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内容描述了四种不同的利用欺骗手段成功获得贷款的情况,包括贷款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多次成功获得贷款,以及其他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严重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这些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1.利用欺骗手段成功获得贷款100万元及以上的;
2.利用欺骗手段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及以上的;
3.虽未达到上述金额标准,但多次利用欺骗手段成功获得贷款的;
4.其他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严重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房贷骗贷罪涉及罪名:欺骗手段与贷款金额
房贷骗贷罪是指以欺骗手段获取房贷,并违反贷款合同约定的还款义务,或者以欺骗手段获取房屋贷款并恶意拖欠贷款的行为。该罪名的涉及罪名包括欺骗手段和贷款金额。
欺骗手段是指以虚假的、虚构的信息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获取房贷。这些欺骗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提供虚假的收入、资产、信用等情况,或者伪造相关文件、证件等。
贷款金额是指骗贷者通过欺骗手段获取的用于购房的贷款金额。这些贷款金额可能超过实际的购房款,也可能低于实际的购房款。
房贷骗贷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不仅会损害银行的财产,也会严重破坏社会的经济秩序。对于该罪名的行为,应该予以严厉打击。
房贷骗贷行为会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警惕。对于骗贷者,应该予以严厉打击;对于受害者,应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我们应该提高风险意识,避免使用欺骗手段获取贷款,以免陷入法律困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条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
2021年最新规定:贷款诈骗罪立案追诉标准及司法解释
54人看过
-
2022年诈骗案立案标准:最新司法解释公布
209人看过
-
最新年份的立案标准及相关的司法解释
111人看过
-
河南盗伐林木罪立案标准:最新案例分析及司法解释
483人看过
-
2021年骗贷罪立案标准:相关法律规定与司法解释
302人看过
-
招摇撞骗罪最新司法解释及刑事量刑标准
74人看过
房贷是指购房者向银行申请贷款,以购房为目的的借款合同,通常包括贷款金额、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条款。 购房者通过与银行签订房贷合同,获得一定期限的贷款额度,用于支付购房款。在贷款期限内,购房者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按时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同时可能... 更多>
-
职务侵占罪的司法解释及立案标准江西在线咨询 2023-07-21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职务侵占数额在6万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应予立案追诉,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职务侵占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
骗贷罪立案标准以及涉案范围宁夏在线咨询 2023-07-14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2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的数额巨大。因此当金额达到2万元以上时,就已经达到了骗贷罪的立案标准。
-
偷税罪最新司法解释是哪些有哪些立案标准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18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 2、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 3、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
-
刑法最新司法解释关于贷款诈骗罪的!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08贷款诈骗罪(刑法第193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贷款诈骗罪属于金融犯罪的一种。《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第一百九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
-
陵水县挪用公款罪立案标准及司法解释福建在线咨询 2023-05-22《刑法》 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尘埃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第一百八十五条银行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