坐牢多久
    刑事犯罪
    1.对于吸毒的人,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2.对吸毒成瘾者需要实施强制戒毒,强制戒毒决定书应当于戒毒人员入所前交给本人。且应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三日内通知戒毒人员家属、单位和户口所在地派出所。3.强制戒毒期限为三个月至六个月,自入所之日起计算。对强制戒毒期满仍未戒除毒瘾的戒毒人员,可以延长强制,但实际执行的强制戒毒期限连续计算不超过一年。4.如果只是自己吸毒不构成刑事犯罪,但是有贩毒、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则要承担刑事责任。一、有吸毒行为的是否要被强制戒毒并不是有吸毒行为就要被强制戒毒,只有吸毒成瘾人员才会被强制隔离戒毒。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二年。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延长一年。二、吸毒人员管控措施有哪些吸毒人员的管控措施如下:1、离戒
    2023-02-13
    394人看过
  • 贩毒跟吸毒坐牢几年
    贩毒如果是贩卖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要坐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是贩卖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一般要坐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贩毒最高轻判几个月贩卖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并且予以刑事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是死刑,并处没收财物: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是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是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2、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3、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4、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5、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贩卖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是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是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贩鸦片不满二百克、
    2023-03-05
    418人看过
  • 吸毒坐过牢可以出国吗
    法律综合知识
    对于曾经有过吸食毒品历史的人来说,他们是否能够顺利地出国?依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正在康复过程中的吸毒人员在进入学堂、寻找工作岗位或者享受各种社会保障权益时,应该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待遇。此外,我们也将保证对这些人员有关戒毒治疗的私人信息严格保守秘密,并且在其戒断三年内没有再次吸食毒品行为的话,无需进行任何动态监控措施。然而,倘若这类人群有过犯罪记录或者吸毒史,那么他们获取签证的成功概率将会相对较低。《护照法》第十三条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护照签发机关不予签发护照:(一)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二)无法证明身份的;(三)在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四)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五)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不能出境的;(六)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七)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认为出境后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2024-05-01
    159人看过
  • 吸毒当场抓获要坐牢吗
    根据如果现场抓获只是单独的吸毒行为,这是不构成犯罪,也不会判刑,具体刑罚如下:轻则拘留、罚款,吸毒成瘾者会被强制戒毒两年。具体来说就是:第一,如果吸毒被当场抓获,那么就可以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第二,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一、吸毒判刑多少年网友提出的吸毒判刑多少年的问题。网友提出这个问题,显然是对吸毒的法律性质不了解,误将吸毒行为理解为犯罪了。我国《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这就是罪刑法定原则。我国《刑法》和其他法律并没有明文将吸毒规定为犯罪行为,因此,吸毒不构成犯罪,不需要判处刑罚。尽管如此,吸毒仍然是应当受到法律谴责的有害行为,应当受到其他法律的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于吸毒者,可以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
    2023-04-10
    470人看过
  • 吸毒要坐多少年牢,吸毒被拘留有什么后果
    一、吸毒要坐多少年牢吸毒一般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罚款,或者5日以下拘留或者罚款。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的,追究刑事责任,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只是吸毒是不会被判刑的,往往只是行政处罚,拘留和罚钱等处罚。1、对于吸毒的人,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2、对吸毒成瘾者需要实施强制戒毒,强制戒毒决定书应当于戒毒人员入所前交给本人。且应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三日内通知戒毒人员家属、单位和户口所在地派出所。3、强制戒毒期限为三个月至六个月,自入所之日起计算。对强制戒毒期满仍未戒除毒瘾的戒毒人员,可以延长强制,但实际执行的强制戒毒期限连续计算不超过一年。4、如果只是自己吸毒不构成刑事犯罪,但是有贩毒、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则要承担刑事责任。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
    2023-02-11
    188人看过
  • 冒用他人身份证吸毒要坐牢吗
    冒用他人身份证吸毒需要坐牢。一、身份证搞丢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身份证丢失可能会带来的后果包括:1、个人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居民身份证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办理银行业务、预订车票酒店、等行为,都必须使用居民身份证。2、个人信息被泄露。身份证是证明公民身份的有效证件,身份证包含的信息属于公民个人信息的一部分,身份证丢失后,捡到、持有他人身份证的人,除了直接获得丢失身份证当事人的身份证信息,甚至可以通过某些查询系统获取与身份证号相关联的个人信息。3、个人身份被冒用。如果遗失的身份证落入不法分子手中,不法分子就可以利用他人的身份证从事各种违法行为。比如,冒用身份证办理电话卡、办理银行信用卡,甚至恶意透支等等。二、信用卡欠款8万,现在没钱还可以起诉吗信用卡欠款8万是否可以起诉,要分情况看:1、如果行为人是恶意透支,数额较大的,则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要坐牢;2、如果只是一般的借款民事纠纷,
