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债务纠纷,法院立案需要的材料:
(一)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材料。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户口薄、公安机关的户籍证明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
3、当事人名称在诉争的法律关系发生后曾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二)证明贷款关系存在的证据材料,借款合同、贷款协议、借条、欠条、还款承诺书等。
(三)证明已清偿借款的证据材料,收条或分期、分次还本付息的付款凭证。
(四)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依据,提供诉讼请求中要求计付本金、利息数额的计算清单,包括本金余额的计算清单或凭证、利息金额的计算清单、或凭证等。
(五)其他需要提供的证据材料。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立案和受理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一、关于工程合同违约立案需要哪些材料
第一,证明当事人(原、被告及第三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
1、当事人为公民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登记资料,如《营业执照》副本、工商注册登记资料或社团法人登记证等;
3、当事人名称在建设工程法律关系成立后有变更的,应提交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变更证明。
第二,证明建设工程合同关系成立的证据
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2、增减工程量的补充合同或备忘录、现场工程签证单等;
第三,证明建设工程合同履行情况的证据
1、工程预、决算报告;
2、支付工程款的付款凭证和收款凭证;
3、当事人对工程量、工程质量共同确认的证据。如工程验收、结算凭证、质检报告等。
第四,提交诉讼请求的计算依据
1、支持诉讼请求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清单,如本金、利息、违约金、赔偿金的计算清单;
2、当事人认为应当向法庭提交的其他证据。
-
债务纠纷法院立案材料有哪些,债务纠纷起诉需到哪个法院?
478人看过
-
法院立案证据材料需要几份
115人看过
-
法院立案需要哪些材料,法院立案后多久开庭
420人看过
-
立案到结案的债务纠纷案所需时间
243人看过
-
债务纠纷起诉需要材料得准备几份
454人看过
-
法院受理债务纠纷案件立案的时间是什么?
258人看过
-
去法院立案需要什么材料?去法院起诉需要什么材料?需要有哪些材料浙江在线咨询 2022-02-07一般是原告就被告向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去法院起诉立案需要有原告身份证明、起诉状、相应的证明材料、并预交诉讼费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
-
2022年法院立案需要什么材料山西在线咨询 2023-03-201、起诉状,必须由原告本人签名(原告是法人的,加盖公章并由法定代表人签名),起诉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加一份提交副本。 2、证据材料,即用以证明我方诉讼观点的理由,用以说服法官支持自己。 3、主体资格证明。原告是自然人的应提供身份证原件(经与复印件核对后退还原告)、复印件一份,原告是法人的应提供营业执照、单位代码证书复印件一份; 4、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代理原告提起民事诉讼的,原告签字的授权明确的
-
法定继承纠纷立案所需准备材料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11-0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遗产继承案件的立案程序需要提交一系列相关文件和信息。这些文件和信息包括: 1. 公安部门和医疗单位出具的被继承人去世的正式证明,以及被继承人的具体出生日期和户口登记信息或者宣布其死亡的法律文书,以及相关亲属之间的关系证明。 2. 被继承人主要遗产所在地点的确切证明和遗产的类别、数额及其折合价格的详细列表。 3. 被继承人在生前的债权、债务状况的明确证明。
-
医疗纠纷去法院立案愿告要携带那些材料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07【民事诉讼起诉文书】《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涉及医疗纠纷未经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还可以同时提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书》。
-
债务纠纷法院立案后,多久开庭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22开庭时间包含在审结期限内,具体开庭时间由法院安排,可以联系法官了解一、简易程序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二、普通程序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三、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