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没有支付抚养费的处理方式如下:1、孩子未成年的,父亲可以以孩子的名义与对方协商,要求支付抚养费。协商不成的,可向法院起诉要求其给付抚养费。如果孩子已经成年,但属于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孩子,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要求母亲支付抚养费,如果拒绝支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求父母支付抚养费。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承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费用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出协议或判决原金额的合理要求。
没给抚养费是否可以看孩子
没给抚养费是可以看孩子的。子女探望权和子女抚养权虽然都基于父母与子女的亲子关系而产生,但并不必须同时履行,是两种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六十一条
对拒不履行或者妨害他人履行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中有关子女抚养义务的当事人或者其他人,人民法院可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采取强制措施。
-
现在分手了我能要回给她花的钱吗?
482人看过
-
母亲过世后,父亲是否愿意分给她遗产?
432人看过
-
离婚分割房子我没钱给她可以分房子
458人看过
-
如果从小父亲母亲没给抚养费,到现在长大有钱来要钱怎么办.
182人看过
-
抚养费一直没给过18岁还要吗
340人看过
-
母亲给抚养费应该要给到孩子多大
209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我是母亲,她没有抚养我,现在我需要赡养她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1-26在法律层面上,尽管父母可能无法充分履行其抚养责任,但子女仍然负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换句话说,法律并未规定子女承担赡养责任必须以父母履行过必要的抚养义务为前提条件。 如果父母未能充分履行其抚养义务,而子女也理应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在司法实践中,若子女拒绝履行对亲生父母的赡养义务,则需赡养的父母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经过法院审理后,将依据实际情况作出裁决,要求子女履行相应的赡养义务。 《中华人
-
已经给过分手费了但还没有给过一分钱, 但现在有分手, 我该怎么办?甘肃在线咨询 2022-01-08法律一般是不调整男女之间的情侣关系的,法律之外的部分由道德规范进行调整。 如果你们现在已经不再是男女朋友了,那么他如果对你进行人身伤害的话,是可以按照侵权行为提起民事诉讼的,如果她故意伤害你们的话,构成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也是可以提起刑事诉讼的,不过刑法规定的自诉案件种类很少。一般民事侵权就可以解决了。 如您所说的,您已经给过她分手费,她现在还骚扰你们,那么现在可以救济的途径就是报警!告诉公安
-
母亲缺乏对我的抚养,我需要给她赡养费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4-12-03根据我国的法律制度,已经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对于他们的继母来说,有赡养责任和义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继父或继母以及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之间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应当严格遵循有关父母子女关系的法律条款。 如果成年子女未能尽到赡养的职责,那么那些缺乏劳动能力或是生活处于困境中的父母,便有权向这些成年子女做出索取赡养费的请求。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和第一千零七十二条的规定,父母不
-
母亲有一半还没有分抚养费,我该怎么办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06母亲没有给予任何抚养费:当事人可以再次就抚养费等相关事宜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然后根据生效判决请求强制执行。
-
想起诉我爸爸拿抚养费。现在他一分钱都不给我。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161.如果还未成年,可以起诉主张抚养费。 2.父母对孩子负有抚养义务,在孩子不具备独自生活能力前,父母都需要给予孩子生活费、教育费、医药费以及其他生活必要费用。如果父母双方能协商好孩子的抚养费的数额,通过协议约定是可以的,如果不能协商一致,起诉到法院,人民法院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时,一般是根据以下三大标准来确定的,子女的实际需要、不直接抚养孩子一方的负担能力、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