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碍公职应该如何定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6 15:40:27 169 人看过

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公职的行为,可以构成妨害公务罪。该罪的犯罪构成:

一、客观行为方面,有以下三类:

1、“以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碍正在执行职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灾害、突发事件期间依法履行职责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各级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

2、故意阻碍国安、公安人员执行职务,即使“未使用暴力”,只要造成“严重后果”,也成立本罪;

3、暴力袭警,从重处罚。

二、主观过错方面

必须是出于故意。即明知国家工作人员是在依法执行公务,仍然希望或者放任妨害公务的危害结果发生。

三、违法阻却方面

如果上述人员因为明显超越职权、滥用职权,甚至违法乱纪,遭到群众反抗或者扭送的,不可能成立犯罪。

一、袭警罪生效时间是什么时候

“袭警罪”目前已经生效。《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规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中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主观上限于故意,即行为人必须明知上述人员正在依法执行公务而加以阻碍,才能构成本罪。犯本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二、醉酒后砸警车犯什么罪

砸警车涉嫌妨害公务罪。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中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03: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如何应对妨碍执法行为?
    妨碍执法的表现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阻碍的行为应当是未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手段,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即明知是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而有意进行阻碍。妨碍执法的刑事拘留期限是怎么规定的妨碍执法,刑事拘留最长37天。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人民检察院接到提请批准逮捕书的七天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之后按人民检察院的决定,被拘留人员被释放或逮捕,刑事拘留结束。刑事拘留的法定条件有哪些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
    2023-07-17
    127人看过
  • 妨碍药品管理罪应该怎么判
    根据我国刑法,妨害药品管理罪的客体要件不仅包括国家药品管理制度,还包括公民的健康权利。本罪客观上表现为生产和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严重后果,如、危害、死亡等严重后果。犯罪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主观表现为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本罪。妨碍公职如何定罪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公职的行为,可以构成妨害公务罪。该罪的犯罪构成:一、客观行为方面,有以下三类:1、“以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碍正在执行职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灾害、突发事件期间依法履行职责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各级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2、故意阻碍国安、公安人员执行职务,即使“未使用暴力”,只要造成“严重后果”,也成立本罪;3、暴力袭警,从重处罚。二、主观过错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即明知国家工作人员是在依法执行公务,仍然希望或者放任妨害公务的危害结果发生。三、违法阻却方面如果上述人员因为明显超越职权、滥用职权,甚
    2023-08-18
    136人看过
  • 妨碍司法公正罪司法解释如何规定
    1、妨害司法罪,是指违反法律规定,使用各种方法妨害国家司法机关正常诉讼活动,破坏国家司法权的行使,情节严重的行为。具体包括打击报复证人罪、扰乱法庭秩序罪、窝藏、包庇罪、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等。2、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3、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妨碍司法公正罪具体判多久妨碍司法公正罪判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当然如果妨碍司法公正非常严重的话,会被判处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因为毕竟在我们国家所讲究的就是执法公正,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这种行为进行破坏的话,必然会影响到司法程序进行。
    2023-08-11
    270人看过
  • 新刑法对妨碍公务罪是如何规定的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妨碍公务罪的规定处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妨碍公务罪的规定处罚。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妨碍公务罪的规定处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依照妨碍公务罪的规定从重处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依照妨碍公务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3-06-03
    304人看过
  • 妨碍司法鉴定应该怎样办理
