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未出世,在我国《民法》规定中不能算作权利主体,但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赔偿项目包括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一、出车祸就医后的赔偿流程
1、报案,在出险后,客户向保险公司理赔部门报案;在汽车保险公司内勤接到报案后,会要求客户将出险情况立即填写《业务出险登记表》;之后保险公司内勤会根据客户提供的汽车保险凭证或保险单号立即查阅保单副本并抄单以及复印保单、保单副本和附表。确认保险标的再保险有效期限内或出险前特约交费,要求客户填写《出险立案查询表》,予以立案(如电话、传真等报案,由检验人员负责要求客户填写),并按报案顺序编写立案号;经立案后向被保险人发放有关索赔单证,并告知索赔手续和方法(电话、传真等报案,由检验人员负责);然后通知检验人员,报告损失情况及出险地点。
2、查勘定损,检验人员在接保险公司内勤通知后1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查勘和检验工作(受损标的在外地的检验,可委托当地保险公司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要求客户提供有关单证;指导客户填列有关索赔单证。
3、签收审核索赔单证,营业部、各保险支公司内勤人员审核客户交来的赔案索赔单证,对手续不完备的向客户说明需补交的单证后退回客户,对单证齐全的赔案应在出险报告(索赔)书(一式二联)上签收后,将黄色联交还被保险人;将索赔单证及备存的资料整理后,交产险部核赔科。
4、理算复核,核赔科经办人接到内勤交来的资料后审核,单证手续齐全的在交接本上签收;所有赔案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理算完毕,交核赔科负责人复核。
5、审批,产险部权限内的赔案交主管理赔的经理审批;超产险部权限的逐级上报。
6、赔付结案,核赔科经办人将已完成审批手续的赔案编号,将赔款收据和计算书交财务划款;财务对赔付确认后,除赔款收据和计算书红色联外,其余取回。
二、车祸就医后的理赔时间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出具后,什么时候理赔是没有明确规定的。不过参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九条的规定,保险公司应当自收到被保险人提供的证明和资料之日起5日内,对是否属于保险责任作出核定,并将结果通知被保险人;对不属于保险责任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达成赔偿保险金的协议后10日内,赔偿保险金。
-
车祸住院期间怀孕如何理赔
242人看过
-
孕妇怀孕车祸流产赔偿几万
414人看过
-
怀孕期间男人出轨了离婚有什么赔偿,怀孕期间男人出轨了怎么离婚
252人看过
-
出车祸赔偿标准出车祸怎么赔偿
445人看过
-
出车祸了撞到怀孕的人流产应该怎么赔
340人看过
-
怀孕期间提出离婚的能得到赔偿么
491人看过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指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加以认定的行为。 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主要看三点: 一是当事人是否有违章行为; 二是违章行为... 更多>
-
-
怀孕期间离婚有赔偿金,怀孕期间离婚赔偿是怎样的西藏在线咨询 2023-03-10怀孕期间男方没有特殊情况是不可以提出离婚的,但女方可以提出离婚。男方出轨如果达到了法定的重大过错程度的话,离婚时女方可以要求男方进行损害赔偿。女方得到赔偿的多少,不是因为在怀孕期间还是不在,要看是否有法律规定的情况出现。
-
怀孕期间男方出轨不赔偿离婚怎么判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10如果你也同意离婚,那么尽量与对方协议离婚,这样就可以避免漫长的诉讼程序,只要双方把孩子问题、夫妻共同财产分配问题在离婚协议中协商处理好即可,然后拿着结婚证、户口薄、身份证、离婚协议书、照片这些材料,去双方任意一方的户口所在地的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如果对方想离婚,你不想离,因为女方在怀孕期间,是属于法定特殊时期,女方在这个时期受法律保护,这个时候只要女方不同意离婚,男方就很难离掉婚。当然这个时候女方
-
怀孕期间怎么提出离婚河北在线咨询 2022-04-02离婚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当双方都同意离婚的情况下可以协议离婚,协议内容主要是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置、孩子抚养权的分配以及一些约定内容,然后就带上协议书、身份证明、结婚证到当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即可,快速、方便、简单。如果是一方或者双方不愿意离婚,那么只能选择诉讼离婚。但是因为女方在怀孕期间,是属于法定特殊时期,女方在这个时期受法律保护,这个时候只要女方不同意离婚,男方就很难离掉婚。当然这个时候女
-
2022年怀孕期间合同到期怎么办,怀孕期间遭辞退怎样要求赔偿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10一、怀孕期间合同到期怎么办 为了保障妇女的劳动权利,法律明文规定了对女性劳动权利的保护,特别是针对女职工生理机能的变化,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和哺乳期间给予特殊的保护。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除非具备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以及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自身有重大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