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谈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财务风险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9 14:24:28 152 人看过

随着近两年产权改革、国有股减持的呼声日盛,管理层收购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更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以管理层收购的特点为切入点,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探讨。

一、管理层收购的特点

所谓管理层收购(MBO),是指公司的经理层组建一个规模较小的外部投资人集团,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使公司的经营者转变为所有者的行为。严格来说,管理层收购是杠杆收购(LBO)的一种。杠杆收购是目标公司的内部人或外部人,利用借债所融资本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出资人结构、相应的控制权格局以及公司资产结构的金融工具。当杠杆收购的收购方是目标公司的经理层时,一般的LBO就变成了特别的MBO.MBO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重新结合。当MBO发生时,目标公司通常完成从一个公众公司向一个私人公司的转变。这与通常所说的公司上市正好呈相反的运动方向,即公司私人化或一定程度上的公司下市。从这种角度看,MBO似乎是对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反叛,因为其追求的是一种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集中。但是,随着现代企业规模的不断膨胀,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代理成本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管理低效问题日益突出。MBO可通过管理层对公司的收购实现经理人对决策控制权、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接管,从而降低代理成本。

2.收购操作存在信息不对称。在典型的MBO中,公司股东是出售方,而经理层则是购买方。经理层作为公司的实际管理者和内部人,拥有对公司的信息优势,这些信息包括市场情况、产品成本。人事制度、财务状况,甚至公司的真实价值和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在MBO中,收购价格的公允性问题是买卖双方博弈的重点,而经理层可以凭借这种信息优势轻而易举地歪曲交易价格,欺骗公司股东。因此,如何防止经理层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而损害股东的利益,成为MBO操作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3.筹集收购资金的主要方式是举债融资。MBO主要依靠举债融资来筹集收购资金。一般而言,目标公司是公众公司,要完成收购需要很大的资金量,因此管理层倾向于采用能带来财务杠杆效应的负债融资方式。例如,美的在实施MBO的过程中,公司经理层用借债方式融资购买股份,以现金方式交纳收购所需资金的10%,其余90%则以美的股权质押取得银行贷款。

4.MBO通常伴随着公司结构的重组。经理层通过融资收购自己所服务的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使其以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的身份主导公司重组工作,从而产生一个代理成本更低的新公司,这就是管理层收购重组。运用借贷资金完成收购的经理层可以通过出售公司的非核心业务还贷,从而加快还贷的节奏。在转型的公司中应用MBO,重组公司业务和组织结构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财务风险

国外上市公司一般在分拆业务。剥离资产、反收购、母公司需要筹集现金避免财务危机等情况下实施管理层收购,其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而我国目前上市公司推行管理层收购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明晰产权,行政性安排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MBO的财务风险也呈现出自己的特色。根据管理层收购的特点,我们应着重关注以下三种财务风险。

1.管理层收购引发的内部人控制风险。管理层收购完成后,内部人控制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①股权集中造成的一股独大现象。MBO完成后,上市公司的内部人与第一大股东的利益彻底一体化,公司的管理层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而且,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比较集中,容易造成管理层收购后的新的一股独大。如果对其不加约束和监督,MBO将背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的初衷,反而产生新的内部人控制,从而使公司大股东侵吞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变得更加便捷。②利用信息不对称逼迫大股东转让股权的行为。由于国有产权与集体产权严重虚置,我国目前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与国有股、集体产权的名义代表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有些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通过调剂或隐藏利润的办法扩大上市公司的账面亏损,然后逼迫地方政府低价转让股权至其持股的公司(有的可能表面上与高级管理人员没有任何关联)。如果地方政府不同意,则继续操纵利润、扩大账面亏损直至上市公司被ST、PT后,再以更低的价格收购。一旦MBO完成,高级管理人员再通过调账等方式使隐藏的利润合法地出现,从而实现年底大量现金分红以缓解管理层融资收购带来的巨大的财务压力。因此,MBO完成后,上市公司应当增设独立董事、独立监事,加强治理结构建设,在高级管理人员、业务等方面与新的大股东保持较强的独立性。

