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到法院判决一般需要三四个月时间,根据案件不同时间也不同,判决开庭应当提前告知犯罪嫌疑人。
根据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醉酒驾车的判定标准:酒精含量大于(等于)每100毫升血液中80毫克/的行为属于醉酒驾车。根据国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80毫克的驾驶员即为酒后驾车,80毫克以上认定为醉酒驾车。
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对此类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
醉驾罪一般会判多久
醉驾判刑一般判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拘役。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一)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二)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三)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四)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五)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六)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七)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八)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第六十八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
酒驾抽血结果什么时候出来
338人看过
-
酒驾致命,法院判决结果
309人看过
-
酒驾案件判决书将何时送达法院?
297人看过
-
酒驾150ml是什么结果
173人看过
-
酒驾立法时间是什么时候?
275人看过
-
取保候审酒驾案件等待多久才能有判决结果?
115人看过
酒驾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 酒驾并不存在量刑标准。因为一般的酒驾行为仅仅是行政违法行为,并不会触犯刑法。因此,法院并不会对一般的酒驾行为作出定罪和量刑。有量刑标准的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主要是指醉驾的行为。... 更多>
-
什么时候法院才会判决结果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17审限是指从立案日到裁判或者调解日止的期限。民事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为六个月,法院什么时候判决还与具体环境有关。情况复杂的可以延长六个月;适用简易程序的,也就是一个人审理的,审限为三个月,而且不能延长;二审审限为三个月;公告期、鉴定期不计入审限。根据这个时间你可以大概算下你的判决书什么时候能够下来,你也可以打电话催催审判长尽快下判决。
-
酒驾结果什么时候才能定为危险驾驶罪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22如果酒精含量已经确定.且超过80mg/100ml.肯定会起诉的.只能争取判一个缓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规定,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设定“危险驾驶罪”,将醉酒驾驶机动车、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纳入刑法调整范围。醉酒驾驶机动车将被处以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拘役,并处罚金。 随着《刑法修正案》的正式实施,醉酒驾驶机动车,不管是否造成后果
-
酒驾案件判决结果需要等待多长时间?湖南在线咨询 2024-11-06醉酒驾车罪行的判决程序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警方会进行调查,这段时间为两月。接着,检察院将会接手案件,并有一个月的调查时间。最后,案件将会在法院开庭审理,审理时间为两个月,最晚不得超过三个月。
-
酒驾案件法院取保候审流程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12根据法律规定,酒驾属于违反道路交通法规,依法予以行政拘留,无需办理取保候审。而醉驾则触犯刑法,可被判处拘役。犯罪嫌疑人或其亲属可提出取保候审申请,是否批准由公安机关、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节决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对符合以下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取保候审申请: 1.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
2022年法院二审什么时候宣判结果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10无论是民事诉讼法还是刑事诉讼法,法律没有规定开庭后几日内应当下达判决,只是规定了案件的审理期限。 审结期限,是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期间不应计算在内。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