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主体与渎职犯罪如何认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2-04 17:46:04 422 人看过

渎职罪的犯罪主体,要求是国家工作人员,并且需要有渎职的犯罪故意,然后实施了渎职的犯罪行为,才能构成渎职罪。其中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一、赎职罪是否可以免于刑事处罚

赎职罪一般是不可以免于刑事处罚的。根据《刑法》对于渎职罪中玩忽职守罪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玩忽职守罪致人重伤如何认定

认定玩忽职守致人重伤主要看是否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违反工作纪律,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行为。我国《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2日 23: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如何认定渎职犯罪或者经济损失的侵犯职权
    经济损失是指渎职犯罪或与渎职犯罪相关的犯罪立案时实际引起的财产损失,包括为了挽回渎职犯罪支付的各种费用、费用等。立案后,提起公诉前持续发生的经济损失,必须计入渎职犯罪引起的经济损失。债务人经法定程序宣布破产,债务人逃跑,下落不明,行为者责任超过诉讼时效等,债权无法实现的,无法实现的债权部分应认定为渎职犯罪的经济损失。渎职犯罪或与渎职犯罪相关的犯罪立案后,犯罪分子及其亲戚朋友自行恢复的经济损失、司法机关、犯罪分子所在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恢复的经济损失或客观原因减少的经济损失不予减少,但可作为轻微处罚的情节。渎职犯罪经济损失如何认定认定为渎职犯罪经济损失的是渎职犯罪或者与渎职犯罪相关联的犯罪立案时已经实际造成的财产损失;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
    2023-08-05
    403人看过
  • 何谓渎职犯罪罪?
    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国家赋予的职权或者不履行、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破坏了国家机关正常活动的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危害极大,不仅仅表现在会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而且损害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妨害了国家机关正常的工作和管理秩序。一、渎职罪的立案标准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3、造成有关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产、严重亏损、破产的;4、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5、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
    2023-02-25
    59人看过
  • 渎职犯罪的危害后果认定
    在渎职犯罪中,危害结果是构成渎职犯罪的必要条件。而对于如何认定“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这一危害结果,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九章渎职罪的规定和1999年9月16日施行的《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立案标准”),渎职犯罪的危害结果是以造成重大损失后果或危害程度来确定的。概括起来说,渎职犯罪的危害结果可分为物质性危害后果和非物质性危害后果两类。■渎职犯罪物质性危害后果的认定渎职犯罪物质性危害后果,是指能够经过渎职行为的物理作用,引起对象的有形变化的结果,具有单纯性、直观性、可计量性的特点,如人体的伤害、死亡,财产的损失等等。“立案标准”将渎职犯罪物质性危害后果,采取逐项列举的方式,尽可能地予以明确化、具体化,
    2023-06-11
    351人看过
  • 非法行医渎职犯罪认定为何如此困难
    非法行医渎职罪认定困难原因如下:1.涉案人员责任较分散。相比其他渎职案件,非法行医致人死亡事故中玩忽职守犯罪案件在责任上表现较为分散。2.玩忽职守行为与造成的重大损失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难以把握。玩忽职守犯罪中,犯罪嫌疑人的玩忽职守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往往呈间接因果关系,除犯罪嫌疑人的玩忽职守行为外,往往还存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危害结果发生。3.“取缔”措施是行政处罚还是行政强制措施难以区分。非法行医罪的认定本罪与医疗事故罪的界限二者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后果,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不具有医师执业资格的人,而后罪的主体是医务人员。主观方面不同。本罪行为人对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既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间接故意,而前罪对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所持心理态度只能是过失。客观方面不同。本罪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身体健康严重后
    2023-07-23
    104人看过
  • 渎职罪如何量刑,怎样处罚渎职犯罪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三百九十八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第三百九十九条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
    2023-04-28
    440人看过
  • 渎职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吗
    一、渎职罪包括哪些犯罪刑法分则第九章“渎职罪”及《刑法修正案(四)》共规定有35个罪名。根据渎职罪的客观表现形式,可以将渎职罪分为以下三类犯罪:(一)滥用职权型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私放在押人员罪,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二)玩忽职守型渎职罪。包括玩忽职守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环境监管失职罪,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商检失职罪,动植物检疫失职罪,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三)徇私舞弊型渎职罪。包括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执行裁判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罪,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徇
    2023-04-02
    394人看过
  • 如何认定过失渎职犯罪的因果关系
    司法实践中采用的“中断”理论难以有效控制渎职犯罪,应引入监督过失理论所谓过失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出于主观上的过失,未能履行或未能正确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这类犯罪有一个共同点,即以负有公共职责的特定主体疏于履行职责为前提,但是,是否疏于履行职责又涉及到对危害结果的分析,换句话说,疏于履责与危害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理论上争议很大,实践中认识也不一致,导致对此类案件的处理有着不同的结论。对于过失渎职犯罪中因果关系的认定,理论上有各种不同的主张,司法实践中多采用“中断”理论来加以判断。所谓中断理论,即在刑法因果关系发展过程中,由于某种因素的介入导致原来因果联系的方向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致使因果关系中断。这种中断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一是介入因素是异常的;二是介入因素对最后危害结果起直接作用。现以某地法院的一个判例来说明这
    2023-06-03
    157人看过
  • 贪污罪与渎职罪主体区别
    贪污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而渎职罪的犯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详细区别如下:贪污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即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中行使一定职权、履行一定职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渎职罪的犯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党委、政协、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也可以成为渎职罪的犯罪主
    2023-06-11
    114人看过
  • 犯渎职罪的主体可以是公证员吗
