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统计,近3年,女职工三期劳动权益受侵害案件呈大幅增长态势。其中大部分案件是由用人单位违法引起的。
生第一个孩子时,就和单位闹不愉快。现在放开单独二孩,我符合条件,想再生一个,可又担心单位克扣工资或者把我调离现在的岗位,甚至解除劳动合同。这几天,家住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的小张一直在为要不要生二胎犹豫。小张的老公是独生子,按照湖北省今年3月27日起实施的单独二孩政策,小张可以再生一个孩子。
正在找工作的小刘也有类似困惑。过去,女生遭遇就业性别歧视的原因之一就包括将来可能休产假耽误工作,单位还得照发工资。现在放开单独二孩了,女生面临的就业性别歧视会不会更加严峻?
针对此种担忧,结合当前常见的侵害女职工合法劳动权益的案例,笔者近期采访了相关法官和专家学者。
以婚育情况造假为由辞退女工违法
2013年2月,小杨入职某公司,可工作不到4个月就收到了公司的辞退决定,理由是小杨在入职资料中隐瞒了个人的婚姻状况和生育状况。小杨不服,将公司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虽然小杨在入职资料中填写的婚育状况不属实,但其所应聘的工作岗位对其是否已婚已孕并没有具体要求,且婚育状况也不属于用人单位录用员工时应当设置的条件。聘用过程中,应聘者隐瞒、提供虚假信息通常指的是学历、技术职称、工作经历等情况造假,而劳动者的婚育状况属于私人事务,公司不能依据小杨没有如实填写婚育状况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因此,法院支持了小杨的诉讼请求,撤销公司作出的辞退决定,判决双方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三期女职工因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可能被某些用人单位视为负担而遭受不公平待遇,这在客观上导致某些女职工怀孕后不敢及时告知用人单位,往往采用隐孕的方式消极维护自身权益。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庭法官张江洲说,因女职工处于三期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均系违法行为,为我国法律法规明令禁止,怀孕女职工完全可以大大方方享受孕期正当的劳动权益,在遇到不公正待遇时,可以依法采取申请劳动监察、仲裁、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不为女工缴纳生育保险得不偿失
小张是北京一家广告公司的设计总监,近日生育一子,却发现因为公司没有为她缴纳生育保险,导致她无法领取生育津贴,也无法报销生育的医疗费用。当小张找到公司负责人询问时,得到的回复是:当时办理生育保险的员工已经离职了,小张的遭遇是因为那位员工的疏忽,和公司无关。小张一气之下,到法院状告公司。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北京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生育保险费由企业缴纳,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包括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用等。若企业未按照规定为女职工办理生育保险的,职工生育保险待遇由企业按照该规定的标准支付。由于公司原本没有为小张正常缴纳生育保险,小张的生育津贴和医疗费用应由公司承担。
生育保险的缴纳关系到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及哺乳期的基本权益,生育保险的缴纳保障了女职工在三期的基本生活,有助于女职工及时恢复健康,回到工作岗位。然而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节约用工成本,逃避法律规定,不给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一旦出现劳动争议,女职工提起诉讼后胜诉率很高,用人单位将为女职女的生育津贴和医疗费用等全额买单,这比前期应缴纳的保险金高得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黎建飞说,对于女职工而言,应当按照单位要求提供相应证件材料,积极配合用人单位做好各项保险申报缴纳以及申请报销手续,以更好地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不得借故单方调岗降薪或辞退女工
小唐是一家IT公司的员工,入职一年后被聘任为产品经理并签订了书面聘任协议。不久后小唐怀孕,由于孕吐严重,小唐请了半个月病假。然而,等小唐休完病假回公司后,却收到了一份任免决定。决定中写道,由于小唐没有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免去其产品经理的职务,工资也从9000元降到了5000元。人事经理告诉小唐,如果不同意这个决定,只能辞职走人。小唐无法接受岗位和薪资的调整,又怕丢了工作,只好向法院起诉。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要变更劳动合同的约定,用人单位需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的形式进行变更。即便单位确实是出于保护孕期女职工而进行调岗和调薪,也需要提前与女职工协商。公司在小唐怀孕期间未经协商免除其职务,属于单方变更劳动合同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
女职工怀孕后,需要进行相应的产前检查,需要保证一定的休息时间。用人单位若单纯以女职工怀孕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或调岗降薪是违法的,因此,一些用人单位就采取迂回方式。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优银说,办案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用人单位以照顾女职工为名,或以女职工因产检、休假没有履行相应的请假手续及相应的工作职责为由,认定女职工旷工违纪,单方为女职工调岗降薪,借此来降低用工成本。
对此,黎建飞认为,若用人单位确实为照顾女职工需要调整岗位,应当在协商一致并保持不影响工资水平的前提下进行。若认为三期女职工严重旷工违纪,既应当举证证明违纪事实,同时应举证证明公司已经依据规章制度发出公示,并且送达劳动者。如果用人单位不能有效举证,则依女职工的选择或被判令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被判令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后解除双方劳动关系。考虑到孕期女职工的身体状况,用人单位应适当放宽其请假程序,如果女职工确实能够提供医院出具的休假证明书,一般情况下不能认定为旷工。
-
女工三期保护劳动法是什么?
361人看过
-
什么是 "三期女职工"?
65人看过
-
三期期间法律对女职工有哪些保护?
463人看过
-
女职工“四期保护”分别是什么?
78人看过
-
女职工劳动保护之三期-孕期产假哺乳期
195人看过
-
女职工“三期”指哪些情况,职工三期包括什么
410人看过
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凡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单位,不得拒绝招收女职工。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 更多>
-
女工三期保护劳动法是什么?香港在线咨询 2021-12-16三期女职工的劳动保护法律规定:女职工三期受法律特殊保护,分别指女职工的怀孕期、产期、哺乳期。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处于三期的女职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和待遇。
-
三期期间法律对女职工有哪些保护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3-06三期期间法律对女职工有以下保护: 三期是指怀孕期、产期、哺乳期。 《劳动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活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第六十二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第六十三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
-
什么是女职工三期?宁夏在线咨询 2021-10-25《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四项规定,女职工怀孕、产期、哺乳期,使用者不得按本法第四十条(非过失解除)、第四十一条(经济裁员)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怀孕期间是指女性怀孕期间的生育期间是指女性生育期间的哺乳期间是指从婴儿出生到1岁之间的期间。根据本条的规定,女性在妊娠期、产期、哺乳期的情况下,使用者不得根据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
女职工哺乳期怎么保护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13一、女职工哺乳期间,每天安排1小时休息或哺乳时间,多胞胎生育的应当酌情延长,哺乳期间计算劳动时间。哺乳期应至婴儿满一周岁止。 二、若婴儿满周岁时,经县(区)以上医疗或保健机构确诊为体弱然,可适当延长授乳时间,但不得超过6个月。 三、女职工哺乳期间,也可以向用人单位请哺乳假,是否准许由用人单位批准。女职工哺乳期间的工资按不低于生育津贴的60%支付工资,但不得低于当年度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
2022年什么是女职工的四期保护重庆在线咨询 2022-12-131、产假时间的保证。 (1)单胎顺产者,给予产假90天。产假可分为产前假和产后假两部分,休产假不能提前或推后。若孕妇提前生产,才可将不足的天数和产后假合并使用若孕妇推迟生产,可将超出的天数按病假处理。 (2)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1名婴儿,增加产假15天难产者增加产假15天。 (3)对流产者: ①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时,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意见,给予15天至30天的产假; ②怀孕满4个月以上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