    一、妨碍司法鉴定应该怎样办理此时应当推定申请鉴定一方所主张的待鉴定案件事实成立。因为负有举证责任一方在向法院申请鉴定并得到法院准许时,已经完成举证义务,此时举证责任转移到应当配合鉴定的另一方,另一方只有配合鉴定才能完成其举证义务,其拒不配合鉴定,视为放弃举证,应当对案件事实的举证不能承担不利后果。即,可推定申请鉴定一方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九十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这是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一方向法院依法申请司法鉴定,此鉴定必须对方配合才能完成,如笔迹鉴定,亲子鉴定等等,对方拒绝配合,会导致鉴定无法实施,无法认定需要通过鉴定确定的案件事实的结果。鉴定结论
    2023-04-16
    59人看过
  • 规定的妨碍作证罪如何辩护
    可以通过对方提供证据不足,证人之间存在亲属关系,相互印证不具有足够的真实性等角度来辩护。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妨害作证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诉讼活动和公民依法作证的权利。采用暴力或威胁手段妨害证人作证的,还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是复杂客体。证人证言是最普遍使用的证据,对司法机关及时查明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和作用。依法作证是证人的一项法定义务。既然法律规定证人有作证的义务,那么就应该依法规定证人相应的权利,其中之一便是证人应该享有能够顺利及时依法作证的环境和条件,也即证人作证享有不受外界非法干扰的权利,享受人身不受侵犯的权利和依法自由作证的权利。对此,我国有关法律也作了规定。根据目前我国法律的规定,妨害证人作证的行为,只要达到相当的社会危害
    2023-02-28
    299人看过
  • 妨碍司法公正如何处罚
    一、妨碍司法公正如何处罚1、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3、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如何防范妨碍司法公正1、加快立法进程,改革和完善审判体制,进一步贯彻规范《法官法》防止法官
    2023-06-19
    333人看过
  • 如何应对司法公正受到妨碍的挑战
    妨碍司法公正可能涉嫌构成伪证罪、徇私枉法罪、扰乱法庭罪等罪名,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妨碍司法公正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证人作伪证、鉴定人出具虚假鉴定报告、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等。妨碍司法公正可能影响到刑事诉讼审理结果的准确、客观,因此应当严厉打击这种行为。围绕司法公正抓法警自身建设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永恒主题和始终追求的目标,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生命线和灵魂,是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法院不仅是各种法律纠纷的最终裁判者,也是社会正义的最后屏障,因此,公正司法是维护国家法律权威的重要手段,也是取信于民的重要途径,为审判工作提供安全保障和良好的服务是法警工作的重要职责,司法警察必须围绕审判工作的重点,按照自身所承担的责任调整工作思路,选好为审判工作服务的着力点,按照法警条例的规定,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范县法院刘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二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
    2023-07-08
    183人看过
  •  委托人妨碍作证罪如何定罪量刑?
    这段内容讲述的是妨碍作证罪的刑罚以及诉讼代理人的定义。妨碍作证罪是指在诉讼中妨碍证人作证的行为,若构成该罪,则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情节严重,则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监禁七年。而诉讼代理人则包括公诉案件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以及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行为人若构成妨碍作证罪(既遂),则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情节严重,则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监禁七年。所谓诉讼代理人,是指公诉案件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 妨 害 作 证 罪 的 审 判 程 序妨害作证罪是指在司法审判过程中,故意干扰、妨碍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对于妨害作证罪的审判程序,根据我国《刑法》的
    2023-09-03
    59人看过
  • 一般妨碍公务如何处理?
    一、一般妨碍公务如何处理?妨碍公务根据具体情节的不同,可分为妨碍公务行政违法行为和妨碍公务犯罪行为。第一,对于妨碍公务行政违法行为,由公安机关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三)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四)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第二,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
    2024-01-09
    427人看过
  • 2020妨碍公务罪刑罚规定
    妨害公务罪量刑标准:1、妨害公务犯罪情节一般,造成的社会影响较小,未造成轻微伤以上后果的,量刑起点为拘役四个月。妨害公务犯罪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量刑起点为有期徒刑一年。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妨害公务造成的后果等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妨碍公务罪拘留多久我国规定,刑事的期限分一般期限和延长期限两种,具体如下:1.一般的刑事拘留期为一到十四天,一般从进到看守所算起,在十四天内机关要报检察机关批准,如核准则逮捕,否则释放或变更。2.延长期限的刑事拘留期为三十七天,其中检察院核准的时间为七天,在该期限内,侦查机关报检察院批准逮捕。《刑法》第二百四十二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他参与者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
