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股东提起诉讼的种类及特点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5 14:10:47 462 人看过

股东直接诉讼是指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对公司或其他侵权人包括公司大股东董事、监事和职员提起的诉讼。股东提起直接诉讼的种类:

1、决议无效之诉;

2、决议撤销之诉;

3、损害赔偿之诉;

4、查阅权请求之诉。

隐名股东提起股东出资纠纷诉讼怎么提起

1、直接以自己的名义起诉,隐名与显名股东之间是许签订代持股协议的。

2、实际股东成为显名股东的条件,经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

3、实际上等同于股权的对外转让。《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六条名义股东将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实际出资人以其对于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规定处理。

4、名义股东处分股权造成实际出资人损失,实际出资人请求名义股东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百五十二条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3月30日 01: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隐名股东相关文章
  • 公司类型的种类及特点
    股份两合公司
    公司的类型主要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一般都以其出资的多少来对公司负责,承担相应的责任。股份有限公司则是,将公司的资本划分成等额的股份,全体股东以自己手中持有的股份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的责任。一般有限责任公司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就是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指的是该责任有限公司的股东仅有一人,这一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公司。注册公司类型有哪几种类型公司注册的类型,根据不同的依据来划分有很多。1、根据所负责任的不同根据股东对公司所负责任的不同,可以把公司划分为五类:(1)无限公司,即所有股东无论出资数额多少,均需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公司;(2)有限责任公司,所有股东均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3)两合公司,由无限责任股东和有限责任股东共同组成的公司;(4)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资本分为金额相等的股份,所有股东均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2023-07-02
    138人看过
  • 股东之间的纠纷应该提起哪种类型的诉讼?
    股东之间纠纷根据纠纷原因应当提出下列不同的诉讼:1、因出资引发的纠纷应提出未按约定出资的违约之诉。2、因股权转让是否有效引发的就差应提起股权转让无效确认之诉及返还之诉。3、因股权转让款引发的纠纷应提起股权转让时转让款给付之诉。股东与股东之间的纠纷诉讼1、公司与股东之间纠纷与诉讼股利分配给付之诉:《公司法》第33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按照出资比例分配红利;第177条第4款规定,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法定公益金后所余利润,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拥有的股份比例分配。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业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批准,且有可以分配的股利时,公司拒为支付;股东可以向公司提起股利分配给付之诉。股东新股认购优先权被剥夺的股东会决议无效确认之诉《公司法》第33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可以优先认缴出资;第138条第4项规定,由此依《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享有新
    2023-07-03
    221人看过
  • 直接诉讼和间接诉讼的不同点及其影响
    股东直接诉讼与间接诉讼的区别如下:1、不同的法律依据;2、提起诉讼的原因和目的不同3、诉权不同;4、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不同;5、对原告资格的要求不同;6、提起诉讼的程序要求不同;7、诉讼所得赔偿的所有权不同;8、诉讼判决结果的约束力不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股东诉讼与股东代位诉讼有什么区别股东诉讼与股东代位诉讼在主客体以及被告诉讼目的都会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原告主体方面,股东诉讼是原告是股东。原告主体方面,股东诉讼是原告是股东。股东代位诉讼中,原告是公司。侵权客体方面股东诉讼中,侵害的是股东利益。股东代位诉讼中,侵害的是公司利益。而且两者的诉讼目的不同,法律责任承担者也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一条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
    2023-07-02
    259人看过
  • 股东诉讼概念种类
    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股东可以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一百五十二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
    2023-02-26
    62人看过
  • 直接证据的定义及种类
    法律综合知识
    直接证据就是能够直接证明证明对象的证据。直接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勘验笔录等。凡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即为直接证据;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2024-05-14
    68人看过
  • 公司法股东直接起诉有哪些类型,股东能否起诉公司
    一、股东直接诉讼的类型1、依据《公司法》第三十四条侵害股东知情权之诉。我国《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2、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确定决议无效和撤销决议之诉。我国《公司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
    2023-02-14
    146人看过
  • 简要描述诉的种类及其特点
    简述诉的种类:1、确认诉讼,请求法院确认某种法律关系存在或不存在的诉讼。分为肯定或积极的确认诉讼和否定或消极的确认诉讼;2、变更诉讼,请求法院变更或消除现有法律关系的诉讼;3、要求法院责令义务人履行一定的实体义务,以实现其合法权益。行为支付诉讼通常分为积极行为支付诉讼和消极行为支付诉讼;4、简述诉讼是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要求具体法院对具体法律主张或者权利主张作出判决的诉讼行为。不起诉的种类有哪些不起诉分为法定不起诉和酌定不起诉。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我国不起诉的类型有两种法定不起诉和酌定不起书。法定不起诉有以下情形:1、犯罪情节显著轻微;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3、犯罪分子被赦免;4、亲告罪,没有告诉撤回的;5、犯罪分子死亡的。酌定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案件,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酌定不起诉的情形主要有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规
    2023-07-08
    362人看过
  • 公司股东直接诉讼,股东维权的新路
