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诈骗罪需要的法律知识:
1、主体要件上,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上,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3、客体要件上,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4、客观要件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集资诈骗罪怎样认定
司法实践中,集资诈骗行为与一般正常合法的集资行为(尤其是与集资经济合同纠纷)之间的界限有时往往容易混淆。区分的关键是要进行认真的综合考察:
(1)考察行为人的目的,即考察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正常合法的集资行为,无论是否发生集资纠纷,双方当事人在签订集资合同时,主观上均不存在无偿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或目的;而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人则在主观上有占有他人集资款或物的故意,其与他人签订集资合同并不是为了履行合同,而只是作为一种诈骗的手段,因为在签订集资合同时,行为人已经具有了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2)考察行为人集资的方法,即考察行为人是否采用了欺骗的方法
一般来说,正常合法的集资行为,并不需要采用欺骗的方法,也不会用欺骗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集资目的;而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人则必须使用欺骗的方法,使人上当,从而达到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3)考察行为人履行集资合同的能力和诚意
一般而言,正常合法的集资行为当事人,对集资合同中约定的义务在客观上有完全履行能力或部分履行能力,且在主观上有履行的诚意并作了一定的努力;而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人则根本无履行合同的诚意,也不会为合同的履行作任何努力。
(4)考察行为人违约后的态度
正常合法的集资行为的当事人,在违约后不会故意逃避责任;而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人则必然会采取潜逃抵赖等方法进行逃避,使投资者无法追回。
在司法实践中,集资诈骗人都需要结合行为人在交接业务时是否心怀不法目的,以及是否有履行义务的行为和能力,故而,也可以说,主要考察的是行为人的主观动机和客观事实。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骗子如何知道法律认定诈骗罪
194人看过
-
贷款诈骗罪有关法律法规知识
247人看过
-
夫妻关系认定的法律知识是怎样的
329人看过
-
诈骗罪的基本知识
179人看过
-
【法律知识】如何区分合同诈骗罪和民事诈骗罪?
141人看过
-
股票诈骗罪的处罚,法律上怎样认定
253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诈骗罪的定性有哪些法律知识?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28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诈骗罪定性与量刑的一些法律知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
-
诈骗罪分类及认定方法法律知识有哪些山西在线咨询 2023-01-26认定诈骗罪的标准是: 1.客观要件,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务。 2.主观要件,诈骗罪在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公私财务位目的。 3.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4.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
诈骗罪的法律要件及其相关法律知识辽宁在线咨询 2024-11-21诈骗罪认定的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客观方面,诈骗罪要求使用欺诈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2. 主观方面,诈骗罪要求具有直接故意,并以此为目的非法占有公私财物。 3. 客体方面,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4. 主体方面,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
诈骗案主要证据认定诈骗罪吗,诈骗罪定义诈骗罪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河北在线咨询 2022-02-06构成诈骗案的认定,主要证据应围绕犯罪嫌疑人是否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一、诈骗罪定义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二、法律规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怎么认定诈骗罪,认识的人之间是否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07根据我国《刑法》第266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认识的人之间是否构成诈骗,在认定诈骗罪时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