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发表不当言论,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6 22:36:10 456 人看过

需要。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微信群虽为网络虚拟空间,但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密不可分的交往工具。微信群、朋友圈不是法外之地,公民在微信群和朋友圈等网络空间同样需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能为所欲为、不加节制。在微信群、朋友圈中损毁他人名誉,构成网络名誉侵权,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民、法人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对在网上捏造、散布虚假事实,发表不当言论,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严厉打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斗殴的;(二)追逐、拦截他人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律师补充: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不了解事情真相和全局的情况下恣意发表贬低他人的言论,用恶意揣测的言语去中伤他人,捏造事实去侵害他人名誉,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种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情节严重的甚至会受到刑事手段的制裁。

提醒广大微信用户,切记谨慎言论、文明用语,别让沟通的工具,变成侵权的帮凶。即使双方存在矛盾、纠纷也应当寻求合理正当的途径去解决。

微信群非法外之地,切记文明用语。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9日 23: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罚款相关文章
  • 微信群内的言论是否应该受到监管?
    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侮辱他人,涉嫌违反治安法律,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你需要把微信群里的骂人内容进行截图,然后向公安局报警,要求处理,如果公安局两个月内不处理,你可以起诉公安要求其履行法定职责。如果你知道骂你的人,你可以凭微信截图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他侵犯你的名誉权。微信群里面玩5元麻将是违法的吗在微信群内与群友玩5元麻将的行为一般是不违法的,其赌注较小,且为纯娱乐性质,是不会被作为赌博处理的。我国《刑法》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
    2023-07-06
    196人看过
  • 发表不当言论的法律后果
    发表不当言论的后果为,根据不当言论对当事人或者社会造成的影响大小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具体如下:1.如果散布的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权,需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2.如何构成犯罪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2024-04-25
    83人看过
  • 发表不当言论拘留多少天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发表不当言论侮辱、诽谤、诬告他人的处5日以下行政拘留。一、打电话恐吓录音是否立案打电话恐吓录音可以立案。打电话恐吓,无论如何都是违法行为,如果后果严重,也可能构成犯罪。一般电话恐吓也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内,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2、公开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调查或者治安管理处罚的;4、威胁、侮辱、殴打或者内击报复证人及其近亲属;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6、偷窥、偷拍、偷听、散布他人隐私。二、散布不实言论的立案标准是什么散播不实言论根据情节轻重有可能违反罚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
    2023-03-19
    143人看过
  • 微信群里散布疫情谣言,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散布谣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编造虚假的疫情信息或故意传播虚假疫情信息行为情节严重,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律师补充: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构建文明有序的网络群体空间。战“疫”当前,希望广大市民群众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主动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为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胜利贡献力量。【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
    2023-05-06
    94人看过
  • 发表不当言论保证书怎么写
    写清对象,客观陈述错误事实,标明保证人人姓名、保证时间一、家暴保证书如何才有法律效力家暴保证书只要不符合违法的情形就具有法律效力。首先应当写明保证人与被保证人的姓名等具体个人信息;其次,写明被家暴的过程,家暴者就保证事项作出承诺,并且就夫妻等财产做出约定,如若再次家暴可以提起离婚以及写明应承担的责任;最后,由保证人签字并写明时间。二、买卖合同纠纷诉状怎么写啊以下为大家解答买卖合同纠纷诉状怎么写这个问题。买卖合同纠纷起诉状必须载明以下事项:第一是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当记载其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及住所;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当记载其名称、住所地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职务;在起诉书中最好注明联系方式,以保证法院能够准确通知双方当事人及时参加诉讼。第二是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理由。事实和理由部分,将诉求中的基本事实陈述清楚就可以了,语言尽量简洁,概括性地将卖卖合同纠纷发
    2023-04-07
    380人看过
  • 广西一男子发布涉疫不当言论被行拘,发表不当言论的处罚
    一、广西一男子发布涉疫不当言论被行拘2021年11月21日凌晨,梧州市长洲警方接到群众举报,有网友在某微信群里发布涉疫不当言论信息,严重影响了疫情防控工作秩序,给辖区居民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接到线索,长洲公安分局高度重视,为有力震慑疫情期间造谣生事和发表不良言论的违法行为,经侦查,信息发布者刘某被大塘派出所依法传唤至公安机关做进一步调查。经询问,刘某如实供述了其于2021年11月21日凌晨在某微信群对近期梧州市疫情防控工作发表不良言论违法行为。在民警普法教育下,刘某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接受法律处罚。目前,违法人员刘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5日。二、发表不当言论的处罚发表不当言论的处罚:(一)因为有的可能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的处罚有: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
    2023-04-24
    338人看过
  •  发布有害言论会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在互联网上发布不良言论可能会涉及侮辱罪和诽谤罪等罪名。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这些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如果涉及捏造或虚构事实侮辱、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因此,在互联网上发布言论时需要注意言辞的准确性,不要侮辱或诽谤他人,以免触犯法律。在互联网上发布不良言论,可能涉及侮辱罪和诽谤罪等罪名。要依据情节而定,如果捏造、虚构事实侮辱、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可能被判刑的。一般情况下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发 布 不 当 言 论 会 怎 样 ?发布不当言论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威胁、危害国家安全或者破坏民族团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也对不当言论发布作出了规定,并规定了相
    2023-09-05
    144人看过
  • 网上恶意言论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根据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任何人都不允许在网络上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互联网也不是法外之地,违反该条规定的,公安机关可以对行为人进行警告、罚款以及停止联网等行政处罚。如果在网络上骂人,情节严重达到犯罪程度的,可以按侮辱罪或诽谤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进行刑事处罚。在哪些情况下中介公司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一般中介公司履行了如实报告义务以及未提供虚假信息,那么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一条的规定,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第九百六十二条规定,中介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中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
    2023-06-30
    61人看过
  • 散布关于疫情的不实言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散布关于疫情的不实言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可能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触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最高判刑十五年。【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6-12
    67人看过
  • 成都男子因言论不当被行拘,发表不当言论违反什么法律
    8月30日,成都市公安局发布通报称:8月29日,网名“热带雨林”的佘某某为吸引关注,在网络群组中发表寻衅滋事言论,造成市民恐慌情绪,对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干扰,目前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5日并处罚款1000元。疫情期间在网上造谣如何处罚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故意造谣,扰乱社会秩序的,轻则可能受到罚款、拘留等治安管理处罚,重则可能会追究刑事责任,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本案中,佘某某在网络群组中发表不当言论的行为已经构成寻衅滋事,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6条,该条规定,违法行为人有寻衅滋事行为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由于佘某某的行为造成了市民恐慌,给防疫工作带来干扰,已经属于情节较重的情形,因此警方对余某某作出了行拘15日的处罚。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涉嫌刑事犯
    2023-05-07
    470人看过
  • 公共场合发表不当言论违法吗?
    一、公共场合发表不当言论违法吗?在中国境内发布不当言论可能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行为人作出严厉制裁。倘若行为人为散布不实谣言,恶意编造险情、疫情或报警情况,或以任何方式刻意扰乱公共秩序,被认定为犯罪行为后将面临行政处罚,可能被判处五天至十日不等的拘留时间,并且需要缴纳最高额度为五百元人民币的罚款。《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二、公共场合辱骂他人的治安处罚是如何的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在公共场合公然辱骂他人的,会被处以
    2024-07-24
    217人看过
  • 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触犯法律
    一、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触犯法律在网络上散布关于疫情的不实言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可能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触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最高判刑十五年。【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2023-03-22
    303人看过
  • 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会被判刑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网上发表不当的言论如果捏造、虚构事实侮辱、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可能被判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网络言论侵权要到哪个法院起诉网络言论侵权给当事人带来的损害不可估量,此时作为受害一方肯定想到法院起诉维权,通常侵权案件的法院管辖地为侵权行为地、被告住所地。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对于侵权案件的地域管辖,秉持的原则是:侵权行为地、被告住所地。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023-06-12
    355人看过
  •  微信朋友圈恶意评论是否要担责?
    如果在微信朋友圈中含沙射影地骂人且情节严重,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该法规定,公然侮辱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因此,发表侮辱言论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在微信朋友圈中含沙射影地骂人,且情节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此法的规定,公然侮辱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微信朋友圈侮辱他人会怎样?微信朋友圈侮辱他人是一种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的规定,民事主体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或者荣誉权。如果微信朋友圈侮辱他人,可能会受到以下法律制裁:1. 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一条的规定,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或者荣誉
    2023-08-26
    408人看过
换一批
#治安处罚法
北京
律师推荐
    #治安处罚法 知识导航
    展开
    #罚款
    词条