    本报讯(记者刘晓燕通讯员陆文洪孔维寅)近日,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法院对一起股东直接诉讼案件作出一审判决,驳回了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1999年3月,温永元、黄祖生投资组建常熟市中兴化纤有限公司,该公司向常熟市新港镇资产经营投资公司租赁了原常熟中凯彭化棉有限公司的厂房及设备开展经营,生产中空棉涤纶丝。同年11月股东变更为6名,增加了常熟市新骅印刷厂、孟学成、冯裕东、冯建东4名股东,孟学成任公司监事,冯裕东等为公司董事。2000年,该公司添置大量设备,开发成功涤纶中空丝并生产。2001年2月,冯裕东与其妻组建常熟市仪东化纤有限公司,并于当年2月19日与常熟市新港镇资产经营投资公司订立租赁协议一份,称因中兴公司股份重组变更为仪东公司,由仪东公司租赁原常熟中凯彭化棉有限公司的厂房及设备。冯裕东任仪东公司执行董事。中兴公司在此期间并未注销,于2001年2月停止经营活动。为此,原告孟学成向法院起诉,称被告冯
    2023-06-09
    356人看过
  • 直接起诉股东可以吗
    有限责任公司
    一、直接起诉股东可以吗直接起诉股东不一定可以,要看情况。一般来说,公司的债务不能起诉股东,但如果股东滥用其有限责任和公司的法人独立地位的,需要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就可以直接起诉股东。根据《公司法》第三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二、股东直接提起诉讼有哪些类型1.决议无效之诉。决议无效之诉,是指针对股东大会决议、董事会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提起的诉讼,提起诉讼的目的是请求法院确认决议无效。2.决议撤销之诉。决议撤销之诉,是指针对股东大会召集、召开的程序以及表决程序存在瑕疵而对决议提起的诉讼,提起诉讼的目的是请求法院撤消该决议。修订后的公司法规定:若关联股东对于股东会就关联事项的审议和决议未予回避,或关联方委派
    2023-06-15
    86人看过
  • 隐名股东能否直接提起损害股东利益之诉
    实践中,隐名股东是不能够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对公司其他股东和公司以外的第三人提起损害股东权益之诉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项,原告是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隐名股东虽然和公司盈余分配有利害关系,具有原告外观。但是公司其他股东和善意第三人往往事前并不知道隐名股东的存在,考虑到商事信用原则和外观主义原则;要侧重保护外部第三人对登记内容乃至登记制度的信赖,故工商登记在册的显名股东才是适格主体,而隐名股东不适格。隐名股东也就不能享有诉权,他必须先确认股东身份即显名化后,才能有资格起诉。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如何确认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隐名股东要确认股东资格需要向人民法院提出的登记为公司股东的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隐名股东要确认股东资格首先要公司及其股东均认可隐名出资人股东身份,隐名出资人确属实际出资且以股东身份行使股东权利的,隐名出资人可直接要求公司确认股东资格,
    2023-08-01
    452人看过
  • 完善股东直接诉讼制度
    股东直接诉讼
    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现行的股东直接诉讼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扩充公司法第111条规定的股东直接诉讼诉因,而不仅局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情形,可将大股东、董事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侵害股东权益的情况纳入其内。同时,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规定相呼应,违反公司章程而侵害他人权益时,权利人得提起诉讼。在立法体例上,可以借鉴美国公司法采取的立法体例,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详细规定直接诉讼的诉因,并以一定原则为指导,实现灵活性与操作规范性的结合。对证券法及其他配套司法解释中过于原则性的规定要进行相应的完善。(二)对受侵害股东的救济形式方面,可将赔偿损失这一责任条款明确纳入公司法第111条中,从而使赔偿损失和停止侵权行为并列成为股东权益受侵害时的救济方式,同时在立法结构上实现了对其他处的赔偿条款如证券法第42条、第207条等的统率作用。对于实施欺诈行为而侵害股东权益的董事、经理等高
    2023-06-15
    390人看过
  • 股东直接诉讼原告资格
    股东直接诉讼
    一、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区别依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东代表诉讼原告的资格条件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合计或者单独持有1%以上的股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
    2023-02-16
    118人看过
  • 股东代表诉讼和股东集体诉讼的区别,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区别
    一、股东代表诉讼和股东集体诉讼的区别股东代表诉讼和股东集体诉讼的区别有:1.被告不同。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是危害公司利益的行为人,而股东集体诉讼的被告是公司本身。2.目的不同。股东代表诉讼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司利益,而股东集体诉讼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股东本身的利益。3.胜诉后利益归属不同。股东代表诉讼胜诉后利益归属于公司,而股东集体诉讼胜诉后利益归属于股东。二、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区别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区别有:1.提起诉讼的原因和目的不同。股东代表诉讼主要是因管理层侵犯公司利益引起的,其根本目的在于公平地保护中、小股的权益;而直接诉讼则是因侵犯股东利益引起的,目的在于保护股东合法权益;2.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不同。在直接诉讼中,股东为原告,公司为被告;在代表诉讼中,被告则是实施了侵权行为的董事等公司高级管理人员。3.对原告资格的要求不同。并非任何股东都有权提起代表诉讼,只有在一定
    2023-06-19
    484人看过
  • 股东认为公司利益受损时,能直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吗
    股东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是指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或者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定义务,损害公司利益而引发的纠纷。股东在公司利益受到相关主体的侵害时,一般不得立即以自己名义直接提起诉讼,而应履行法定的前置程序要求。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设置的基础在于股东本身没有诉权而公司有诉权却基于种种原因拒绝诉讼或怠于诉讼,股东在穷尽内部救济情况下才能以自己的名义为了公司的利益提起股东代表诉讼。股东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如下:1、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法院起诉;2、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法院起诉。律师补充: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主体可以是:1、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2、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对于有限责任公司来说,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股东没有持股比例的限制,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来说,提起股东代表诉
    2023-05-06
    186人看过
换一批
#股东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隐名股东,也可被称为“实际投资人”,主要指的是为了规避法律、或者是因为某种原因,借用他人的名义成立公司,或者借用他人名义进行出资,并且在成立的公司的章程中、股东名册以及工商登记中,都记载为他人的实际出资人。... 更多>

