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有哪些必须满足的要求?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3 14:55:47 464 人看过

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2.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3.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4.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客体。

共同犯罪的种类有哪些

1、实行行为,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行为,是指直接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如果共同犯罪中只有一个实行犯,那么该实行犯的实行行为无异于单独犯罪。而在具有两个以上的实行犯的场合,并不一定要求其中每一个人的行为都独立地完全符合犯罪构成的要件,只要其行为结合在一起而符合某一犯罪的构成要件即可。

2、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犯所实施的指挥、策划、领导犯罪的行为。这些行为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而是由刑法总则加以规定的。

3、教唆行为,是指能够引起他人实行犯罪的意图的行为。

4、帮助行为,是指为其他共同犯罪人实行犯罪创造便利条件,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23:4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共同犯罪相关文章
  • 哪些条件是合同生效的必须要满足的
    一、哪些条件是合同生效的必须要满足的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合同必备的生效要件如下: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二、合同生效与合同成立的区别合同生效与合同成立的区别有:1.合同成立与否基本上取决于当事人双方的意志,体现的是合同自由原则,合同能否生效则要取决于是否符合国家法律的要求,体现的是合同守法原则;2.合同的成立标志着合同订立阶段的结束,合同的生效表明合同履行阶段即将开始;3.合同的成立责任为缔约过失责任,合同的生效责任为违约责任。三、合同签了多久就生效合同签了立马就生效。但如果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办理相关登记或审批手续的,依照规定确认生效时间。如果当事人约定了生效时间的,生效时间以当事人的约定为准。《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
    2023-08-12
    271人看过
  • 要件成立的共同犯罪有哪些共同犯罪构成要件都有哪些
    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1。共同犯罪的主要要件是两人以上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人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这儿所说的人,既指自然人,也指单位。2、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犯罪故意,是指共同犯罪分子通过相互意思沟通,认识到自己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并执行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社会危害的心理态度。3、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指向同一犯罪事实,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形成与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的有机整体。每个罪犯的犯罪行为都是共同犯罪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按照犯罪分别处罚。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共同犯罪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除了必须具备故意犯罪的一般条件外,还
    2023-08-05
    99人看过
  • 伪证罪必须满足的四个构成要件
    构成伪证罪的四个要件,具体如下:1、客体对象,侵权对象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2、客观方面,在刑事侦查、起诉、审判中,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进行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或者隐匿罪证;3、主体要件,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4、主观要件,主观上必须出于直接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构成伪证罪的行为方式有哪些1、毁灭、伪造证据;毁灭、伪造证据,是指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自己将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书证、物证以及其他证据予以毁灭,包括烧毁、丢弃、撕掉、涂抹等,使其不能再起到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作用;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自己制造假的书证、物证
    2023-07-02
    452人看过
  •  构成贷款欺诈罪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贷款诈骗罪的构成要素包括:客体复杂、行为人编造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贷款、适用于一般主体、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的规定,贷款诈骗罪有五种情形,包括编造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经济合同、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产权证明作担保等。以下是几种可能的改写方式:1.贷款诈骗罪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本罪侵犯的客体比较复杂;其次,行为人通过编造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第三,本罪适用于一般主体;最后,本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2.贷款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本罪所侵害的客体较为复杂;其次,行为人通过虚假陈述或隐瞒真相的方式获取贷款;第三,本罪适用于一般主体;最后,本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3.贷款诈骗罪的构成要素可以表述为:本罪侵犯的客体较为复杂,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贷款,适用于一般主体,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中
    2023-08-27
    398人看过
  • 涉及挪用资金罪必须满足哪些构成条件
    一、涉及挪用资金罪必须满足哪些构成条件涉及挪用资金罪必须满足以下构成条件:1.侵害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资金的使用收益权。2.客观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3.主观方面是故意。4.主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
    2023-08-15
    319人看过
  • 挪用资金罪的构成必须满足哪些要素
    一、挪用资金罪的构成必须满足哪些要素挪用资金罪的构成要件是:1.侵害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资金的使用收益权2.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了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或他人使用的行为。3.行为人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4.在主观方面只能出于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有第
    2023-09-07
    110人看过
  • 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成立条件必须有共同故意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必须要有共同故意,但要注意以的下几点:一、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且是已经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二、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三、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1.共同犯罪成立条件(1)主体条件共同犯罪成立的主体条件是两人以上。这里要注意准确对“人”的理解,这里的“人”是指符合刑法规定的作为犯罪主体条件的人,不仅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单位等法律拟制的人。具体而言,即包括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所构成的共同犯罪,也包括两个以上的单位所构成的共同犯罪,还包括单位与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所构成的共同犯罪(后两种情况可称之为单位共同犯罪,对其处理既要根据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也要考虑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2)主观条件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即要求各共同犯
    2023-08-14
    283人看过
  • 构成累犯必须要哪些条件呢?
    第一就是新罪和旧罪必须都是犯罪分子故意所犯下的。第二就是,两件犯罪事件都被判处了有期徒刑及以上的刑罚。第三就是新罪发生的时间必须在旧罪执行完,或者是犯罪分子被释放后的五年之内。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构成累犯。假释和缓刑也是有区别的。在假释考察期结束之后,犯罪分子再次进行犯罪就会构成累犯,但是在缓刑考察期满了之后,犯罪分子进行犯罪不能算作累犯。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只有符合判处缓刑的条件的才可能被判处缓刑,且在缓刑期间要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果在缓刑执行期间再次触犯了法律有犯罪行为的,就会被取消缓刑的资格。一、缓刑是否能构成累犯被判处缓刑的犯人,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不能构成累犯。累犯应具备的条件有:1、犯罪分子所犯的前罪和后罪必须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包括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犯罪分子所犯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在有期徒刑以下,如判处拘役、
