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案的特征
立案是刑事诉讼的起始程序;立案是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立案是法定机关的专门活动。
刑事诉讼中,公诉案件要经过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五个诉讼阶段,自诉案件一般只经过起诉、立案、审判和执行四个阶段。
二、立案的材料来源
(一)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等侦查机关直接发现的犯罪事实或者获得的犯罪线索。
特别关注:不包括人民法院,选择题中要留心。
(二)单位或个人的报案或者举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特别关注:报案或举报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可出单选题或多选题。
(三)被害人的报案或者控告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或者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自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也是立案材料的来源之一。
(四)犯罪人的自首
三、立案的条件
(一)有犯罪事实
(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特别关注:《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了6种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四、立案标准
下列司法解释和有关通知对立案标准进行了细化:
1、最高检察院1999年9月16日发布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
2、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1998年3月26日发布的《关于盗窃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
3、最高检察院2000年10月22日发布的《关于行贿罪立案标准》;
4、公安部发布的《关于毒品案件立案标准的通知》,等等。
五、立案程序
(一)对立案材料的接受
1、公安机关、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紧急措施是指保护现场、依法先行拘留嫌疑人、扣押证据等。
特别关注:法院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也应当接受。
2、报案、控告和举报可以用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和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3、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4、公检法机关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特别关注:如果报案人、举报人等在法庭上作为证人出庭时,则不能对其姓名等保密。
(二)对立案材料的审查
人民法院、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
(三)对立案材料的处理
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立案材料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六、立案监督
控告人接到公安机关、检察院说明不立案原因的通知书后,如果不服,有权向不予立案的机关申请复议,该机关应当复议,并将复议结果及时通知控告人。
特别关注:如果属于第三种自诉案件的范围,控告人也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检察院提出的,检察院应当发出《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公安机关在收到通知书后7日内应当将说明情况书面答复检察院。
-
诉讼程序中寻衅滋事案件的立案标准
238人看过
-
刑事诉讼中的立案程序及人民检察院的立案程序是什么
145人看过
-
立案程序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
256人看过
-
职务侵占案件立案标准及申诉程序
398人看过
-
刑事诉讼中有错误立案程序刑事案件法院可以立案撤案吗
96人看过
-
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立案标准:立案追诉程序与标准
145人看过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针对犯罪较轻的,可免除处罚。如果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若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核查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也... 更多>
-
治安管辖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及法律程序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05刑事案件关于管辖权的规定较复杂,大致来讲就是原则上由犯罪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案件的情节轻重,可能由中级人民法院、或者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管辖。除此之外,还有移送管辖或上级人民法院制定管辖。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的相关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除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
刑事案件立案条件及立案过程四川在线咨询 2023-01-23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是有犯罪事实和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有犯罪事实,是指根据已有的材料能够说明存在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包括预备犯罪,正在实施犯罪,犯罪未遂、既遂或中止。法律条件是指依照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对所存在的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
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有哪些,刑事诉讼法中立案的条件和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21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有犯罪事实指客观上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有犯罪事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要立案追究的,必须是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立案应当而且只能对犯罪行为进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为,就不能立案。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1项的规定,有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就不应立案。由于立案是追究犯
-
民事诉讼案件立案及上诉流程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131、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2、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3、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
-
刑事诉讼中有错误立案程序刑事案件法院可以立案撤案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1-11-29撤销案件的时间节点应当是侦查阶段,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不起诉,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二)犯罪已过追诉期限的;(三)经特赦免处罚的;(四)依照刑法处理的犯罪,没有没有告诉或者撤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除刑事责任的。基于上述规定,程序错误不能撤回,应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