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行政诉讼如何确定被告?
经过复议后再起诉的行政案件,在确定管辖法院之前,一定要先确定被告。因为被告会直接影响管辖法院的级别与地域。
因此,对于经过行政复议的案件,起诉之前首先要确定被告。而被告的确定规则需要根据复议结果加以确定。
一般来讲,常见的复议结果包括复议改变、复议维持和复议不作为。
1、复议改变单独告
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就是被告。
所谓“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仅仅包括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处理结果。不包括只改变原行政行为所认定的主要事实和证据以及法律适用依据。同时,复议机关确认原行政行为无效、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不包括以违反法定程序为由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都属于改变原行政行为。
2、复议维持共同告
复议机关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维持的情形包括:
(1)复议机关认为原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决定予以维持的;
(2)复议申请人符合程序上的立案条件,复议机关经过审理,认为复议请求不成立的,作出驳回复议申请的决定;
(3)复议机关经过审理,只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或者事实依据,并未改变结果的;
(4)复议机关以原具体行政行为程序违法为由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
(5)复议决定既有维持的内容,又有改变或者不予受理复议申请内容的,整体上也视为复议维持。
3、复议不作为择一告
复议机关不作为,当事人可以起诉原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也可以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但是不能就原具体行政行为和复议不作为共同告,只能择一选择。
所谓复议不作为就是复议机关对于复议申请未作实质审理,包括逾期不作复议决定和不予受理,后者常见的情形有不接收复议申请书、不受理复议申请、驳回复议申请和拒绝作出复议决定。
但对于复议前置案件,当事人只能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而不可直接起诉原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是一种有效的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救济制度,兼具监督纠错、权利救济以及化解行政争议等不同功能。实践中,当事人为了救济权利申请行政复议。当对复议机关的决定不服时,就会提起行政诉讼。但复议后再起诉,如何确定被告和管辖法院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二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
如何在民事诉讼中确定被告的诉讼地位?
71人看过
-
如何确定女方在本案中的诉讼地位
263人看过
-
律师在代理行政诉讼中的地位如何?
74人看过
-
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
82人看过
-
如何确定工程欠款诉讼中的主体地位
221人看过
-
如何确定辩护人的诉讼地位
216人看过
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概念为行政主体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相应职权,针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就特定的事项,作出有关该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单方法律行为。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1、行为的主体必须是拥有行政职权或有一定行政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或者... 更多>
-
行政诉讼中,如何确认行政机关的地位及行政机关的诉讼地位是怎样的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12如果行政机关想在行政诉讼中胜诉,那么就必须提供相关证据和理由。因为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以事实为依据的。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同时,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
-
普通共同诉讼人在诉讼中各自的诉讼地位应如何确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041、普通的共同诉讼又称为一般的共同诉讼,是指案件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或两人以上,诉讼标的是一种,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而进行的诉讼。普通共同诉讼中的共同诉讼人就是普通的共同诉讼人。当然,即使因合并审理而形成了共同诉讼,普通共同诉讼人在诉讼中的地位仍然是各自独立的,他们在诉讼中独立地使用自己的诉讼权利、履行自己的诉讼义务。可以这么讲,普通共同诉讼人进行诉讼时,其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
在行政诉讼中,如何确定行政诉讼被告的身份,行政机关如何确定被告云南在线咨询 2022-02-28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
-
行政诉讼如何自行中止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18行政诉讼中止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诉讼程序因特殊情况的发生而中途停止的一种法律制度。行政诉讼中止贯穿于行政诉讼各个阶段,它不仅能够保障诉讼活动程序正常,还能够确保诉讼活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最终达到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国家司法权威目的。就权属问题或特别问题提出行政复议的,可以中止审理,但你进行的是同一事实的行政诉讼,同时又提起行政复议的,不可能获得中止诉讼的准许。 (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
-
在道路中,保险的诉讼地位如何确定?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3保险公司分为交强险公司和商业险公司,根据道路交通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交强险公司应当作为被告参加诉讼。商业险公司是否参加诉讼,取决于受害人的选择,如果受害人要求在案件中将商业险公司一并作为当事人的,法院可以准许将商业险公司作为共同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