    2023-04-10
    60人看过
  • 成为上市公司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成为上市公司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一)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二)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三千万元;(三)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百分之十以上;(四)公司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公司法》第一百二十条本法所称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2024-05-03
    113人看过
  • 附在合同中的条件必须满足什么要求
    附在合同中的条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条件必须是未来发生的事实;2、条件是不确定的事实;3、条件由当事人议定,而非法定;4、条件必须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一、合同终止流程要多久1、合同终止要多长时间法律是没有明确规定的,如果双方协商一致的,合同自协商达成协议后终止。如果是约定终止条件的,自条件达成时合同终止。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第一百六十条【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
    2023-06-27
    239人看过
  • 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有哪些必须满足?
    1.起因条件。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指存在着具有社会危害和侵害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1)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2)不法侵害并非仅限于犯罪行为。不法侵害的范围。就该包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3)不法侵害必须是现实存在的。至于不法侵害的程度,通常限于具有暴力性、破坏性、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4)不法侵害通常应是人所实施的。2.时间条件。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指正当防卫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之时实行,不能实行事前防卫和事后防卫。3.对象条件。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是指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不能及于第三者,至于不法侵害者是否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并不影响正当防卫的成立。对于未成年人以及精神病人实施的不法侵害,只要具有紧迫性,不管事前是否知道其为未达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无刑事责任能力人,都可以对其进行防卫反击。但在防卫手段上应有所节制。4.主观条件。正当防卫的主
    2023-07-03
    53人看过
  • 一般累犯必须满足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般累犯的构成要件如下:1、前罪与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这是构成累犯的主观条件;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这是构成累犯的刑度条件;3、后罪发生的时间,必须在前罪所判处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的五年之内,这是构成累犯的时间条件;4、犯罪分子在犯前罪和后罪时都必须年满十八周岁,如果犯前罪时未满十八周岁,即使犯后罪时已满十八周岁,也不能构成累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特别累犯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前罪和后罪必须都是危害国家安全罪。如果前后罪都不是危害国家安全罪,或者其中之一不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则不能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特别累犯。但这并不影响可成立一般累犯。2、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判处的刑罚的种
    2023-07-02
    357人看过
  • 刑事犯罪必须满足的四个条件
    犯罪构成的四要件为犯罪主体、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客观方面。行为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单位;部分犯罪需要行为主体有特定的身份。主观方面可以分为故意或过失;故意还可以细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客观方面就是犯罪行为人实施的具体犯罪行为;客体就是犯罪行为人行为所针对的对象。刑事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有哪些我国法律规定有四百多种犯罪,从构成要件上进行分析,每一种犯罪都具备四个方面的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
    2023-07-02
    386人看过
  • 防卫过当的成立必须满足哪些要求?
    防卫过当的成立条件如下:1、非法侵权的存在。非法侵权的存在是现实的非法侵权,是正当防卫的基本条件,也是过度防卫的前提。非法侵权具有攻击性、破坏性和紧迫性的特点;2、正在进行非法侵权时实施的防卫。非法侵权进行时实施的防卫可能构成过度防卫。在非法侵权尚未开始或结束时,所谓的防卫称为防卫不及时;3、防卫违法侵权人。防卫行为制止违法侵权人的行为,但不能防卫未实施的违法侵权人;4、防卫是为了防卫的理解和目的。防卫作为人类有意识、有意志的活动,其合法成立行为人必须具有主观防卫意识和防卫意志;5、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新刑法规定,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防卫过当的限度条件是什么?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是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是相当的。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是: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不法侵害是正在进行时;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
    2023-07-04
    295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 更多>

    #共同犯罪
    相关咨询
    • 持有假币构成假币犯罪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01
      构成持有假币罪需要满足以下要件: 1、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2、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3、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4、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
    • 集资诈骗罪的罪犯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青海在线咨询 2024-11-18
      本罪的主体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任何自然人,只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就可以构成本罪。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如果单位犯有前款罪,则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集资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
    • 一般累犯所必须满足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辽宁在线咨询 2024-11-05
      根据刑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属于累犯。然而,过失犯罪和未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累犯的构成要件包括: 1. 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 2. 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也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3. 后罪的再犯,必须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之后5年内发生。
    • 我国依法成立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29
      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下列六个条件: (1)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发起人应为5个以上股东,其中半数以上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2)发起人认缴和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即1000万人民币。 (3)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4)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 (5)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6)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
    • 构成破坏界碑罪必须满足哪几个条件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17
      构成破坏界碑罪需要满足的条件: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国家边境界碑、界桩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刑法》第三百二十三条规定,故意破坏国家边境的界碑、界桩或者永久性测量标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破坏界碑、界桩罪是指明知是国家设立在边境上的界碑、界桩而故意加以破坏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