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经过谁批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3 15:13:57 479 人看过

1、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

2、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

3、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

国家秘密事项范围细目的制定

第一条为规范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以下简称保密事项范围)的制定、修订和使用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保密事项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制定、修订。

第三条制定、修订保密事项范围应当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以保密法确定的国家秘密基本范围为遵循,区分不同行业、领域,科学准确划定。

第四条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以下简称机关、单位)应当严格依据保密事项范围,规范准确定密,不得比照类推、擅自扩大或者缩小国家秘密事项范围。

第五条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保密事项范围制定、修订和使用工作进行指导监督。中央有关机关负责组织制定、修订本行业、本领域保密事项范围,并对使用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六条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13:1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什么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报什么批准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报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国家秘密具体内容如下:1、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这是构成国家秘密的实质要素,是准确判定某一信息是否属于国家秘密的关键问题;2、依照法定程序确定。这是国家秘密的程序要素;3、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人员知悉。这是国家秘密的时空要素。《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六条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
    2023-07-21
    86人看过
  •  国家秘密知悉范围可选择哪些方面?
    该素材强调了国家秘密的保密性和知悉范围的限定。只有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的批准,非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人员才能了解国家秘密。同时,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这体现了国家秘密保密工作的严谨性和细致性,以确保国家利益和安全。如果非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人员,因工作原因需要了解国家秘密,就必须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的批准。国家秘密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 国 家 秘 密 知 悉 范 围 如 何 确 定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时,应遵循最小化原则,将知悉范围尽量限定到具体人员或机关、单
    2023-09-30
    62人看过
  • 确定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基于何种标准和原则
    一、确定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基于何种标准和原则确定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需遵循三项原则:1.最小化原则。每一项国家秘密事项知悉人员的范围,应当限定在该国家秘密事项运行和执行所需要的最小范围内。2.工作需要原则。国家秘密知悉范围必须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与该事项所涉及的工作或公务活动无关的机关、单位和人员,或者不知悉该事项也不会影响工作的人员,或者不是必须知道才能正常开展工作的人员,都不应列入知悉范围。3.确定到人原则。在知悉范围确定中,应由定密责任人根据工作需要原则和最小化原则,确认哪些人员具有明显的“知悉必要”。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应当直接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应当提出知悉范围控制的具体要求,由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由此可见,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六条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
    2023-09-20
    215人看过
  • 如何限定国家密码的知悉范围?
    国家密码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首先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不应简单地把知悉国家秘密视作一种政治待遇,或者把行政级别作为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依据。将工作需要作为知悉国家秘密的前提条件,也是国际通行做法。国家密码法所称的密码密码法规定的密码种类有: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和商用密码。核心密码、普通密码用于保护国家秘密信息,属于国家秘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使用商用密码保护网络与信息安全,商用密码用于保护不属于国家秘密的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二条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2023-07-02
    66人看过
  • 国家秘密知悉权的审批程序是由谁来决定?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国家秘密的范围(一)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事项。(二)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三)外交或外交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五)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六)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七)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六条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
    2023-07-15
    196人看过
  • 国家保密的知悉范围是如何规定
    这些信息是除商业秘密以外的,能为一方当事人谋取到潜在利益或竞争优势的信息,比如常见的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结构、原料、组分、配方、材料、样式、工艺、方法或其步骤、算法、数据、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等信息;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创意、管理、营销、财务、计划、样本、招投标材料、数据、客户信息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一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应当保密的信息,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或者信息,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4-04-28
    328人看过
  • 知悉国家秘密的规定和程序
    对于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为工作需要必须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或者单位负责人的批准才可以。同时,该人员在知悉国家秘密的同时,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知悉,同时应当遵循三个原则。原则一,遵循工作需要的原则;原则二,遵循最小化的原则;原则三,遵循具体化的原则。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应当怎么处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2023-06-30
    170人看过
  • (2) 国家秘密知晓的范围应当依据哪些原则?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按照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对于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为工作需要必须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或者单位负责人的批准才可以。同时,该人员在知悉国家秘密的同时,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知悉,同时应当遵循三个原则。原则一,遵循工作需要的原则;原则二,遵循最小化的原则;原则三,遵循具体化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八条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的变更,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