2.收购价格的非公允性风险。从现有的管理层收购案例来看,大部分的收购价格低于公司股票的每股净资产,收购价格的非公允现象较为严重。例如:粤美的MBO中,第一次股权转让价格为每股295元,第二次股权转让价格为每股3元,均低于公司2000年每股净资产4.07元。当然,国有股与法人股是不可流通的股份,不能以二级市场价格对比衡量,但是,MBO中股权的转让价格不能是上级部门硬性规定或是拍拍脑门得到的,它应当有一个合理的波动范围。

针对上述问题,有人提出用现金流量折现法(DCF模型)来判断,有人提出用经济附加值(EVA)指标来衡量,也有专家提出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来衡量非流通股的价值。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均需要科学地确定模型的指标参数,在目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与二级市场价格不合理的情况下,利用上述方法确定转让价格得出的结果肯定是不科学的,从而成为低价格转让股权的辩护工具。要保证交易价格的公允性,最好的办法是,打破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单边交易的局面,增加买方数量,将管理层或内部员工发起的投资公司作为收购公司股权的买方之一参与竞价拍卖。

3.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管理层收购的标的金额较大,通常远远超过管理层个人的支付能力,这就需要金融资本的大力支持。国外的资料显示,MBO中管理层的自有资金只占所需总金额的10%,投资银行的贷款约占资金总额的50%~70%,向投资者发行的高息债券约占20%~40%。可见,约有90%的收购资金来自负债。从短期的成本效益看,举债融资或许是收购方(管理层)最佳的选择:一方面,它能迅速填补收购中的资金缺口;另一方面,它可以让收购方在完成收购后获得财务杠杆效应。但是,它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即公司会因此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