    2023-07-15
    116人看过
  • 醉驾以及妨碍公务应该怎样处罚?
    最近几年酒驾我们已经听过很多次了,国家对酒驾的惩罚力度加大,酒驾已经入刑。那么醉驾以及妨碍公务应该怎样处罚?按照现有的法律。酒驾会被判监禁,并且会被罚款,而妨碍公务视情节的轻重会被拘留。两种罪行各自有什么法律后果,两种罪行放在一起又会受到什么严重的处罚呢?一、醉驾以及妨碍公务两罪并罚第133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醉驾以及妨碍公务的处罚取其中较为严重的刑罚醉驾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
    2023-06-21
    167人看过
  •  妨碍公职罪定罪问题:法律与司法的权衡
    阻碍公职执行罪行的构成要件包括使用暴力和威胁来妨碍公职行为,且必须具有故意。主观过错必须是故意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妨害公务,仍然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在违法行为方面,上述人员因明显超越职权、滥用职权甚至违法违纪被群众反抗或扭转,就不可能成立犯罪。阻碍公职执行罪行的构成要件是通过使用暴力和威胁来妨碍公职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妨碍公职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客观行为有三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灾害、突发事件期间依法履行职责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故意阻碍国安、公安人员执行职务,即使不使用暴力,只要造成严重后果,也会成立本罪;暴力袭警,从重处罚;2、主观过错必须是故意的。也就是说,如果知道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仍然希望或放任妨害公务的危害结果;3、在违法行为方面,如果上述人员因明显超越职权、滥用职权甚至违法违纪被群众反抗或扭转,就不可能成立犯罪。妨碍公职如何定罪?
    2023-11-19
    116人看过
  • 妨碍司机开车如何定性
    法律综合知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所作出的最新修订,自2021年3月1日起,针对在运行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员实施暴力侵害或强行控制其操作装置,从而干预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乃至威胁到公共安全的行为,均将涉及妨害安全驾驶罪这一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犯罪行为。然而,若相关行为没有达到以上严重程度,则将不会构成犯罪,但仍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安处罚,例如,进行为期数天至数周不等的治安拘留等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第一款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4-05-16
    448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他们这种行为是妨碍公务吗,如何认定妨碍公务罪,该如何量刑?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07
      行为人具有妨害公务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关键。此处须把握三点: (1)妨害公务的实质,是阻碍上述人员依法执行其职务,具体表现包括使其不能执行和不能正常执行其职务; (2)妨害公务的方式,除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的可以暴力、威胁方法,也可以是非暴力、威胁方法外,其余都须以暴力、威胁的方法实施才能构本罪。但应明确,在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
    • 妨碍公务罪判多久,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广西在线咨询 2023-12-08
      妨碍公务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妨碍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
    • 犯妨碍公务罪应该被关在哪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01
      涉嫌妨碍公务,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争取取保候审和从轻处理!关在里面的人是非常希望得到外面的人情况和帮助。唯一能探视会见就是律师。
    • 应该如何认定妨害公务罪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9-07
      又称“阻碍执行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中国刑法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侵害的对象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并且是正在依法执行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2)在客观上表现为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所谓暴力通常表现为殴打、梱绑、禁闭等侵犯人身的强力行动;所谓“威胁”通常表现为以杀害、伤害、毁
    • 妨碍公务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妨害公务罪中的过失行为应该如何定罪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07
      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了妨碍公务罪,其中第一款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妨碍公务罪最高刑罚是3年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最高刑罚是7年有期徒刑。我国对妨碍公务罪中行为人的暴力行为造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重伤结果或因重伤导致死亡结果,甚至故意杀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按处理牵连犯的原则,以重罪吸收轻罪,按故意伤害(重伤)罪或者故意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