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表示自己在看到连锁品牌的商机之后,都想纷纷尝试一下加盟,但是自己没有相关的加盟经验,只是在加盟商的不断利诱之下,与加盟商签订了合同。在签了合同之后才发现自己被骗了。这些被骗的加盟商如何进行加盟项目骗局维权呢?
一、加盟项目骗局维权的方法有什么?
只要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特许加盟,在加盟期限期满之前都是可以要求解除合同的;如果能够证明加盟总部存在欺诈故意,还可以考虑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合同。
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一般是就未履行的部分退还加盟费,已经履行的部分加盟应该不会退的,除非可以证明总部构成了根本违约,无法实现合同目的才可以全额退还加盟费。
撤销合同的法律结果一般是全额退还加盟费,因为被依法撤销的合同自始无效,当然要退还加盟费的。
请求解除合同务必在合同到期前提出,且提出越早退还的数额越大,接近合同期满请求法院解除的请求一般不会得到支持的;请求依法撤销合同务必要在合同签订后一年内提出,否则就不会得到法律的保护了。
招商的虚假宣传证据保留。加盟招商的骗子,在宣传上一定会有很多虚假之处,如夸大经营收益、经营承诺、合作0风险等,这些都应该用同步录像记录下来,做成光盘的形式保存。《广告法》有规定,加盟招商的广告中,是不允许出现收益数据、误导加盟者等内容出现的。证据保留,可以在律师的指导下,进行司法取证。为日后起诉留下有利的证据。
2,调查各项经营许可证,取证违法经营。举几个例子,如果你加盟的是食品行业,就需要《食品经营许可证》、《健康证》、《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等。在没有具备各项经营证书的情况下,违法经营,对于退回加盟费是一项非常有利的证据。而加盟招商的骗子通常已经支付了很高昂的招商广告费用,不愿意多花钱,很多“能省则省”的费用,往往就是退回加盟费的关键之处。最常见的招商加盟违法经营行为是:不开发票。建议遇到加盟骗局的加盟商,对于这点需要马上记录下来。
3,合同、转账证据保留。看清楚自己签署的合同上,是否有总部公司的盖章。同时,你转账的费用,应当去自己的开户行留取转账凭证,向招商加盟总部索取收据和发票,并确保有该公司盖章的收据和发票。合同的合法性,建议找一位律师鉴定。同时对合同的性质做出判定,是属于特许经营合同还是一般的服务合同。为起诉索取加盟费做好铺垫。
4,停止一切投资并起诉。已经发现加盟被骗后,应当马上停止手头上的一切投资,减少损失,在合同期内尽快起诉。在合同期内,越快起诉对于全额返回加盟费比较有利。
5,联合加盟商起诉。起诉胜诉与否,其实大部分原因取决于加盟商手头上的证据。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加盟商们都把证据集中起来,总比一个人强很多。
-
电商加盟骗局:如何维权?
312人看过
-
举例阐述加盟骗局怎么维权?
83人看过
-
加盟商投资维权找谁?怎样防范招商加盟骗局?
163人看过
-
最火的加盟项目
496人看过
-
什么样的弱电项目加盟协议
498人看过
-
加盟商找谁来投资和维权?如何防范招商引资、加盟的骗局?
71人看过
-
加盟项目骗局维权,那么消费者怎样维权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12消费者维权方法: 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清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消费者维权各项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购买前了解商品属性。对于商品的种类、规格。性能、原材料、结构、合格证,出厂日期、消费期限、使用说明、售后服务等有关商品自身的情况以及商标、厂家、生产地、经销者等关于商品生产经营者的情况应尽可能地了解。 3、保存购买凭证。购买后应尽可能要求销售者出具发票、
-
有什么解决你们加盟的项目骗局的办法?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9-29只要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特许加盟,在加盟期限期满之前都是可以要求解除合同的;如果能够证明加盟总部存在欺诈故意,还可以考虑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合同。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一般是就未履行的部分退还加盟费,已经履行的部分加盟应该不会退的,除非可以证明总部构成了根本违约,无法实现合同目的才可以全额退还加盟费。
-
-
加盟项目是否属于诈骗?江苏在线咨询 2024-12-07针对通过欺骗财产行为实施缔结合同的情况,判断当事人是否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关键在于深入分析该当事人是否具备履行合同的真正能力。换句话说,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无法提供必要的担保措施来支撑合同的履行,却仍然故意制造假象,让个体误以为对方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并在此错误认知下“自愿”与欺诈者达成协议,以便实现自身骗取财产的最终目的,这是采用欺骗财产手段实施经济欺诈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所表
-
果加盟商遭受骗局,如何进行维权?西藏在线咨询 2024-12-29如果遭受骗局,可以向执法机关报案,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追究其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刑法》第151条和第152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