要降低公司MBO后的偿债风险,最重要的是调整融资结构:适当增加权益性融资,减少负债性融资,同时保持长短期债务的适当比例。我国上市公司的MBO在融资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大胆引入民间资本,如恒源样管理层收购所需的9400万元人民币就全部来自民间融资。此外,《信托法》的出台,为管理层收购指出了一条最灵活、规范的融资途径,信托公司可以和个人签订信托契约,提供融资直接安排给个人,然后以个人的股权为质押,这可以大大提高管理层收购的成功率,并预防高偿债风险的后遗症。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6日 15: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上市公司相关文章
  •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及防范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因筹措资金而产生的风险,即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主要表现有:(1)无力偿还风险。由于负债经营以定期付息、到期还本为前提,如果公司用负债进行的投资不能按期收回并取得预期收益,公司必将面临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其结果不仅导致公司资金紧张,也会影响公司信誉程度,甚至还可能因不能支付而遭受灭顶之灾。(2)利率变动风险。公司在负债期间,由于通货膨胀等的影响,贷款利率发生增长变化,利率的增长必然增加公司的资金成本,从而抵减了预期收益。(3)再筹资风险。由于负债经营使公司负债比例加大,相应地对债权人的债权保证程度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司从其他渠道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财务风险按发生的原因可分为自然风险、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按风险影响程度范围大小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按财务风险强弱可分为轻度风险、中度风险和破产风险。防范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
    2023-06-09
    182人看过
  • 管理层收购(一)
    法律综合知识
    管理层收购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管理层收购最后成为了英国对公营部门私有化最常见的形式。在美国,由于管理层收购于当时盛极一时的杠杆收购紧密结合,从而得到了空前发展。在中国,管理层收购萌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当时管理层收购只是默默进行。十五大之后,四通集团于1999年率先开始探索管理层收购,成为我国管理层收购热潮中的第一个吃螃蟹者。随后,从“美-的”到“万家乐”,从“恒*祥”到“丽-珠”,管理层收购开始席卷中华大地。但是,管理层收购也造成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职工利益无法得到保护,并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并非是管理成收购的方式本身造成的,而是不规范的操作加之缺乏有效的监管造成的。为此,国资委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发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对管理层收购进行规范。
    2023-06-12
    129人看过
  • 小公司被上市公司收购财务手续
    1、小公司被上市公司收购财务手续是由上市公司派驻财务负责人与被收购的小公司财务部进行对接,先对被收购方财务部人员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然后根据岗位设置与人员能力进行调整之后,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财务交接。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第一百七十三条,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一、小公司财务制度及流程1、每个月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做记账凭证时一定要有财务有签字权的人签字后你在做),
    2023-03-01
    135人看过
  • 公司治理的债权人财务风险怎么管理
    从风险承担和剩余控制权相匹配的角度来看,可以发现相对于债权人来说股东或者经理所握有的剩余控制权太多了。股东通过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对公司的一切重大决策都拥有控制监督的权利。控股的大股东可以选择、委派、更换公司的管理人员。当然,公司的经理在与股东的博弈中也能捞到一定的好处,可以说公司的剩余控制权几乎都在股东和经理手中。虽然债权人虽然可以在公司破产的时候通过清算程序把控制权掌握在手中,但是这种相机控制权只是能够保证事后的控制,却无法控制管理层以及股东在事前采取对债权人有害的行动,也就是说当债权人获得控制权的时候,他们的利益已经受到损害了。股东只是承担有限责任也就是有限风险,他们会热衷于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通过这种项目他们可以获得几乎所有的收益,而风险却转移给了债权人来承担。因此,按照阿洪和博尔顿(AghionandBolton)的观点,如果要达到债权人的风险承担和剩余控制权相匹配,公司的剩余控
    2023-06-05
    417人看过
  •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不能收购上市公司的情形有哪些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条任何人不得利用上市公司的收购损害被收购公司及其股东的合法权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收购上市公司:(一)收购人负有数额较大债务,到期未清偿,且处于持续状态;(二)收购人最近3年有重大违法行为或者涉嫌有重大违法行为;(三)收购人最近3年有严重的证券市场失信行为;(四)收购人为自然人的,存在《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情形;(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定的不得收购上市公司的其他情形。一、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措施与法律责任有哪些规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七十五条上市公司的收购及相关股份权益变动活动中的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履行报告、公告以及其他相关义务的,中国证监会责令改正,采取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责令暂停或者停止收购等监管措施。在改正前,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不得对其持有或者实际支配的股份行使表决权。第七十六条上市公司的收购及相关股份权益
    2023-02-18
    81人看过
  • 公司法管理层收购与公司发的冲突有哪些
    公司法管理层收购与公司发的冲突体现在:司法管理层收购关于转投资的限制性规定存在冲突。由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7条明确禁止被收购公司向收购人提供任何形式的财务资助;管理层收购受到《公司法》第20条规定的限制。《公司法》第20条明确禁止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超过50人。一、具体内容分析1、公司法管理层收购关于转投资的限制性规定存在冲突。由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7条明确禁止被收购公司向收购人提供任何形式的财务资助。管理层只能通过个人出资(包括向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收购,而我国《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又禁止个人持有上市公司的普通股超过0.5%,显然管理层通过个人持股的方式达到控股的——目的是不可能的。管理层为了规避法律,达到最终收购公司的目的,通常都是组建一个新的公司即壳公司,通过壳公司达到收购的目的。壳公司完全由管理层控制。目前我国发生的管理层收购,大多采用了这种做法,如粤美的
    2023-02-23
    326人看过
  • 公司财务管理中的职务犯罪风险与防范
    犯罪行为人必须是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或将单位的财产占为己有的,才可能构成职务犯罪,如果是借用并没有及时归还的,是不能认定为职务侵占罪的。侵占的数额未达到较大的,是不能认定为是犯罪,这种情况是需要接受纪律处分并及时归还财物。职务侵占六万元以上才可以能构成职务犯罪。多少钱算职务犯罪涉及金钱的职务犯罪应为贪污贿赂犯罪。贪污贿赂犯罪包括贪污罪、受贿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等。由于贪污罪侵犯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贪污罪的定罪标准没有数额要求。根据《刑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规定,贪污罪要求贪污金额达到“数额较大”,“数额较大”是指三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由于涉及金钱的职务犯罪有许多种,不同罪名的定罪标准也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
