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干损伤是否会导致刑责争议并影响判决结果
脑干损伤是会导致刑责争议并影响判决结果的。
行为人致人脑干损伤的,可能会被判处管制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会涉嫌故意伤害罪。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致人脑干损伤的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费用如下: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收款凭证进行确定;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4.护理费以及住宿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三、致人脑干损伤犯罪可以自首吗
致人脑干损伤犯罪可以自首。
《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n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脑干损伤引发刑责争议:负刑事责任还是判刑?
426人看过
-
缓刑是否会影响数罪并罚的审判结果?
168人看过
-
反诉与本诉合并审理是否会影响判决结果
115人看过
-
判断间接伤害是否影响判决结果
68人看过
-
开庭前逮捕是否会影响判决结果是缓刑
284人看过
-
疑似脑干损伤,是要负刑事责任,判刑吗
417人看过
-
缓刑期间离婚是否会影响判决结果湖南在线咨询 2025-01-10缓刑对当事人离婚事宜的影响主要是非实质性的,因此当事人享有平等的离婚权利。离婚途径需遵循自愿原则,可以选择和平解决或者通过法律手段维权。针对您的具体情况,我们建议您首选和平解决婚姻问题,若和平解决无法达成共识,您可寻求司法途径解决离婚问题,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打架造成脑干损伤,会判缓刑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11按实际情况,打架被判刑,只要符合法律规定,仍然可以判处缓刑。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
-
轻伤调解是否需要赔偿以及是否会影响判决结果新疆在线咨询 2024-11-24在人身伤害纠纷中,经过调解并达成赔偿协议并得到受害者谅解,双方当事人理论上可以避免承担刑事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情况下不会受到刑事处罚,具体结果取决于多种复杂因素。 首先,对于通过协商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向人民检察院提出减轻或免除惩罚的建议。 根据我国司法实践,如果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且不适宜判处刑罚,人民检察院有权做出不予起诉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交通事故导致死者,若对方出具谅解书,是否会影响判刑结果?贵州在线咨询 2024-11-26在涉及交通事故导致人员死亡的案例中,如果受害人家属能够给出真诚的歉意并得到原谅,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可以從寬處罰。这是因为交通肇事行为通常构成的是過失犯罪。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向检察机关申請從寬處理的方案。如果情节轻微,检察部门可以决定不起诉。在達成和解並簽署和解協議後,公安机关有权向检察部门提出参考意见,建议宽大处理。同样地,检察机关也可以向审判机关提出类似的建议。在
-
撞死人取得谅解书是否会影响判决结果?西藏在线咨询 2024-12-11在机动车事故中,如果驾驶员只承担次要责任或者没有责任,即使被害人一方提供了谅解,驾驶员也只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而如果驾驶员在肇事致死且负有主要责任或全责的情况下,即使获得了被害人的谅解,仍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惩罚。但法院通常会考虑到宽大和仁慈的原则,适当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