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养儿防老,然而通州的张婆婆却没有享受到养儿防老的回报,并且希望和养子一刀两断。近日,通州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解除原告张婆婆与被告刘某(化名)的收养关系。
今年已八十岁高龄的张婆婆与丈夫刘某某1954年结婚,婚后七年未有生育,为了年老有孩子照料,1961年,夫妻俩领养了刘某某姐姐两岁的儿子刘某。1971年8月,夫妻俩又喜得一女。夫妻二人含辛茹苦将一双儿女养育成人,在张婆婆夫妻的操办安排下,刘某成家立业,女儿也出嫁到了外地。成家后,刘某便搬出去另住,很少回家看望老人,也从未给过养父母生活补贴。
虽然儿子不经常回来,但老两口日子倒也平静,谁料一场拆迁却让老两口与养子产生了不小的矛盾。2008年,张婆婆和老伴在农村居住的房屋要拆迁,拆迁的时候刘某借口要买房子,将一百多平方米的安置面积要去了。安置面积到手后,他又翻手为云,未经张婆婆夫妻同意转手又将安置面积卖给了别人,并且一分钱都没给老两口。
2012年2月,丈夫刘某某被查出患有癌症,张婆婆请亲戚朋友通知刘某回家照看,然而从生病到去世期间,刘某从未看望过养父,也没支付过任何医疗费用。2014年6月,养父去世,刘某至办丧事前一天才突然出现,并且答应由他来操作丧事,还承诺其代为收取的张婆婆娘家亲戚人情款,待丧事办完便退还给张婆婆。不料,丧事办好后,刘某却拿着老人一万多元的人情款一走了之。
之后,无人可依的张婆婆,每年只能领取政府发放的3000多元补贴生活,开销不够的部分由女儿女婿贴补。作为长子的刘某自养父丧事后便消失不见,再也没有看望过老人。同年7月,伤心欲绝的张婆婆一纸诉状将儿子告上了法庭,请求法院判令解除自己与刘某的收养关系。
然而刘某下落不明,经法院合法传唤,始终未到庭,法院依法缺席审理。
通州法院经审理认为,按照法律规定,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法院起诉。本案中,考虑张婆婆在庭审中坚持要求解除其与刘某的收养关系,再加上双方曾因琐事及经济问题产生矛盾,关系恶化,法院从照顾张婆婆安度晚年角度出发,对张婆婆诉请解除其与刘某的收养关系予以支持。
-
养父女关系恶化八旬翁起诉解除收养关系
396人看过
-
养子养女不愿尽孝收养关系被判解除
168人看过
-
八旬老太为何愤然要求解除收养关系?
202人看过
-
养儿不防老老太起诉解除收养关系
365人看过
-
养女长大忘本八旬养父母诉诸法院解除收养
322人看过
-
解除收养关系:不孝与养子的道德问题
396人看过
收养关系是父母子女的关系除了基于血缘关系发生外,可以基于法律行为即收养而发生的关系。收养,是指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将他人的子女作为自己的子女加以抚养,使原来没有直系血亲关系的人们产生了法律拟制的父母和子女关系的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更多>
-
八旬老太为何愤然要求解除收养关系?香港在线咨询 2021-01-18收养出生还不到30天的女婴除了爱心也希望老有所依,谁知成年养女竟与老人水火不容。万般无奈,年过八旬的石老太愤然来到沧浪区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要求解除收养关系,并要求养女立即搬离自己的房屋。经过法援律师对双方的耐心劝导,老人终于愿意与养女冰释前嫌,主动放弃解除收养关系的请求。 石老太夫妇系高级知识分子,上世纪50年代因当时的知识分子政策被分配到东北一国营单位工作。1961年4月的一天,当地一农
-
养子不尽义务法院判决解除关系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20倾尽心血培养的养子却不尽赡养义务,寒心的徐大爷将养子告上法院,要求解除双方关系。近日,山东省齐河县人民法院经调查审理后判决解除徐大爷和养子之间的收养关系。徐大爷的养子在年仅6岁时随其母亲嫁到了徐大爷家,组成了家庭共同生活。徐大爷将养子视为亲生的孩子,将其抚养成人,供养子上学并为其娶妻。在徐大爷年老后,养子对其不管不问,为此徐大爷十分痛苦。2006年老人将养子告上法庭,经法院调解,达成赡养协议。但事
-
养子养女不愿尽孝收养关系被判河北在线咨询 2022-06-12养子养女不愿尽孝收养关系被判解除法院审理后认为,已形成抚养关系的养子女对养父母同样负有法定的赡养义务。由于二被告不履行自己应尽的赡养义务,周某要求解除双方收养关系的理由正当、合理,法院应予以支持,遂作出上述判决。
-
法院能不能上诉解除收养关系陕西在线咨询 2021-12-03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让法院维护其合法权益。因此,如果收养关系因某些原因被解除,被收养人可以起诉。在需要解除的收养关系中,并不是所有的收养关系都可以通过当事人的协商解决。收养关系当事人对是否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或者虽然对解除收养关系达成一致意见,但对经济补偿、损害赔偿等具体问题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任何一方都有权要求法院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