    2023-06-21
    469人看过
  • 强奸被害人谅解还会坐牢吗
    对于犯有强奸罪行者而言,若在警方的审讯期内对受害人实施了谅解行为,是否将会承担刑事处罚,这需要根据特定的事实情况来决定。在某些情况下,倘若犯罪情节相对较轻,是允许法官选择不对其进行刑事处罚的。然而由于强奸罪属于严重的刑事类案件之一,通常情况下,这些罪犯仍然将承受相应的刑事惩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九条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处罚;不满14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免予处罚,但是可以予以训诫,并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2024-05-13
    389人看过
  • 容留他人吸毒罪坐多久牢
    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至于为他人提供吸毒场所的次数、人数以及提供时间的长短,均对本罪的构成毫无影响。但是对判刑有影响。判刑多少可能受是否多次容留他人吸毒、集中为多人提供吸毒场所、是否是以营利为目的容留他人吸毒、是否以贩卖毒品为目的的容留。具体多少由法院根据案情依法判决。一、容留他人吸毒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的正常管理秩序和人们的身心健康。(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所谓容留他人吸毒,是指给吸毒者提供吸毒的场所。既可以是行为人主动提供,也可以是在吸毒者的要求或主动前来时被动提供。既可以是有偿提供,也可以是无偿提供。提供的地点,既可以是自己的住所,也可以是其亲戚朋友或由其指定的其他隐藏的场所,一般则是行为人专门为吸毒者准备的某种比较固定的场所,如利用住宅、居所或租赁他人房屋让他人
    2023-03-10
    264人看过
  • 诬告陷害他人坐好多年牢
    一、诬告陷害他人可能怎么判1、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如果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诬告陷害罪的,将会受到从重处罚。3、如果诬告陷害行为导致他人被错判死刑的,应以诬告陷害罪与故意杀人罪中以最重的刑罚进行处罚。例如:因为行为人的诬告陷害行为导致一人被错判死刑,如果行为人的诬告陷害行为成立的诬告陷害罪仅适用判处5年有期徒刑,而他所触犯的故意杀人罪按照法律条文仅适用判处7年有期徒刑,那么对行为人的处罚就是故意杀人罪7年有期徒刑。注意:如果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就不能适用诬告陷害罪的处罚规定。二、不成立诬告陷害罪的几种情形:1、虚告自己犯罪的;2、虚告虚无人的,不成立本罪,但告发足以使司法机关确认对象,就成立本罪;3、在公安、司法机关调查取证时,作虚假陈述的;4、行为人虽然
    2023-04-15
    394人看过
  • 被别人诬陷吸毒了可以告他吗
    当然可以的,诬陷的这人已经涉嫌恶意中伤或者是诬陷他人了,如果给当事人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可以向法院起诉对方索要赔偿。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恶意诽谤诬陷他人的,如果不构成犯罪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2024-04-21
    399人看过
  • 诬陷诽谤罪会坐牢吗
    法律综合知识
    一、诬陷诽谤罪会坐牢吗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相关条款,若某人捏造事实,进行虚假的指控和诽谤,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责,并且其行为情节恶劣,那么此人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严厉惩罚。倘若因诬告陷害导致了极其严重的后果,那么其所应承受的刑期将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该人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那么他将面临更为严重的法律制裁。然而,如果该人并非故意进行诬告陷害,而是由于误判或举报失实,那么上述规定并不适用于此种情况。因此,如果某位人士被判定犯下诬告陷害罪,那么他很可能会因为这一罪行而锒铛入狱。具体的刑罚将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予以确定,其中包括行为人的犯罪动机、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以及其是否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诸多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
    2024-07-07
    154人看过
换一批
#医疗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一线医务人员是指疫情防控期间按照政府统一部署、卫生健康部门调派或医疗卫生机构要求,直接参与新冠肺炎防疫和救治一线工作,且与确诊或疑似病例直接接触的接诊、筛查、检查、检测、转运、治疗、护理、流行病学调查、医学观察,以及直接进行病例标本采集、病... 更多>

    #医务人员
    相关咨询
    • 被人陷害吸毒入狱怎么办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31
      建议你走法律途径,起诉来解决,可以细聊
    • 吸毒是否会坐牢,坐牢是否与吸毒有关?
      甘肃在线咨询 2024-11-22
      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但不属于犯罪行为,一般不会被判坐牢。然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将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并予以相应的刑事处罚。 吸食和注射毒品的行为,可能会被判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并可处以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轻的吸毒者可能会被判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对于吸毒者,如果他们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或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将不予处罚。 对于吸毒成
    • 吸毒怎么判,会坐牢吗
      澳门在线咨询 2021-11-06
      单纯吸毒不构成犯罪。吸毒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 吸毒被抓坐牢能离婚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17
      可以的,你描述的这种情况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离婚,但是既然对方正在监狱服刑期间,就必须要聘请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
    • 吸毒所里有人坐牢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4
      第二十条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宜收入强制戒毒所的,应当限期在强制戒毒所外戒毒: (一)患有急性传染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婴儿的; (三)其他不适宜在强制戒毒所戒毒的。对前款所列人员由公安机关向本人和其家属发出戒毒通知书,并由其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负责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