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提起上诉以后,是可以撤诉的。
1.撤诉体现了当事人处分自己的诉讼权利,撤诉是原告自己请求人民法院撤回起诉的行为,撤诉必须是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并且是在宣告判决之前,原告提出的申请。
2.撤诉可以用书面的形式,也可以通过口头的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要求。除了当事人申请撤诉以外,还有按撤诉处理,就是说,当事人虽然没有提出撤诉的申请,但是,由于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没有来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其不想继续进行诉讼行为,其缺席诉讼的行为可以按照撤诉来进行处理。
3.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提出撤诉的申请,诉讼代理人要进行撤诉的话,需要经过原告的特别授权。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的申请。
4.当事人撤诉的话,必须是自愿撤诉的,撤诉体现了当事人处分自己的诉讼权利的行为,所以,撤诉必须是自愿的,如果撤诉违背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撤诉的行为是无效的。撤诉有时间的要求,在法院受理案件以后并且作出判决之前,当事人可以提出撤诉申请,人民法院会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会准予撤诉。
根据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在撤诉以后还是可以进行起诉的。
1.当事人自愿撤回起诉以后,或者是人民法院因为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没有参与诉讼,对于案件按撤诉处理的,当事人因为同一个诉讼请求再次到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会受理当事人的案件。
2.但是如果当事人撤诉的案件是离婚案件的,如果没有出现新的情况,或者是新的理由,当事人又起诉离婚的,如果时间间隔没有超过六个月的话,人民法院是不会受理的。
-
欠钱起诉撤诉后能否再起诉对方
428人看过
-
上诉反诉裁定能否再上诉?
159人看过
-
劳动仲裁撤销后,能否再次提起诉讼?
317人看过
-
民事债务纠纷起诉后撤诉能否再起诉
376人看过
-
民事诉讼案件起诉后又撤诉是否再能起诉
235人看过
-
起诉重婚罪后是否能够撤诉呢
228人看过
我国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可以是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代理时候,又有两种授权状态,分别是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特别授权是指代理人可对涉及你的重大权益的事项作主,一般授权就是当... 更多>
-
如何撤诉劳动仲裁,劳动仲裁裁决撤诉后能否再就起诉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25但劳动争议案件具有其特殊性,二者的法律后果是相同的,对经过仲裁裁决案件笔者认为餐饮公司不能再次诉讼,愿意服从仲裁裁决,更不能及时有效地保护当事人,原告仍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当事人仍可再次诉讼,对另一方当事人也是不公平的,法院也只能再次按撤诉处理,这种结果显然是与制定该《解释》的初衷相悖,劳动仲裁裁决何时发生法律效力,这样循环往复,但申请撤诉和按撤诉处理从本质上讲都是放弃诉讼的意思表示,法院
-
案件经仲裁起诉后又撤诉的能否再行起诉?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8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当事人因劳动争议纠纷申请仲裁机构予以处理,经仲裁裁决后当事人仍不服的,如该劳动争议确属人民法院受理范围的,当事人可以在法定起诉期限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经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纠纷准予撤诉或驳回起诉后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从何时起生效的解释》的规定,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后又申请撤诉,经人
-
合同约定仲裁能否再起诉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15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除非仲裁协议无效。 当事人应当注意: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而未声明有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人民法院受理该案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
-
撤诉后再起诉能不能再审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17对此最高院有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当事人因证据不足撤诉后在诉讼时效内再次起诉人民法院应否受理问题的批复 1990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89)沪高民他字第5号关于张珠英诉彭绍安债务纠纷案撤诉后能否再立案受理的请示报告收悉。 经研究,我们同意你院审判委员会的意见。原告张珠英以暂因证据不足为由申请撤诉,在第一审人民法院裁定准许其撤诉后,张珠英在诉讼时效期间内
-
离婚起诉撤诉撤诉是否可以再起诉甘肃在线咨询 2021-07-29撤诉后可以再起诉离婚,但如果没有新情况、新理由的,原告在六个月内以同样的理由起诉的,法院是不会受理的。当然,这六个月的限制并不涉及另一方,也就是说,另一方想提起离婚诉讼的,随时都可以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一十四条 原告撤诉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原告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原告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六个月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