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诉讼财产已保全以后走什么程序
在民事诉讼中,已经对财产保全保全措施的,法院判决后就会进入执行程序,如果被执行人不履行判决的,申请人可以申请执行保全的财产。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诉前财产保全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
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
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第一百零三条保全方式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
人民法院保全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保全财产的人。
财产已被查封、冻结的,不得重复查封、冻结。
第二百三十六条执行开始方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
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
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财产保全后,法院采对财产采取查封、冻结等的保全措施,人法院作出的判决生效后,案件进入执行程序,被执行人不履行判决的,申请人可以申请执行保全的财产。
-
民事诉讼法哪条规定诉讼中财产保全
463人看过
-
民事诉讼程序怎么走才符合法律规定?
132人看过
-
财产保全属于民事诉讼程序吗
284人看过
-
胜诉后保全被告财产需要担保吗,相关法律规定
347人看过
-
民法典中房产保全胜诉后怎么解除,相关法律规定
375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对应收债权如何保全,相关法律规定
295人看过
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保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将来的判决难以执... 更多>
-
民事诉讼法关于财产保全的规定是什么, 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财产保全海南在线咨询 2022-04-26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分为诉前保全和诉中保全。其中,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人即利害关系人必须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30日内提起诉讼或仲裁,使与被保全的财产的有关争议能够通过审判得到解决。如果利害关系人未在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或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措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
-
财产保全程序有哪些相关的规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3-01-19(一)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由利害关系人在起诉之前向受诉法院提出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并裁定保全的,申请人在30日以内不起诉的即解除裁定保全。诉讼财产保全可以在起诉同时申请也可以在起诉以后申请。 (二)提供财产线索与执行不同,人民法院不会在财产保全阶段为当事人查找债务人的财产,必须由申请人自己提供明确的财产线索。 以下类别的财产线索属于明确的财产线索: 1.银行账户:有明确的开户行、户名、账号; 2.
-
民事诉讼法如何规定财产保全?宁夏在线咨询 2023-12-03财产保全的规定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当中,如果作出判决之前,为了防止当事人转移变卖财产的,是可以采取一定的查封,扣押冻结等相关的手续来处理。一般情况之下是由当事人自己提出申请,然后人民法院审查。
-
财产保全,我国新民事诉讼法财产保全条文规定有什么?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07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关于财产保全的规定有:第九十九条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时间是多久,有什么相关的法律规定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291、被告没有将答辩状给原告的义务,但是如果有两审,可以去法院复印,摘抄。 2、这要看代理权限,单位的代理权限大多是一般代理,不是特别代理,所以代理人一般没有权利直接调解。 3、法律规定立案后三个月内结案,实践中一般是法官接到案子后三个月结案,有时拖一拖的情况也有的。 4、调解一般不设定特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