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在门口停放被车撞了,也没有通知车主是不是肇事逃逸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行为人被视为交通肇事逃逸:1)如果行为人在面对自己已经知道的交通事件中,为规避法律风险而未及时返回事故现场;2)如果行为人事先并不清楚所实施的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而后在得知结果之后,选择驾驶或者放弃车辆以逃避责任。
无论行为人对于这次事故的了解程度如何,只要是在公安机关进行追查并确认其行为属于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皆将依法受到相应的处罚。
具体来说,交通肇事逃逸事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判断:1)明确知晓发生了交通事故后,积极采取措施,如驾驶车辆或者舍弃车辆独自离开事故现场;2)无论是因为主观上的自信还是客观上的忽略,即认为自身与事故无关,从而不顾留在现场的责任而是迅速离开;3)在有酒驾或者无证驾车等嫌疑行为的情况下,在拨打报警电话后,不服从现场交警的指令,悄然离开事故现场,然后却又返回来。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六条
公安机关及其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警的,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并记录下列内容:
(一)报警方式、时间,报警人姓名、联系方式,电话报警的,还应当记录报警电话;
(二)发生或者发现道路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
(三)人员伤亡情况;
(四)车辆类型、车辆号牌号码,是否载有危险物品以及危险物品的种类、是否发生泄漏等;
(五)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的,还应当询问并记录肇事车辆的车型、颜色、特征及其逃逸方向、逃逸驾驶人的体貌特征等有关情况。
报警人不报姓名的,应当记录在案。报警人不愿意公开姓名的,应当为其保密。
二、车停在家门口被撞肇事逃逸有视频证据
若贵府车辆于家门之内遭意外撞击且致逃逸,您有权选择向公安机关报案并请求刑事调查。
倘若经过深入的侦查程序,确实找到相关责任人的话,其车辆必须符合机动车强制保险要求的责任限额条件才可承担理赔责任。
如果肇事的机动车辆身份无法确定或该汽车并未参加强制保险,致使被侵害人因人身伤害需进行紧急救治或安葬所需费用无法得到赔付之际,则应当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会进行临时垫付以满足受害者的需求。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六条
-
车停在门口被人撞了,车主有责任吗
213人看过
-
停车场瓜车逃逸事件:是交通肇事还是逃逸?
467人看过
-
两车没碰撞也不知道算逃逸吗
246人看过
-
停车场有没有肇事逃逸?
359人看过
-
车祸后逃逸,车主几天后被通知肇事情况
268人看过
-
肇事逃逸撞车跑了肇事逃逸撞车跑了要负刑事责任么?
102人看过
-
门口车被撞了,车主未通知是否肇事逃逸澳门在线咨询 2024-12-12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行为人被视为交通肇事逃逸:1)如果行为人在面对自己已经知道的交通事件中,为规避法律风险而未及时返回事故现场;2)如果行为人事先并不清楚所实施的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而后在得知结果之后,选择驾驶或者放弃车辆以逃避责任。 无论行为人对于这次事故的了解程度如何,只要是在公安机关进行追查并确认其行为属于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皆将依法受到相应的处罚。具体来说,交通肇事逃逸事件可以从以下三个
-
不知情下被车撞了怎么算逃逸?肇事者在没有江西在线咨询 2023-08-26车子被撞到人如果确实不知情的,不属于肇事逃逸。 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构成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前提是当事人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如果当事人确实不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而离开了事故现场的,因不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不构成肇事逃逸。
-
肇事逃逸开着车被抓是撞了车逃逸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21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70号令)》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有: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 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
-
交通肇事逃逸会被通知车主么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29交通部门认定责任后,司机和车主承担连带的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九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 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 前款所称“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
-
肇事逃逸车辆被撞, 车主有责任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20若逃逸车的车主没有证据证明当时不是他开的车,公安机关就应当认定他是肇事司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