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补偿工龄:用人单位若解聘劳动者,必须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工龄计算,但是工龄的计算期限,将从2008年1月1日开始计算。
派遣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受到损害,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本版文/图本报记者罗强
劳动者遭遇劳动争议应尽早申请仲裁或上诉。徐义成说,《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必须在60天内向劳动仲裁部门提出仲裁申请,不服仲裁,应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上诉,过期限无效。
错过维权时效吞苦果
1979年6月,王先生经招工到了某单位工作。1989年,被单位除名,当年5月档案被移交街道办事处。2004年11月15日,王先生到街道办事处查阅档案,并于2006年6月19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然而,在一周后,王先生接到了当地劳动仲裁部门的《不予受理案件通知书》,该职工对仲裁不服,遂将原单位诉至法院,并要求原单位应尽快恢复他的公职,分配适当工作,享受应当享有的社会保险待遇。
法院审理认为,当事职工至少在2004年11月15日就已知道自己被除名,而一年半以后才去申请仲裁,诉讼请求已超过诉讼时效,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仲裁上诉期有限维权要早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工会在面对劳动者的维权时,要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任何组织或个人对违反本法的行为都有权举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并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劳动合同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必须在60天内,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需提起上诉的,应在接到仲裁结果后15日内,向人民法院上诉。
解除劳动合同必须送达告知
仲裁、上诉时期都有限,用人单位若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时,不予告知,直到过了仲裁、上诉期才告知,劳动者的权益又如何得以保护?
徐义成表示,明年1月1日起,劳动者就不必再为此担心了。《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必须将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送达,并告知劳动者,否则,法院不予支持此类劳动争议,也就意味着用人单位的解除行为无效。
此外,用人单位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应在合同解除前,将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告知工会,或是全体职工代表。工会、全体职工代表有权对解聘理由提出质疑,并要求单位予以纠正。
-
劳动争议仲裁保证60天内结案
115人看过
-
劳动仲裁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哪天
412人看过
-
发生工伤保险待遇争议,必须先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吗?仲裁程序包括哪些?
443人看过
-
申请劳动仲裁的内容和依据劳动争议仲裁证据
364人看过
-
员工,劳动者发生工资争议,可否申请劳动仲裁?
386人看过
-
劳动发生争议,多长时间内劳动仲裁受理
310人看过
-
怎样申请仲裁发生劳动争议后江苏在线咨询 2022-06-09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应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向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申请仲裁。仲裁申请书内容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具体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
发生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怎样写,仲裁申请书怎样写贵州在线咨询 2023-07-20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二十九条规定,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住址、通讯地址(文书送达地址)和联系电话等 (二)用人单位信息:名称、住所(注册地址)、通讯地址(主要办公经营场所地址,即文书送达地址)、联系电话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三)仲裁请求事项和所依据的事实、理由 (四)与请求事项相关的证据和证据来源
-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时效期间如何延长60天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03为了更好地保护当事人尤其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现行申请时效期间制度进行了完善:“60天”延长为“1年”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时效60天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这一规定是为了尽快解决劳动争议。但在劳动争议处理实践中,由于劳动争议的情况很复杂,当事人尤其是劳动者往往不能在60日内提出仲裁申请,致使其合法
-
劳动争议仲裁中向哪个仲裁申请申请,如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受理地?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13向用人单位住所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申请仲裁。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由用人单位住所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用人单位住所地是指用人单位注册地,劳动合同履行地是指劳动者工作地。《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
-
员工,劳动者发生工资争议,可否申请劳动仲裁?陕西在线咨询 2021-11-18因工资引起的争议,双方可以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仲裁。我国法律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意协商、协商失败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机构申请调解;不愿意调解、调解失败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