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为人间接杀人罪得判几年?
犯罪分子间接杀人也是属于故意杀人罪的一种情况,情节较轻的可以处3-10年有期徒刑,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是可以处死刑的,具体情况应当根据间接杀人行为造成的违法事实后果而定。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故意杀人和间接故意杀人区别是什么?
其一,在认识因素上,对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行为导致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认识在程度上有所不同。直接故意的杀人既可以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导致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也可以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导致被害人死亡的结果。
其二,在意志因素上,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在直接故意中,行为人是希望即积极并追求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行为人就会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排除障碍,积极甚至顽强地实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目的,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在间接故意杀人中,行为人对他人死亡的发生则不是持希望态度,而是持放任的心理态度。
其三是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放任他人死亡的结果的发生。行为人必致人伤害是明知和追求的,属于直接故意的范畴;但对于其行为致人死亡的结果而言,他虽然预见到可能性,但持的却不是希望其发生的态度,而是放任的态度,这样,对于其行为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而言,其认识特征是明知可能性,其意志因素是放任结果的发生,构成间接故意杀人。
对于间接杀人的行为,应当根据其犯罪事实后果是否是必然导致的来进行认定,虽然不属于亲自实施的,但杀人的事实却是由犯罪嫌疑人间接之间导致的,那么就需要追究相关的刑事责任,具体情况可以由法院进行合法的认定。
无论是直接杀人的行为还是间接杀人的行为,都侵害了我国公民的生命权,都属于我国的法律法规严厉禁止的行为,故只要是实施的杀人行为的犯罪行为人都会被予以处罚,人民法院会按照故意杀人罪来对犯罪行为人定罪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八条 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n监管人员指使被监管人殴打或者体罚虐待其他被监管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犯罪分子间接杀人判几年时间?
389人看过
-
间接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如何界定?
231人看过
-
间接杀人会被判刑多少年
105人看过
-
间接杀人如何认定罪行
327人看过
-
犯罪行为:未成年人杀人?
147人看过
-
盗窃杀人判几年的时间?
249人看过
-
间接故意杀人会判几年刑事犯罪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30故意杀人罪中情节轻重的情形有: 1、情节严重的情形: 如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等。 2、情节较轻的情形: 根据司法实践,主要包括: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于不义的儿子实施这种行为;激情杀人等等。所以间
-
间接杀人判几年,有哪些规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3-08-08间接杀人也属于故意杀人,会构成故意杀人罪。依据刑法规定,犯此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刑法中关于间接杀人能判几年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8-20间接杀人涉嫌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
间接杀人判几年呢?该是怎么呢?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17那要看你是故意还是无意。 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可以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过失犯罪的主观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杀人罪也是故意杀人罪里的一种,故意杀人罪包括直接故意杀人罪和间接故意杀人罪. 量刑要看他造成被害人的伤害程度而定。间接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是相当重的
-
哪些行为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台湾在线咨询 2022-12-09应当定为故意杀人罪。实施的行为在主观上是属间接故意,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所谓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可以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过失犯罪的主观心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