    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一)被处五十元以下罚款,被处人对罚款无异议的。 (二)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照本法的... 更多>

    #罚款
    相关咨询
    • 在群里发表不当言论是否违法
      河北在线咨询 2024-03-09
      在群里发表不当言论是违法的。在群里发表不当言论涉嫌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可以对行为人处治安管理处罚,情节严重的,会构成刑事犯罪。不仅造谣违法,传谣也违法,公安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谣言专项行动的新闻通报会上称,群也是网上的公共场所,虽然对象是特定人群,但在公共场所如果传播谣言、虚假信息,未经核实,也是属于违法。
    • 不能发表任何言论?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23
      就你说滴情况如果是调解,双方可以就争议内容进行协商,可以找其他人协助,不需要提交什么手续
    • 在网上发表关于禁止开除我的言论, 要承担什么责任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5-09
      对方在公开场合宣扬并在在网上写文章传播所谓的绯闻,对你造成心理和声誉上的损害,对方已经对你构成侵权,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侮辱、诽谤罪。(刑法246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你应当准备:保存整个相关网页、电话录音其女友的态度、知情的人作证等相关证据,
    • 网上发布不当手术的言论,是否可以要求医院承担赔偿责任,如何认定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1-19
      如果患者认为手术失败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根据鉴定结论确定构成的,院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不够成医疗事故,医院不承担任何责任。而患者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医院有过错的情况下,在网络上擅自发布不当言论,属于侵权行为,你方可以要求追究患者侵权责任,要求其立即停止侵害、消除影响病赔礼道歉,如果有因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也可以要求患者立即赔偿。 对于你提到的患者术前术后对比照片、医疗兵力以及网络散播不实信息
    • 律师公开发表言论应当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1-30
      律师对案件公开发表言论,应当依法、客观、公正、审慎,不得发表、散布否定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原则和危害国家安全的言论,不得利用网络、媒体挑动对党和政府的不满,发起、参与危害国家安全的组织或者支持、参与、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不得以歪曲事实真相、明显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等方式,发表恶意诽谤他人的言论,或者发表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