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不实怎么办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4-08-02 13:27:22 168 人看过

一、媒体报道不实怎么办

在遇到媒体发布的虚假信息时,被涉及方可以与该不当报道发布于之对应的网站取得联系,并向其提出撤回或删除不适当内容的要求。

倘若该种方式无果而终,被涉及方亦可选择寻求警方协助处理此事。

当被涉及方有足够证据能够证实报刊、网络以及其他媒体发布的言论存在事实出入并且对其声誉造成负面影响之时,他们有权请求这些媒体立即采取相应更正或是删除等恰当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

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八条

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内容失实,侵害其名誉权的,有权请求该媒体及时采取更正或者删除等必要措施。

二、媒体报道内容失实侵害名誉权的补救有哪些

真实是媒体报道最基本的价值观,新闻媒体进行报道时,不得进行虚假的报导,如果进行虚假的报导造成他人名誉权受损的,要承担民事责任,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内容失实,侵害其名誉权的,有权请求该媒体及时采取更正或者删除等必要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八条【媒体报道内容失实侵害名誉权的补救】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内容失实,侵害其名誉权的,有权请求该媒体及时采取更正或者删除等必要措施。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媒体报道不实怎么办”,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9日 04: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引用媒体公开报道宣传产品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
    被媒体称为世界XX牙膏的XX牙膏生产厂家江苏XX有限公司在随商品附送的宣传材料中引用了媒体的相关疗效报道,湖北省黄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铁山分局以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构成了对商品的性能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为由,对其处以罚款12万元的行政处罚。近日,江苏XX有限公司一纸诉状将黄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铁山分局告上了法庭。据了解,7月31日被告黄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铁山分局作出铁工商处字[2014]20号《行政处罚决定书》,称原告生产的XX生物功效牙膏宣传对牙周炎、牙龈炎、牙周肿胀、消除口臭和烟斑以及慢性咽喉炎等具有良好疗效、对400多种细菌的抑制试验,具有独特的杀菌作用,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构成了对商品的性能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处以罚款12万元的行政处罚。原告江苏XX有限公司起诉称,根据广告法有关规定引用媒体报道进行宣传,并不违反法律。宣传内容均由证书和报道为依据,无任何虚假成分,实际上起到了尊重
    2023-04-24
    285人看过
  • 报业未来:由报纸媒体向多种媒体介质并存的机构转变
    报业未来发展方向解析:纸介质因为其消耗自然资源,时效性差且容量有限,虽不能说很快会消失,但与网络、电子纸、手机等新的介质相比,其的确存着失去主流介质地位的可能性。即使是现在,这样的趋势已经明显。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传统纸质媒体就开始了启蒙意义上的数字化工程,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报纸已经有了自己的网站,大中城市的纸媒开始拥有自己的手机报、网络电子报及电子纸,虽然到目前还仅仅是停留在介质层面延伸与利用,但这种由单一介质向多种介质并存的趋势已经形成。尽管新媒体介质在传统报业单位中的应用还没有带来大的效益,但毫无疑问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报人对新媒体形态认识的加深,传统的报纸媒体也必将发生质的改变,即由报纸媒体向真正为新介质服务并按照新媒体运行规律走入市场的新媒体机构转变。这种新媒体机构并不排斥传统纸介质的存在,但一定是以更加迎合时代需要、紧跟时代进程的新媒体介质为主流媒体形式;这种新媒体机
    2023-06-05
    208人看过
  • 报业未来:由大众媒体向分众、精准型媒体组合转变
    报业的转变方向在哪儿呢?客户的需求在变,读者的结构在变,原来曾风靡一时的大众媒体定位开始面临失宠的危险。事实证明,社会阶层的分化提高了客户的更精细营销的需求,而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这种需求提供了可能。有了新媒体新介质的加入,报业单位同样面临着分化与重组。原来只是一种纸质媒体,现在可能是各种介质的媒体都存在,值得玩味的是,这其实早已是政府和报业单位的共识。新闻出版总署鼓励报业单位跨行业发展,成都等地方政府将广电和报纸媒体合并重组,甚至一些更基层的地方政府已经将文化、出版、广电的管理部门合并成了所谓的“文广新局”,这些无一不在说明。原来一张报纸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未来的媒体要想有效地覆盖到尽可能多的受众,只有在对受众分类的基础上,生产符合不同口味的内容并配之以不同的媒体渠道到达受众,过去传统意义上沿袭下来的报纸将必然以专业化、社区及生活服务化为特点,因此,原来单一的报纸媒体可能在内部产生
    2023-06-05
    416人看过
  • 证监会规范网媒上市公司报道
    近期上市公司成为媒体敲诈对象,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某9月5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已从媒体上关注到有关新闻媒体涉嫌新闻敲诈的报道,新闻敲诈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干扰正常社会生产生活,扰乱经济金融秩序,必须予以严厉打击。对于网络媒体监管,邓某指出,如果网络媒体发布的信息导致上市公司股价异常交易,证监会将严查所涉上市公司股票交易是否涉嫌内幕交易或操纵市场。网媒信息致交易异常将被查证监会指出,一直支持并且欢迎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但监督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通过负责任的高质量的新闻报道,赢得自身发展和职业声誉,推动市场变革和社会进步。邓某指出,目前证监会对网络媒体监管重点为,规范上市公司运用网络媒体行为,提高公司应对处置网络舆情能力,保障投资者公平获取信息。首先,《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对网络媒体信息发布、传播行为主要涉及三项禁止性规定:第一,信息披露义务人在网络媒体