    2023-07-11
    278人看过
  •  国家秘密知晓范围的基本原则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遵循明确限定到具体人员或机关、单位的原则。如果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明确限定到具体人员,就应该明确限定到具体人员;如果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无法明确限定到具体人员,就应该明确限定到机关、单位,并由机关、单位明确限定到具体人员。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是指国家秘密事项在保密期限内允许合法知悉的人员范围,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把知悉范围尽量限定到最小。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如果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明确限定到具体人员,那么就应该明确限定到具体人员;2.如果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无法明确限定到具体人员,那么就应该明确限定到机关、单位,并由机关、单位明确限定到具体人员。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是指国家秘密事项在保密期限内允许合法知悉的人员范围,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把知悉范围尽量限定到最小。 国家秘密知悉范围原则:明确限定到机关、单位该标题涉及到的是国家秘密知悉范围原则。根据我国
    2023-08-30
    344人看过
  • 国家秘密什么被境外人员知悉
    国家秘密不能被境外人员知悉。下列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1、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2、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3、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5、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6、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等。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绝密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一条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军事方面
    2023-08-09
    238人看过
  • (3) 怎样才能确保国家秘密信息在知悉范围内的有效使用?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按照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对于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为工作需要必须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或者单位负责人的批准才可以。同时,该人员在知悉国家秘密的同时,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知悉,同时应当遵循三个原则。原则一,遵循工作需要的原则;原则二,遵循最小化的原则;原则三,遵循具体化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八条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的变更,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
    2023-07-11
    252人看过
  • 哪些人员不适用于国家秘密的知晓范围?他们需要经过哪些程序批准?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不应把知悉国家秘密视作一种政治待遇,或者以行政级别作为确定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的依据。确定知悉范围应当坚持最小化,即在可能的情况下,把知悉范围尽量限定在最小,并最终限定到具体人员。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秘密切实可控、可管,有利于有针对地采取保密管理措施,也有利于明确保密责任,特别是在泄密事件发生后及时准确地进行查处。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基本原则包括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原则包括:一是工作需要原则。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首先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不应简单地把知悉国家秘密视作一种政治待遇,或者把行政级别作为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依据。将工作需要作为知悉国家秘密的前提条件,也是国际通行做法。二是最小化原则。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把知悉范围尽量限定到最小。《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秘密法
    2023-07-16
    438人看过
  • 保密法缩小了国家秘密范围
    中国最高立法机关29日表决通过了保守国家秘密法修订草案。去年6月份以来,中国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对修订草案进行了三次审议。现行的保守国家秘密法是1989年开始实施的。修订后的保密法首次对国家秘密作了明确定义: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北京的法律专家说,经过修订后,保密法缩小了国家秘密范围,提高了定密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在有力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同时,也促进了政府信息的公开,扩大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周XX表示,此次修订主要解决保密法长期存在的定密过多过滥、定密不准、定密层级过高、定密权限过于下放、定密容易解密难等方面的问题。修订后的保密法不仅有利于信息化时代的国家秘密保守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民的知情权。他说。修订后的保密法对国家秘
    2023-06-07
    319人看过
  • 国家秘密的范围怎么划分呢?
    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具体如下:1、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2、机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到严重损害;3、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的有:(一)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二)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三)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五)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六)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七)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条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2024-04-16
    178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应当经过什么批准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27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
    • 国家秘密及其知悉的限定范围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6-03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
    • 2022年国家秘密和知悉范围应当根据什么限定在最小范围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5-11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
    •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8-19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
    • 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基本原则包括什么
      江苏在线咨询 2024-04-22
      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基本原则包括:1、工作需要原则。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首先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不应简单地把知悉国家秘密视作一种政治待遇,或者把行政级别作为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依据。将工作需要作为知悉国家秘密的前提条件,也是国际通行做法;2、最小化原则。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把知悉范围尽量限定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