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与诈骗有什么区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19 01:20:03
293 人看过
1、客体不同:
敲诈勒索罪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客观表现不同:
诈骗罪在行为上着重于“骗”,即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
而敲诈勒索罪强调“敲”,即实施了威胁、要挟、恫吓等行为。
3、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不同:
诈骗罪受害人是受到欺骗后“自愿”交出财物;
而敲诈勒索罪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出财物。
4、立案标准不同:
诈骗罪,数额较大为三千元以上;
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
数额特别巨大为二十万元以上;
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为二千元以上;
数额巨大为二万元以上。
5、刑期不同:
而敲诈勒索罪最高刑期为10年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诈骗与常见敲诈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99人看过
-
区分敲诈与诈骗的关键点是什么?
124人看过
-
绑架罪与敲诈勒索罪有什么区别?
448人看过
-
寻衅滋事与敲诈勒索有什么区别
372人看过
-
诈骗,诈骗与网络诈骗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
377人看过
-
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有什么区别2024
500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敲诈与诈骗的区别是什么, 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到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4敲诈与诈骗的区别:两者主观上都是以非法占有未目的,通过具体的行为手段使受害者产生心理变化,进而处分财产。不同点在于,诈骗罪的被害人是基于错误认识进而处分的财产,而敲诈勒索罪的被害人是基于心理恐惧处分的财产。刑法之所以如此区分此罪与彼罪,因为诈骗罪的行为主体通常不会对人生造成伤害,而敲诈勒索罪则会有对人身造成伤害的危险,同时也是基于被害人心理因素的综合评价与考量。诈骗罪是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的情况下处
-
如何区别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7-031、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在犯罪构成特征方面有相同之处,二罪的犯罪主体都是一般主体,犯罪主观方面都是直接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的根本区别在于犯罪客体与犯罪客观方面的不同,在犯罪客观方面,敲诈勒索罪表现为以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向公私财物的所有人或持在人强索财物的行为,而诈骗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钱财的行为。 3、在犯罪客体上,敲诈勒索罪侵犯的是复杂
-
如何区别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20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如下: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二者还是存在明显区别: 1、客体不同:敲诈勒索罪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客观表现不同:诈骗罪在行为上着重于“骗”,即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
-
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怎么判刑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14一、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敲诈勒索罪表现为以威胁或要挟方法,迫使被害人因恐惧而被迫交付财物;诈骗罪表现为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诈手段,使被害人受蒙蔽而自愿的交付财物。两者的犯罪主体都是一般主体,犯罪主观方面都是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不同。1、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诈骗罪的犯罪客体比较单一,侵
-
什么是诈骗罪敲诈勒索罪的主要特征有哪些,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区别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14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主要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2、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骗术,即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方法,使财物所有人、管理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自愿地”交出财物。3、主观方面,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直接故意。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