    2023-06-06
    446人看过
  • 防范新媒体虚假不实信息和“爱心欺诈”
    治理新媒体谣言,防范虚假不实信息和爱心欺诈,保护公民信息财产安全,打造新媒体运营健康、清静、有序的法治新秩序,除了谣言止于智者,也止于知者,更止于治者。人们要树立法治意识,自觉抵制虚假不实信息,不随意转发未经考证的养生治病、内幕消息等,同时提高警惕性,遇到不明真假的求助信息、爱心接力等,多个心眼,理性看待,可借由向警方、朋友咨询或网络搜索等手段查证信息真伪,从而作出正确判断,以免上当受骗;作为打击网络谣言、虚假信息的主力军,警方要携手媒体监督力量加强宣传,提高人们防范各种诈骗的意识,并不时发布相关舆情,警醒公众;执法、司法机关务须强化监管,主动作为,积极亮剑,将打击各种网络诈骗、谣言、虚假信息违法犯罪行为的关口前移,变被动防御为主动擒敌,变事后消极惩治为事前、事中积极查处打击,提高违法犯罪成本,让违法者得不偿失。应通过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去伪存真,最终把朋友圈还给朋友,形成绿色、安全、舒适
    2023-04-24
    395人看过
  • 媒体报道称中国政府将改善中低收入阶层收入状
    中国政府继今年将第三次增加公务员工资之后,还将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状况。据悉,今后具体措施将包括:进一步减免贫困地区农业税;加快落实最低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制。香港文汇报报道说,国家统计局专家指出,中国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中国经济保持着适度的增长和较高的经济增长质量,这与世界经济形成鲜明反差。扩大内需仍是今后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该专家认为,目前大多数农民、城镇下岗职工、退休工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和基层干部收入增加缓慢,提高他们的收入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方面。
    2023-06-10
    130人看过
  • 媒体夸大造谣怎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均对网络谣言有相关规定,条文如下:1、《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在实践中,散布谣言,包括网络谣言。2、传播网络谣言被纳入刑法:四种情形最高判七年;从2015年11月1日起,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实施,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虚假消息,造成严重后果的,最高将被处以七年有期徒刑。刑法修正案(九)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中增加规定:编造虚假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或明知是
    2023-06-01
    89人看过
  • 传媒公司不发工资怎么办
    1、首先和老板协商支付工资;2、协商不成,投诉到劳动监察大队;3、或者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4、要么就是到人民法院起诉。公司应该每月按照规定的时间至少支付一次工资,不支付工资是违法的,员工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一、中秋节不给四倍工资怎么办首先可以和用人单位的老板协商支付三倍工资,如果协商不成的话,再投诉到劳动监察大队或者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如果以上方式都不行的话,那么至元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按照法律规定,公司不支付工资是违法的,员工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2023-02-24
    330人看过
  • 强拆找什么媒体
    法律综合知识
    一、强拆找什么媒体房屋被强拆,被拆迁人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合理的拆迁补偿,想通过媒体曝光的方式在征地拆迁维权中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根本不能解决拆迁补偿的问题。被拆迁人最明智、最正确的就是选择法律维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公民遇到非法的强拆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三条依照本法规定,责令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必须立即停止施工,自行拆除;对继续施工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有权制止。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对责令限期拆除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责令限期拆除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自行拆除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费用由违法者承担。二、实施强拆的法定程序是什么(一)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
    2022-05-06
    108人看过
  • 借助新媒体提高妇女维权实效
    你们能帮帮我吗?我该怎么办?近日,浙江湖州长兴县妇联的微信公众平台上收到长兴城区一位名叫清风的网友发来的微信。于是,一项有关家暴的妇女维权工作由此展开。微信上线,帮家暴受害者维权筹备了一个月后,长兴县妇联的微信公众平台在1月8号正式上线,1月13日推送首条信息。第二天,她们便收到了清风的求助信息。我腰部受伤动不了,现在正躺在床上休养。只能通过微信向你们寻求帮助了。收到清风的第一条信息后,长兴县妇联立即回复对方,并对她的情况进行了仔细询问。当看到她发布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照片时,工作人员都惊呆了。不光嘴、眼睛、鼻子处有伤,而且整张脸浮肿,手上、身上多处有伤。原来这位网友由于与丈夫常年感情不和,长期遭受丈夫拳打脚踢。按照正常程序,首先到自己所属社区,了解何为家暴,是否是法律意义上的家暴,如果是,那么立即拨打110进行报案,让公安做好笔录,出示家暴告诫书,然后去人民医院急诊中心的家暴鉴定中心验伤,
    2023-04-24
    178人看过
  • 自媒体怎么交五险一金