    2023-07-01
    157人看过
  • 怎样避免收购公司的债务风险
    如果想要将一个公司收到自己的旗下,那么收购的这一方最在意的一定是他想要收购的公司在债务上的一些事情,债务有没有什么问题是必须要了解的,因为如果将这个公司给收购了,那么公司关于资金上的问题,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和公司一起到了收购这个公司的人的手里了,如果在整个收购的所有过程都可以完成之后,才看出在收购之前这个公司已经欠了别人很多钱的话,那对于收购的这个人来说,一定是很大的在灾难了。并且公司是花了多少钱收购的直接受到公司是否有欠债的影响。那么,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怎样才能使这种灾难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常见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到这个公司所在地的人民银行将其自建立起来的信誉问题的一些数据调查出来,第二种是在还没有进行收购这个公司之前将这个公司所拥有的财产的具体情况发表在报纸上,让所有人都能够看到,并且一定要保存相关的信息。第三种是让之前拥有这个公司的人还有公司的重要员工在关于公司现有财产的说明
    2023-06-17
    382人看过
  • 浅谈基层税务部门执法风险的防范
    税收执法是国家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聚财、依法治税的重任。近年来,随着依法治税工作的不断推进,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得到明确,行政执法相对人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日渐增强,对行政主体依法行政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作为直接与纳税人打交道的基层税务执法机关人员,在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各项工作环节中,如何避免和预防执法风险的发生,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可通过切实有效措施规避基层执法风险,将所办业务控制在零复议、零诉讼状态。一、构建严谨执法监督机制,设置防范风险警示标一是健全执法责任制。及时修订完善执法程序,实现各执法岗位及上下环节之间有效衔接;要继续强化评议考核,引入信息化手段,提高评议考核质量与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考核结果的干扰,充分发挥税收执法责任制的功效;严格过错责任追究,在追究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以教育为主、追究为辅的宗旨,以促进税务执法人员依法治
    2023-06-07
    57人看过
  • 如何应对公司收购债务的风险?
    公司收购债务由合并后的公司继承。如果公司被收购了,则公司原来的债务将会由合并之后的公司继承,不过可以在收购之前和债权人协商,达成双方一致的协议,从而降低负债的金额;如果原公司已经快到破产的地步,则该协议会对双方都有利。公司收购可能会产权不明或者主体不具备资格导致的纠纷,在协议的时候要注意。收购公司原公司债务如何记账我国的《公司法》明确规定,对于并购和收购之后的企业债务承担问题,如果公司进行了合并或者收购;那么原有公司所负的债务将不再由自己独立承担,而是由并购或者是收购之后的公司进行承担。这也可以叫做债务的继承。《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七条【法人合并、分立后权利义务的享有和承担】法人合并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合并后的法人享有
    2023-07-01
    476人看过
  • 海外上市公司收购管理之借鉴
    在上市公司的收购活动中,收购者的收购行为总体上会导致被收购公司控制支配权的转移。因此其本身的特殊性可能会影响到收购人、被收购公司董事及大小股东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平衡。各国都制定专门的公司收购法律法规,对公司收购行为进行必要、适当的管理和干预,以平衡各方的利益。收购行为中的信息披露收购中的信息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前提,是防止证券欺诈、内幕交易等滥用权利行为的最有效措施。现今世界各国都将信息披露制度作为收购立法的重点。信息披露的重点有三个方面:收购前的股东持股信息及收购主体;收购要约的内容、有效期限;被收购公司董事会的情况。股东持股达到一定比例时即成为大股东,往往是收购的先兆,因此大股东负有披露义务,使市场察觉,以防止大股东暗中操纵市场,进行偷袭。大股东持股信息披露的关键点是持股的比例、持股期限与股份变动数额。显然,披露持股比例启动点越高,期限越长,越有利于潜在的收购者,反
    2023-06-09
    387人看过
  • 上市公司收购中,收购方如何聘请财务顾问?
    上市公司收购中,关于收购方聘请的财务顾问有哪些规定?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收购人进行上市公司的收购,应当聘请在中国注册的具有从事财务顾问业务资格的专业机构担任财务顾问。收购人未按照本办法规定聘请财务顾问的,不得收购上市公司。财务顾问认为收购人利用上市公司的收购损害被收购公司及其股东合法权益的,应当拒绝为收购人提供财务顾问服务。并且,收购人聘请的财务顾问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对收购人的相关情况进行尽职调查;(二)应收购人的要求向收购人提供专业化服务,全面评估被收购公司的财务和经营状况,帮助收购人分析收购所涉及的法律、财务、经营风险,就收购方案所涉及的收购价格、收购方式、支付安排等事项提出对策建议,并指导收购人按照规定的内容与格式制作申报文件;(三)对收购人进行证券市场规范化运作的辅导,使收购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熟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充分了解其应当承担的义
    2023-06-05
    142人看过
  • 同学要收购公司,那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是怎么样的
    一、要约收购:1、定义: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30%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依法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不是部分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2、公告:收购人在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之日起15日后,公告其收购要约。3、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30X60)4、撤销:收购要约确定的承诺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销其收购要约。5、变更:收购要约届满15日内,收购人不得更改收购要约条件。(经批准,可变更)6、适用:(1)、收购要约提出的各项收购条件,适用于被收购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东。(2)、采取要约收购方式的,收购人在收购期限内,不得卖出被收购公司的股票,也不得采取要约规定以外的形式和超出要约的条件买入被收购公司的股票。二、协议收购:1、达成协议后,收购人必须在3日内将该收购协议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
    2023-02-22
    84人看过
  • 管理层收购的法律界定
    管理层收购,即MaagemetBy-ot(简称为MBO),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80年代风糜西方。历史上最早的收购案例是美国的KKR公司,我国的第一个尝试者是四通集团,该集团于1999年率先进行了大胆探索,并就此引发了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热潮。根据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实践,我们认为,所谓管理层收购,是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杆杠收购的方式,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的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使企业的原经营者变成企业的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相对于其它的收购行为而言,管理层收购具有以下特点:1、管理层收购是对传统公司理念的一种反叛。这种反叛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管理层收购追求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合一。按照传统的公司理念,现代企业制度追求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即股东通过委托代理授权管理者并将经营权逐步剥离,而在管理层收购中,管理层通过收购,则使企业的经营者
    2023-03-02
    429人看过
换一批
#公司上市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上市公司是指所公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谓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市值是指上市公司根据市场价格发行股票的股票总价值,其计... 更多>

