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调解的结果难以认同,调解双方都是可以起诉的,且只要在法定时间内提供相关材料即可。
一、公司不给工伤赔偿款怎么办
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伤赔偿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二、拖欠工资要多久可以起诉
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拖欠劳动报酬多久可以起诉。也就是说,只要公司没有在约定时间内给付劳动报酬,员工就可以起诉。
当事人在起诉前应当充分考虑诉讼的成本问题。起诉就必须承担诉讼费用,还要耗费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
个人要提起诉讼的,首先要写好起诉状,起诉状中要包含起诉的请求和理由。写好起诉状后,再带上起诉状、身份证、户口本、相关证据原件或者复印件,到被起诉人户口所在地,或者居住满一年以上的经常居住地的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决定审理案件之后,会先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成功的话就签订民事调解书。不成功的话,就择日开庭审理。当事人收到出庭通知书后,应当按时出庭参加庭审。
三、被拖欠工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仲裁委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可以起诉到法院。
-
能否通过交通部门的调解解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
373人看过
-
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调解成功后还要不要继续赔偿
362人看过
-
交警能现场对损害赔偿争议调解吗
150人看过
-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谁进行调解?
73人看过
-
交管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通常需要多长时间
113人看过
-
广州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损害赔偿的调解
449人看过
-
交通事故调解书成立后,当事人还可以就损害赔偿的争议提起诉讼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05-06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可见公安交管部门调解赔偿,不是解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必经程序,也不是诉讼的前置程序。调解协议也就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靠事故双方当事人自觉履行,其中任何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各方当事人均可将
-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是否必经程江西在线咨询 2023-06-13《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因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不是必经程序。 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以当事人人自愿为原则;损害赔偿调解不是提起民事损害赔偿诉讼的前提。 ②经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当事人不能要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强行要求对方履行协议,也不能要求
-
交通事故调解中经过交警处理的调解中损害赔偿有哪些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071、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赔偿,不是交通事故双方当事人争议解决的必经程序,是否亲切调解由当事人自己决定,而不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职权行为。 2、在交通事故办案人员主持下调解。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损害的调解是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损害赔偿调解应在交通事故办案人员主持下进行。调解的时间,地点,方式由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指定。在调解过程中,就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项目、标准、赔偿总额等进行协商,从
-
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调解成功后还要不要继续赔偿陕西在线咨询 2021-11-11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赔偿金额有争议,双方需要调解的,可以自认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交警部门申请调解。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经公安机关交警部门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可见,即使交警部门调解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只要当事人最终未达成调解协议或者未履行协议,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怎样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程序是什么青海在线咨询 2022-12-13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1、介绍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 2、宣读交通事故认定书; 3、分析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并对当事人进行教育; 4、根据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的当事人责任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确定当事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5、计算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失总额,确定各方当事人分担的数额。造成人身损害的,按照《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