    自媒体交五险一金具体流程如下:1、城镇职工,城镇职工可以通过其所在的用人单位直接进行缴纳。如若用户是城镇职工中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通过靠谱的社保代缴机构,提供个人相关信息进行缴纳,但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2、城乡居民,城乡居民可以通过社保中心缴费窗口(需要携带银行卡和个人身份证等相关材料)、微信和支付宝的城市服务、银行等渠道进行缴纳。不同地区,其缴纳的方式有所不同。一、个体户如何交五险一金?个人缴纳保险只能交养老、和医疗保险。其他的险种交不了。如何缴纳:1、以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如果是本地户口,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2、找社保代缴机构缴纳。如果不是本地户口,就只能通过社保代缴机构进行缴纳,这种方式肯定是需要交一定的手续费的。
    2023-03-19
    400人看过
  • 报到证没去报道怎么办
    一、报到证没去报道怎么办过期时间不长,没有关系,你可以去报到。千万要注意自己的事情,以免今后麻烦。以下解答和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关于报到证报到证的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由国家教育部直接印刷,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单独签发,列入国家就业计划的毕业生才能持有的有效报到证件。用人单位以报到证为依据,接收安排毕业生工作,并接转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户口迁移手续等。报到证只能一人一份,由其它部门印制或签发的报到证无效。毕业生对报到证要妥善保管,不论什么原因,凡自行涂改、撕毁的报到证一律作废。1.是到接收单位报到的凭证,毕业生就业后的工龄由报到之日开始计算;2.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3.接收单位凭报到证予以办理毕业生的接收手续和户口关系;4.是毕业生在工作单位转正和干部身份的证明目前各地对于毕业生的限制体现在报到证上的有:没有报到证,外地生源无法落户
    2023-05-09
    489人看过
  • 如何有效的传媒消费维权打假报道
    1.风险预警。传媒对社会环境负有守望和监视的责任,应该扮演维护消费者利益的角色。当下的信息社会也是一个风险社会,传媒将风险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社会的风险意识。传媒成功有效的消费风险预警,对于消费者规避和降低消费风险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某些消费者由于虚荣心、炫耀性消费心理驱使,加之购买力有限而购买假冒名牌商品,这些知假买假行为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制假售假者的不法行径。另一方面,虽然大部分消费者还是倾向于对正品的需求,但由于种种原因陷入了购假圈套,投诉成本较高也客观上给制假售假者带来了可乘之机。虽然现在消费者维权意识提高了很多,但在侵害消费者权益不太明显或隐蔽的情况下,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仍显严重不足。2.权威发布。信息化时代,?传媒仍是人们主要的信源,成为人们生活的有机构成。帮助弱势一方掌握更多的市场供给主体信息,改变生产经营者对商品服务信息的封锁及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让
    2023-02-20
    53人看过
  • 媒体称劳动法不适应现实要求专家吁完善集体协商
    我国劳动法自1994年颁布,至今已有20余年,其间未作修改。虽然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多项与劳动法配套的法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关系越来越复杂,劳动法已不适应现实的要求。专家呼吁,应从完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加强劳动仲裁与诉讼程序的衔接、建立劳动安全卫生预防机制等方面修改完善劳动法,以适应新形势下调整劳动关系的需要。集体协商稳定劳动用人关系2014年7月21日,广东省珠海一家鞋厂千余工人停工维权。事情源于鞋厂工人听说中山一家鞋厂公布了一条新政策,规定非中山籍员工不得以辞工为由提取公积金,珠海这家鞋厂工人因担心自己所在鞋厂效仿此做法,遂发起停工维权。鞋厂停工事件反映出我国劳动法集体协商制度的运行偏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郑爱青表示,涉及保险福利等重要的劳动权益事项,如果采用集体协商程序,签订集体合同,一般都能保障劳资双方关系稳定。我国劳动法规定:企业
    2023-06-09
    10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有哪些报道的媒体?什么媒体?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19
      职工发生工伤,任何一家媒体机构都可以报道关于工伤的新闻,但找媒体对工伤处理并无多大作用。职工发生工伤事故的,首先应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局申请工伤认定。申请时需提供:工伤认定申请表,存在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其次应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伤情稳定后,可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申请时需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等。在完成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后,可确定具
    • 媒体报道夸在事实,损害个人名誉,怎么维权?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7
      可以保存媒体的报道作为证据,去法院起诉。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 媒体报道影响法院判刑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12
      媒体报道只是新闻监督,并不影响法院。法院还是要根据具体案情裁定。《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X片一千克以上、X因或者X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三)
    • 媒体如何报道民事纠纷案件?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16
      无论是公开审理还是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告判决一律公开。宣告离婚判决时,应告知当事人在判决未生效前,不得另行结婚。
    • 自媒体虚假报道可以告他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25
      被侵权人认为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了,有相应的证据可以证明的,可以起诉,其他人跟媒体报道的无关,未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能起诉,法院不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