    公证员能作为渎职罪的主体。公证员是属于国家专业职位的组成部分,因此,其工作性质涉及到了行使了国家的相关权利,可以作为渎职罪的主体。渎职罪的主体以职责论进行界定。即不管是否属于正式编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只要行使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即代表国家行使职权时,就应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范围,即为渎职罪主体。一、侵占罪和渎职罪的区别侵占罪与渎职罪的区别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1、客体不同,侵占罪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而渎职罪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2、主体不同,侵占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而渎职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主观要件不同,侵占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而渎职罪的主观方面有故意的,也有过失的。二、贪污贿赂罪与渎职罪之间有什么联系渎职罪和贪污贿赂罪的联系是:主体都是国家工作人员。都是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
    2023-06-22
    437人看过
  • 如何认定拖欠工资罪的犯罪主体
    拖欠工资罪的主体如何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劳动者在有支付能力的情况下,采取转移财产、逃匿或者不支付劳动报酬等手段,逃避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行为。犯罪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犯罪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企业和自然人,什么是欠薪罪?拖欠工资罪是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主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西宁在2009年两会上提出的,目的是解决拖欠工资问题。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邓思龙、刘学军等20多位广东代表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建议修改刑法,增加对“欠薪罪”的相关规定,为追究恶性欠薪的刑事责任,维护农民工和其他职工的权益,企业无故拖欠、扣减职工工资的现象屡见不鲜,而拖欠工资的恶性现象依然无法遏制。为此,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刘友军向全国人大提交议案,提议修改&<;刑法;,增加“欠薪罪”的相关规定,追究恶性欠薪的刑事责任据调查,2008年,
    2023-05-07
    255人看过
  • 渎职侵权犯罪主要表现
    根据分析,渎职侵权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不正确履职,放纵违法犯罪;违法、越权处理公务;执法监管不作为;以罚代刑;野-蛮执法;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违规违法发放相关证件;贿选、骗选,破坏选举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第三百九十八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第三百九十九条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6-03
    66人看过
  • 渎职罪的主体规定2023
    渎职罪的主体规定202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的《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首次明确渎职罪主体涵盖依法或者受委托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刑法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罪之外还于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了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的失职、滥用职权犯罪,实践中对于该立法解释规定的“组织”是否包括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存在不同意见。负责人说,经研究,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与立法解释的规定并不冲突,前者针对企业管理事务,后者限于国家行政管理事务。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就是按照宪法的规定,属于国家机构序列的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及监狱。这些机关,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属于国家机构,是属于当然的国家机关,其从事公务的人员,在行使国家权力时,玩忽职守,滥
    2023-05-05
    148人看过
  • 在玩忽职守罪中如何认定主犯从犯
    玩忽职守罪中认定主犯与从犯要从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实际参加的程度、具体罪行的大小、对危害结果所起的作用等方面确定。我国《刑法》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什么是玩忽职守罪?如何认定玩忽职守罪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玩忽职守罪的认定: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故意不构成本罪,行为人对于其行为所造成重大损失结果,在
    2023-08-14
    53人看过
  • 未构成犯罪能认定渎职吗
    渎职和渎职罪不同,如果渎职情节和后果达不到立案标准,那么不构成犯罪,但是仍然存在渎职行为的,可能会受到纪律处分。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最新渎职罪立案标准,即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3、造成有关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产、严重亏损、破产的;4、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一、关于渎职罪的法律规定《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
    2023-03-24
    27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如何确定,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资格如何认定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据此,可以确定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具体而言,包括:1、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非法占有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2、非国有
    • 渎职犯罪是构成犯罪的主体之一吗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2-01
      渎职罪是《刑法》第九章的内容,属于检察院管辖。本章规定的渎职罪主体仅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渎职犯罪与玩忽职守罪是怎么认定的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03
      1、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徇私枉法,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情节严重或致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不正确履行或者放弃履行其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
    • 如何立案渎职犯罪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4-29
      渎职罪的立案标准为: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 2、导致1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 3、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5、虽未达到3、4两项数
    • 涉及了渎职罪的犯罪主体认定是哪些情况呢?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30
      渎职罪的犯罪主体,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刑法>第83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抬一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这里说的“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企业、事业单位”指生产、建筑、运输、财贸、文教、卫生、科研等单位;“依照法律从事公务”,是指根据法律规定,经人民选举,或国家委任、聘用,从事国家管理或教育、科研、医疗等专业活动。这类人员,无论常任职、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