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关于非法集资的规定
刑法关于非法集资的规定有:行为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构成集资诈骗罪,一般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构成非法集资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构成非法集资需要满足的三个要件,具体如下:
1.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即非法性;
2.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即利诱性;
3.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即社会性。
三、非法集资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非法集资罪构成要件是:
1.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2.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当事人明知自己的非法集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在单位进行非法集资的情况下,这种故意体现为单位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以单位的名义为单位的利益故意追求特定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单位犯罪故意是单位成员的共同认识和意志,严格区别于单位成员个人的认识和意志。
3.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资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资本的运作过程,即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将不特定对象的资金集中起来,使他们成为形式上的投资者,往往是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大,严重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4.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n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关于非法集资罪刑法多少条
420人看过
-
非法集资案中关于共同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133人看过
-
关于非法集资可以缓刑吗?
381人看过
-
公司关于非法集资会判刑吗
292人看过
-
关于非法集资刑罚具体年限
482人看过
-
关于投资是非法集资吗?
212人看过
-
关于非法集资与非法分资的区别湖北在线咨询 2022-05-02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诈骗罪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集资诈骗罪的诈骗方法是“行为人采用虚构集资用途,以虚假证明文件和高回报率为诱饵”进行集资; 依据《关于诈骗罪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非法集资是指“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未经有权机关批准向社会公众非法募集资金的行为”可以看出在非法集资罪中,行为人的行为要具有一定的“融资性”。
-
关于非法集资可以缓刑吗,法律有哪些规定海南在线咨询 2023-11-07情节较轻的是可以的。如果定的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积极退赔,争取缓刑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如果定的是诈骗罪,即使全额退赔,争取缓刑比较困难。
-
关于非法集资从罪从犯的判刑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1非法集资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刑法上的非法集资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非法集资是指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所谓非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未经批准。违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行为实质所在。
-
现行的关于非法集资法律法规有什么?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28非法集资涉及的两大主要罪名。按照刑法规定,从事非法集资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者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集资诈骗都有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的行为,从表面上看有一定的相似性,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而集资诈骗的行为人主观上则具有非法占有所募集的资金的目的。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法律规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
-
关于非法集资多少钱可判刑?青海在线咨询 2023-11-29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