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杭城,夜里异常寒冷。杭州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主任姚建堂和同事,在城站火车站见到流浪儿小凡时,小凡身上只穿着薄单衣和一件极不合身的破棉袄。小凡16岁,来自安徽,前段时间刚搭火车来到杭州。对于这个陌生城市,他觉得茫然,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流浪儿童的救助很难,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更多流浪孩子有家。省民政厅副厅长李立定,在关于改善救助保护城市流浪儿童工作条件的建议中指出,目前我省共有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73个,按理各管理机构下都应有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但事实上只有11个地级以上城市依托救助管理机构设立了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其他62个机构因经费、环境等因素,原定的设立计划胎死腹中。
救助机构的人手不够
流浪儿童是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环境恶劣,身心健康令人担忧,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和牟利工具,甚至遭受摧残和虐待。
2008年,我省流动人口总数为1823万,按照有关部门流浪儿童的数量约占流动人口总数的5.44%。这一方法估算,我省城市的流浪儿童总数在10万人左右。
姚建堂说,从1997年至今,中心救助3000多人,2008年救助650人左右。每天,滞留在中心的达40多人,全年达10000多人。
救助群体在逐年庞大,救助人手却不够。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处处长李忠说,救助机构的人员配置,已成为有效救助的最大制约。
从工作量来说,街头劝导、延伸救助一块,是有专门同事做一线工作,但人不是很多,也不会在路上见一个劝导一个,毕竟没这么多人力。
而困难的是,他们很难分清哪些孩子是独自乞讨,哪些是被成年人控制的。
一般来说,我们只能劝说,但有时孩子习惯自由生活,不习惯被约束,不接受救助的案例很多。
16-18岁孩子救助最难
从救助年龄来说,16岁到18岁的流浪儿救助最难。
流浪儿小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小凡生长在单亲家庭,来杭州前常在甘肃平凉火车站一带流浪。2003年底,他决定离开家乡外出闯一闯,于是坐上南下的火车。当他随着大批乘客下车后才发现,他已来到杭州。
从民法上来说,他们已具备自由行为能力,也有自己想法,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维持生活,但无奈因为各种原因过着流浪的生活。
从救助心理来说,救助的头两天,被救助的孩子可能会产生抵触心理。
有的会因为不了解政策,或救助愿望得不到满足,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抵触感。
姚建堂说,像小凡这样的孩子,他们救助过很多,每次工作人员劝他们回中心,过不了几天,他们还是要出去流浪的。
环境令孩子感觉压抑
从救助中心现在环境来说,我们有道封闭式围墙,进来不能随便出去。这给孩子们造成压力,在里面他们要适应一段滞留期,这令他们产生不理解、恐惧心理,认为自己是犯错才到这里。
从法律角度来讲,孩子到了救助中心,我们就是他的法定监护人,如果让他们出去出了问题,我们要负责的。姚建堂解释说,事出有因,我们不仅提供简单救助,还会在精神支柱上做工作。
孩子们的基本生活,都会有专人妥善安排,每天都将安排课程,组织活动,如有需要,会指定工作人员进行心理辅导。
救助站不只是收容所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不是纯公益性的服务机构,它承担着巨大的社会管理职能。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处处长李忠也参与提案调研。他说,目前,社会对民政部门的救助工作存在很大误解,简单把救助站理解成收容所。
城市大量流动人口中,有户籍信息的,纳入公安系统管理;没有户籍信息的城市流浪汉,经常是被送往各个救助站。李忠说,救助站已承担了大量的社会管理功能,但在职能属性上,却还是公益性质的纯事业单位。
李立定呼吁,救助管理机构应统一列为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从全国来看,城市救助机构实行参公制度管理不在少数。新疆、辽宁、上海、重庆、西宁、郑州、昆明、青岛等地区都已有类似做法。
更多流浪儿童需要家
据了解,全省有62个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因经费、环境等因素,没有设立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
目前,我省挂牌的地级以上城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有11家,但都是依托救助管理站而建立的,其环境、设施、功能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流浪儿童救助、教育和保护工作的需要,设施建设的任务还很重。同时,跨省区救助护送的费用以及精神病人、危重病人等的支出也比较高。
因此,提案建议各级财政继续加大对这项工作的资金支持,以使更多流浪儿童能获得救助和保护。
-
如何对流浪儿童进行救助
411人看过
-
史贻云:增设“虐待儿童罪”加强救助流浪儿童
57人看过
-
北京流浪儿童救助调查
163人看过
-
流浪儿童的现状及救助措施
456人看过
-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简况
69人看过
-
大力打击拐卖儿童委员建议建立流浪儿童救助机
372人看过
儿童救助是指对失去家庭监护、陷入困境或面临危险的儿童提供紧急救助和保护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提供食宿、医疗、心理辅导、教育等方面的帮助,以及寻找合适的家庭或收养人等。儿童救助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受保护权等基本权利,促进儿童的... 更多>
-
大病如何申请政府救助台湾在线咨询 2023-04-25向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大病医疗救助申请。 一、大病救助申请流程如下: 1、填写《大病救助审批表》; 2、向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大病医疗救助申请; 3、提交住院发票、出院小结等材料; 4、符合条件的,发放救助款。 二、大病医疗救助是指依托城镇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算平台,资金投入稳定、服务平台共用、信息资源共享、结算支付同步、管理运行规范、救助效果明显、
-
怎么收养流浪儿童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01依照本法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应当经其所在国主管机关依照该国法律审查同意。收养人应当提供由其所在国有权机构出具的有关收养人的年龄、婚姻、职业、财产、健康、有无受过刑事处罚等状况的证明材料,该证明材料应当经其所在国外交机关或者外交机关授权的机构认证,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该收养人应当与送养人订立书面协议,亲自向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收养关系
-
各级政府该怎么加大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29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一项重要民生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保障环境保护工作所需的各项经费。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特别是近些年来,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总的来看,投入比重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提高投入水平。各级政府要
-
民法典关于流浪救助的规定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2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护送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到救助场所,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领回。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
-
一些城市中可以看到流浪儿童在街边乞讨。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11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生活无着,会对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我国高度重视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的社会救助工作,设立了多种形式的流浪儿童救助场所和福利收养机构,加强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和保护。 发现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应采取如下救助措施:一是由救助场所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