    #上市公司
    相关咨询
    • 收购管理层风险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7-12
      1、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法律风险,指交易双方在并购前隐瞒一些不利因素,待并购完成后给对方或目标公司造成不利后果。2、违反法律规定的法律风险,这突出的表现在信息披露、强制收购、程序合法、一致行动等方面不合规导致收购失败。3、反收购风险,由于有些并购并不是两厢情愿,目标公司在面临敌意收购时,为了争夺公司控制权,董事会采取的反并购措施导致并购两败俱伤。
    • 怎样处理管理层收购的风险?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8-07
      1、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法律风险,指交易双方在并购前隐瞒一些不利因素,待并购完成后给对方或目标公司造成不利后果。 2、违反法律规定的法律风险,这突出的表现在信息披露、强制收购、程序合法、一致行动等方面不合规导致收购失败。 3、反收购风险,由于有些并购并不是两相情愿,目标公司在面临敌意收购时,为了争夺公司控制权,董事会采取的反并购措施导致并购两败俱伤。
    • 企业管理层收购的风险是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02
      1、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法律风险,指交易双方在并购前隐瞒一些不利因素,待并购完成后给对方或目标公司造成不利后果。 2、违反法律规定的法律风险,这突出的表现在信息披露、强制收购、程序合法、一致行动等方面不合规导致收购失败。 3、反收购风险,由于有些并购并不是两厢情愿,目标公司在面临敌意收购时,为了争夺公司控制权,董事会采取的反并购措施导致并购两败俱伤。
    • 管理层收购会带来哪些风险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1-10
      1、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法律风险,指交易双方在并购前隐瞒一些不利因素,待并购完成后给对方或目标公司造成不利后果。 2、违反法律规定的法律风险,这突出的表现在信息披露、强制收购、程序合法、一致行动等方面不合规导致收购失败。 3、反收购风险,由于有些并购并不是两厢情愿,目标公司在面临敌意收购时,为了争夺公司控制权,董事会采取的反并购措施导致并购两败俱伤。
    • 管理层收购到底要有什么风险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7-31
      1、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法律风险,指交易双方在并购前隐瞒一些不利因素,待并购完成后给对方或目标公司造成不利后果。 2、违反法律规定的法律风险,这突出的表现在信息披露、强制收购、程序合法、一致行动等方面不合规导致收购失败。 3、反收购风险,由于有些并购并不是两厢情愿,目标公司在面临敌意收购时,为了争夺公司控制权,董事会采取的反并购措施导致并购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