    #隐名股东
    相关咨询
    • 民事诉讼标的额的种类及特点?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28
      每个诉讼都有特定的标的,一般由原告的诉讼请求决定。诉的标的使诉特定化,以区别不同种类的诉。给付之诉,诉讼标的是原告提出的实体权利请求,包括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和原告向被告提出的实体请求。如给付赡养费之诉,其诉讼标的一是当事人双方的赡养关系,二是给付赡养费的要求。确认之诉,诉讼标的是原告请求确认的民事法律关系。如确认收养之诉中,父母子女间的收养关系即诉讼标的。变更之诉,诉讼标的是原告请求变更或消
    • 债务的种类及其特点
      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23
      种类之债与特定之债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关键领域:首先,两者所涉及的标的物性质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特定之债的标的物是指在债务关系建立之时已经存在并具备独特特性且无法被替代的物品,例如某幅独具匠心的绘画作品或者某个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而种类之债的标的物则是那些在开始时并不确定,但在后续过程中可以被明确指定的物品,例如某种特定品牌、规格的自行车或是某一特定品种的大米等。 在债务无法履行的情
    • 股权转让中介机构的种类及特点
      重庆在线咨询 2024-12-03
      1. 份额转让与股份转让份额转让 指的是公司中股东所持有的份额的转让。在中国,这是有限责任公司出资份额的转让。股份转让则可以分为一般股份转让和股票转让。 2. 书面股权转让与非书面股权转让 股权转让通常采用书面形式进行。有些国家的法规规定,股权转让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甚至是特定的书面形式(如公证)。但非书面股权转让也经常发生,尤其是在以股票为表现形式的股权转让中,非书面形式更能有效地进行。 3
    • 股份公司有哪些种类及其特点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7-06
      股份公司类型: 1、无限公司; 2、有限公司; 3、两合公司; 4、股份有限公司; 5、股份两合公司《公司法》第九条,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变更前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继。
    • 行政处分的种类及特点
      台湾在线咨询 2024-12-04
      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在性质和目的上存在显著差异:首先,行政处罚是对行政相对人权益的终极性处理措施。例如,没收财产是一种行政处罚,因为它剥夺了相对人财产所有权并进行了处分;而行政强制措施主要是为了暂时限制相对人权益,尤其是财产使用权及其处分权,例如查封财物。行政处罚作为行政制裁行为,必须基于相对人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的前提;相反,行政强制措施不属于行政制裁范畴,因此没有必然涉及相对人行为是否违法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